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虫子都喜欢往有光的地方飞?

为什么虫子都喜欢往有光的地方飞?

简单回答:

  • 因为人通常只在夜里开灯,而有“人类肉眼可见的趋光性”的昆虫通常也只在夜里出来活动,才会让人看到它们围绕着灯光乱飞,表现出“人类肉眼可见的趋光性”;
  • 而有避光性的昆虫,白天通常不出来活动,晚上出来了也尽量躲在暗处,自然不会让人看到它们“不喜欢往有光的地方飞”;
  • 还有一部分白天活动的昆虫,虽然有趋光性,但却不是“人类肉眼可见”的,再加上白天阳光普照“到处都是光”,因此常被忽视;
  • 最后,还有的昆虫在不同的季节分别表现出趋光性或避光性,说明它们在意的不是光照,而是由此带来的热量。

于是就给题主留下了“发现几乎所有的虫子都喜欢往有光的地方飞”的印象。

至于部分昆虫为何表现出“喜欢往有光的地方飞”的习性, @斜绿天蛾 已经提到了目前流行的“自然光源导航机制被人造光源干扰”和新提出的“背向光源”两种假说,这里就不再赘述。我就说一说昆虫对光反应的几种表现:

(一)有“人类肉眼可见”的趋光性

这一类昆虫主要包括夜间活动的大部分飞蛾、部分金龟子、蚊虫和蟋蟀,其表现如题主所描述,以围绕灯光等人造光源飞行为主,即使不会飞的,也会以爬行、跳跃、奔跑等方式向光源靠近。这些行为被人类看到后,就留下了“昆虫有趋光性”的印象。

(二)有趋光性,但“非人类肉眼可见”

这主要是指白天活动的蜜蜂等昆虫,它们的视觉感知能力和人类不同,对红光等较长波段的光视若无睹,反而但对蓝紫光甚至紫外线等短波段更加敏感。由于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紫外线,自然也就无法直接看到紫外线对这类昆虫的吸引效果,所以我称其为“非人类肉眼可见的趋光性”。但虫媒植物中有不少种类已经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演化特征,即在花朵中心位置加强紫外线反射,以帮助蜜蜂更快地定位并抵达蜜源:

同一朵花在可见光(人眼所见)和紫外光(蜜蜂所见)下的区别。图片来源网络

相应地,也有一部分捕食者利用了这个特点,演化出了让身体对紫外线的反射增强,来吸引猎物上钩的特性。例如部分生活在植物花朵上的蟹蛛利用身体增强对紫外线的反射,使采蜜昆虫靠近自己而被捕食:

newscientist.com/articl

(三)有“人类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避光性

还有一部分夜行性昆虫表现出避光性,我猜测这是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有钻洞钻缝的习惯(蟋蟀、蝼蛄、蠼螋等),导致体表的防水层被摩擦破坏,在太阳照射(自然环境中几乎唯一的强光光源)下有迅速脱水死亡的危险(小时候养蟋蟀,到了冬天怕它们冻死,就拿到太阳底下晒了半个小时,再去看时已全部脱水而死),因而形成了躲避强光的本能。

奇怪的是,蟋蟀、螽斯和金龟子中有一个现象,即一些种类表现出趋光性,另外一些种类却表现出避光性。例如中华齿爪金龟因为有趋光性, 在郊区经常被路灯吸引,飞累了就停在路面上,然后被行驶的车辆二维化:

山间公路上被路过车辆二维化的中华齿爪金龟。图片系答主所摄

而另外一些金龟子则会躲避光照,例如下图中的金龟子本来在啃食叶片,被我的手电照到后立刻停止进食,掉头往灌丛深处逃去,使我只来得及拍到它的屁股:

一只被照到后立刻逃向叶片遮蔽处的金龟子。图片系答主所摄

又如同样是螽斯,鼻优草螽在被手电照到后会转过身来面对光源,同时并未停止鸣叫,可见其应该是趋光性的:

鼻优草螽表现出趋光性 https://www.zhihu.com/video/1641856342276141056

而翡螽在被手电照到后不仅会立刻停止鸣叫,如果照射时间长一点,它就会躲到叶片背面,或者慢慢地摊开翅膀盖住腿,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叶片一点(翡螽属于拟叶螽亚科),显然是避光性的:

刚被照到的翡螽,可以看到腿还伸在翅膀外面。图片系答主所摄
但是很快它就把翅膀摊开,盖住腿了。图片系答主所摄

(四)我要的不是光照,而是热量

还有一部分昆虫有时表现为趋光性,有时又表现为避光性。这方面的典型就是大家都不喜欢的苍蝇:在天气较冷的秋冬季节,白天它们会聚集在太阳直射处以获得热量,看起来似乎是“趋光性”的。但到了炎热的夏天,白天它们就会躲在树叶背面等太阳晒不到的地方,看起来又是“避光性”的了(由于海拔越高,太阳直射处和阴凉处的温度相差越大,因此这个特点在高海拔地区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