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科普一下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谁来科普一下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谁来科普一下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奥特兰托公爵,万马无声听号令,一牛独坐看文章

其实三国的货币超有意思。曹魏和吴蜀走了两个极端,曹魏是极度的通货紧缩,而吴蜀是极度的通货膨胀。

因为三国要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其实也是此后两千年所有的中国政权都要面临的问题:物理意义上的,钱从哪里来?

中国是个非常缺铜的国家,两汉动不动就铸造几十亿的五铢钱,已经把能用的铜都用得差不多了,所以两汉整体来说是不缺钱的。但这就苦了子孙们了,你把铜都用差不多了,我拿啥铸钱啊?

而三国是最早需要面对这个问题的时代。他们的解法也各不相同:

曹魏是最亏的,因为中国北方几乎没有铜矿。。。曹操那个“摸金校尉”,摸的就是被汉代王侯将相带到坟里的铜器和铜钱。曹操时代有个著名的说法儿叫“谷贱无已”,也就是粮价极低——这并不是好事,因为粮价低反应的是因为久不铸币,通货紧缩极其严重。

曹操还有个开局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北方已经被董太师用粗制滥造的“小钱”剥削过一次了,导致大家对官府的铸币本来就极不信任。而在曹魏一统之前,北方经历了快二十年的战乱,这二十年里基本都是没有新铸钱币的。不铸钱一方面导致通货紧缩,一方面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技术退步,曹魏后来尝试铸的钱币品相极为低劣,虽然节操还可以(没做直百和大泉当千这种数字注水,也没有明显的减重),但技术力很差,粗糙简陋,外轮廓各种毛边。

所以曹魏最后没办法,干脆以物易物,用布帛谷物充当交易的媒介。这还搞出个著名笑话,因为曹魏收税的时候收谷子,然后老百姓把谷子浸湿增加重量,导致国家反向被火耗剥削。曹魏后面恢复了汉代五铢钱的流通,但自己铸币是不可能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吴蜀的解决方法是另一种:膨胀币值,降低重量。这两家是比较有优势的,吴国腹地基本没有战乱,财富保持还可以——三国中魏蜀都是薄葬风气,墓葬里只有陶器很少铜器(铜都拿去铸钱了),只有吴国还大大咧咧一堆铜器陪葬;蜀地本就有铜矿,征服南中之后如果能用云南的铜那就更方便了。

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蜀汉的钱币质量是三国里最好的,可能也跟临近矿源又长期和平有关,开矿冶炼铸币的技术都还在,做出来的钱币字迹清楚轮廓鲜明。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低劣泛滥。现在发现有 8~10g 的“直百五铢”,品质很好,这应该就是刘备刚入川时,刘巴建议的直百钱。这种钱相比汉五铢重量高了三倍,币值高了百倍,但考虑到工艺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可能剥削并没有那么夸张。而后面“直百五铢”越来越轻,连汉五铢钱的 3g 都不能保证,干脆取消了“五铢”直接搞成 2g 重的“直百钱”,这应该是诸葛亮去世前后所为。后面蒋费不打仗,2g 的直百钱还能维持,但姜维再打之后,直百钱就越来越劣,甚至有仅重 0.4g 的。民穷财尽,信哉斯言。

但还要指出,虽然吴蜀各种“直百”“大泉当千”,老百姓却未必认账。走马楼吴简有个很有趣的发现:孙权搞“大泉当千”的时候,理论上货币要贬值几倍几十倍,但当地粮价似乎并没有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说老百姓并不会按照统治者的想法使用货币,这种劣币只会被按照实际币值交易。一个佐证是魏晋墓葬中,绝大部分墓葬的绝大部分货币都是汉代五铢钱,魏蜀吴三国发行的货币都极其稀少。侧面说明这些粗制滥造的货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信赖,大家还是只认以前汉朝的铸币。唯一例外是蜀汉直百五铢,虽然影响力仅止于蜀地(吴地墓葬中也会出土蜀钱,数量甚至比“大泉当千”这种吴钱多,但相对汉五铢钱仍然是连零头都不到),颇能在部分程度上替代汉五铢的使用。

后面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大家也基本上就按照三国开创的路线前行。两晋南北朝是学的曹魏不铸币,用布帛粮食甚至以物易物。宋辽金元学的是吴蜀高通胀,纸币铁钱盛行。明清终于确立了白银货币,但因为银钱比价的问题还是从头吵到尾。这大概也是现在大家很容易就接受移动支付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人在货币这个问题上真的是没有守可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