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现在实验室最常用的小鼠是 C57bl/6,是小黑鼠。小白鼠一般指 FVB、BABLC、ICR 这些品系,用得没有小黑鼠多。
科学家怎么全面用上小黑鼠?
讲讲小鼠繁殖史,到现在也就 120 年。
1900 年,Lathrop 在 Massachusetts 建立了一个小鼠农场,饲养小鼠作为宠物。慢慢有实验室和她合作,希望她提供实验动物。
Lathrop 捕捉本地小鼠,或者从欧洲、北美洲、日本进口小鼠,进行近交繁育,算是实验鼠之母。
为了获取基因纯合,表型稳定的小鼠,要不断自交,让他们越来越纯,否则基因性状会分离。
只有繁育了 20 代以上还能维持存活的,才能成为性状稳定的小鼠品系。所以最初的小鼠繁殖非常困难。
--
1.小黑鼠 C57bl/6 的建立:不停自交繁育,一开始近亲繁殖容易致死,用了 20 多年才稳定下来:

一开始的小鼠繁殖非常困难,交配了 5、6 代,明显可以看到部分小鼠死亡或者不育。基本上 10 代时,还能往下繁殖的小鼠品系就很少了。
原因很简单,近亲繁殖传递的致死基因,很多都是隐性基因,杂合鼠有一个正常拷贝,但纯合鼠两个拷贝都不正常就死了。
近亲交配越配越差,最后有一个极限,把不良基因淘汰掉,最后形成一个能够近亲繁殖的品系。
现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小鼠品系 C57BL/6,父本母本鼠可以追溯到 1921 年,一直配到 1947/1948 年,这些品系才最终稳定下来。
大概经历了二十几年(几十上百代小鼠)才得到了 C57。

--
2.小黑鼠 C57bl/6 的推广:常用并不代表最好用,而是大家用多了,它相关信息和资源最全,最方便展开研究。
是不是现在用得最多的小黑鼠 C57 就是最好用的鼠呢?
不是的。
C57 小鼠瘦小,敏感,生育能力不强,全身都是缺点。
相对而言,几个白鼠品系 FVB、BABLC 要皮实得多,体型更大些,性格也温和一些。

但大家用 C57 多了,C57 的资源多啊,所以优势不是小黑鼠自己体现的,而是人走多了,地上就有了路。
举个例子,C57 有上万个基因敲除的品系库,有目前最全的 Cre 工具鼠、光遗传工具鼠库,有目前最全的 DNA 序列信息、DNA 甲基化信息、组蛋白甲基化信息、各个组织各个发育阶段的 mRNA 图谱、大量组织的单细胞 mRNA 测序结果、大量表型信息。
所以,当你做鼠时,小黑鼠 C57 就成了首要选项。
--
总结下的话:
1.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是小黑鼠 C57bl/6,是 1921 年到 1948 年建立起来的。
2.小黑鼠 C57 常用的原因是它信息最全面,就成了最适合用的小鼠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