古建筑风化倒塌是必然的事情,区别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并没有例外。金字塔至今仍在矗立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但题主看到的只是个别的幸运儿罢了,绝大部分金字塔其实早就塌了。











好了。现在题主还觉得金字塔神奇吗?
所以说,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古遗址一样,金字塔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工建筑罢了。它们一样会风化,一样会坍塌。埃及共有 117 个可辨认的金字塔,只有不到 10 个幸存。
再准确点说,现今仍留存的金字塔大部分是第三,第四王朝的遗迹。这段时期是古埃及文明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金字塔的施工质量要远超其他朝代,无论是结构的稳固性还是用料的成熟性都是空前绝后的,所以才能够存留下来。
至于题主说的为何中国遗迹留不下来而埃及的金字塔就能,其原因有两个:
1.埃及地处沙漠地带,降雨量稀少,水盐的腐蚀性要小于温带气候地区。
注:“腐蚀性小”不代表完全没有腐蚀性。古埃及人出于成本考虑,在金字塔上大量使用石灰岩(碳酸钙)做建筑基材。这种石材对水汽和酸性物质几乎没有抵抗力。沙漠地带昼夜温差极大,只要有凝结的露水进入石缝,就可能导致石灰石产生不可逆的崩坏。
在古人能够开采的各种石材中,闪长岩最为坚硬,其次是大理石和普通花岗岩。这三种石材的抗腐蚀性比石灰石强得多,所以通常用来制作墓室和棺椁。这就是很多金字塔外表已经坍塌得不成样子,但核心结构却依然能保持完整的原因。
2.石制建筑的寿命比木制和木石结合建筑寿命更长。
举个眼前的例子:

这是清朝晚期的明孝陵照片。可以看到在同样的环境中,木制的明楼早已坍毁,但石制的基座却几乎完好无损地存留下来。在多雨的江南地区,雷火和水蚀是木制建筑最大的威胁,木构件很少能够保存到千年以上。


北方的气候比南方稍好,但几百年的雨水侵蚀仍足以毁掉那些偷工减料的建筑。十三陵的几个大陵保存较好,但康陵,德陵等小陵就比较遗憾了。明末距今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如果按照这个侵蚀速度推算,十三陵抗不过 1000 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另外,有的答案说的三角形结构更稳定之类的理由,其实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三角形结构固然稳固,但其他形式的结构也不差。比如

这破玩意的年龄和金字塔不相上下,甚至还可能更古老。
再比如:

卡纳克始建于 3900 多年前,和大金字塔的年代相差无几。而且它经历过数次兵火,遭受的人为破坏力度远高于大金字塔。
所以,个别金字塔能留存 4500 多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在埃及这片魔幻的土地上,只要工程质量稍微过得去的建筑都是 3000 年起步。相比于普通建筑而言,金字塔真正的优势是体量巨大,可以有效地避免兵火。这才是它能一直苟到今天的真正原因。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