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哥哥是皇帝,称之为“皇兄”;如果自己的弟弟是皇帝,应该如何称呼?
古代确实有“皇兄”、“皇弟”这种称呼,但在正式场合一般很少。尤其是在公文中,若宗室藩王胆敢使用“皇兄”、“皇弟”这种称呼,很可能是有违礼法的,会被言官弹劾治罪。
其实“皇”这个字也并不能随便和亲属关系搭配了乱用。
比如明朝,皇帝与宗室之间,要么按照“工作的时候称职务”的惯例称“皇帝陛下”、“某王某”。
正式的称呼我在下面这个回答中说过:
朱元璋曾规定过各种正式称呼,皇帝的弟弟应该称皇帝为“大兄皇帝陛下”。又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的缘故,皇帝之兄实际上较少存在,按理也应该称皇帝为“皇帝陛下”。
要么在私下直接以亲属关系相称呼而尽可能省略“皇”字。
哥哥、弟弟、贤弟、大哥这种叫法不比皇兄、皇弟这种说正式又不那么正式、说亲近又不怎么亲近的叫法好得多吗?
比如明仁宗以书谕赵王“贤弟忠存社稷…贤弟府中”;宣宗称赵王朱高燧为“叔父”,自称“侄”,“上遂贻书赵王曰:前高煦所为不轨,其同恶之人皆云叔父府中连谋,姪不之信”;英宗“朕弟郕王年已长成”、“册弟祁鈺为郕王”,宪宗“朕弟德王之国”……
当朝皇帝很少称自己在世的祖、叔辈宗室为“皇某”,而是省掉“皇”,直接以亲戚关系称呼,比如《明英宗实录》,朱祁镇就直接称一些宗室藩王为叔、叔祖、曾叔祖,绝对不多加一个“皇”字。
上复书曰:叔宜自治……
且叔祖贤明……惟叔祖亮之。
今得曾叔祖代王奏,……念曾叔祖年高……
但当过皇帝的景泰帝朱祁钰就不一样了,嘉靖帝就称其为“皇曾叔祖”。
嘉靖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其祭告天寿山并七陵,朕躬叩拜西山皇高祖、妣恭让章皇后、皇曾叔祖景皇帝陵,所亦展拜一次,庶慰朕追感之情。
称呼“皇兄”、“皇弟”通常是以下几种情况:
1、被称呼为“皇兄”的人要么曾做过皇帝,要么死后被追尊为皇帝,要么是皇帝追忆早已经去世的兄长,且称呼对方为“皇兄”的人一般自己就是皇帝。
比如朱元璋登基以后,追封皇族,自己的几个哥哥就被称为“皇兄”。
洪武元年正月初五日,诏追封皇族,以皇伯考为寿春王,皇兄为南昌王,为盱眙王,为临淮王……
《旧唐书》大概就只出现过两例“皇兄”。
第一例是武则天长子李弘,死后被追尊为义宗孝敬皇帝,唐中宗称其为皇兄。
乙亥,上亲祔太祖景皇帝、献祖光皇帝、世祖元皇帝、高祖神尧皇帝、皇祖太宗文武皇帝、皇考高宗天皇大帝、皇兄义宗孝敬皇帝神主于太庙。
第二例是唐宣宗即位以后祭祀太庙,其中唐穆宗的室文就是“皇兄”,而在祝文中,唐宣宗则自称“皇弟”。
但这很快遭到太常博士闵庆之等人的批评,认为于礼不合,这种庄重严肃的工作场合不应该以私人的亲属关系相称,“礼有尊尊而不叙亲亲”,建议唐宣宗自称为“嗣皇帝臣某”。
十一月,有司享太庙,其穆宗室文曰皇兄。太常博士闵庆之奏:“夫礼有尊尊而不叙亲亲,祝文称弟未当,请改为嗣皇帝。”从之。
会昌六年十月,太常礼院奏:禘祫祝文称号,穆宗皇帝、宣懿皇后韦氏、敬宗皇帝、文宗皇帝、武宗皇帝,缘从前序亲亲,以穆宗皇帝室称为皇兄未合礼文,得修撰官朱俦等状称,礼叙尊尊不叙亲亲,陛下于穆宗、敬宗、武宗三室祝文,恐须但称嗣皇帝臣某昭吿于某宗。臣等同考礼经,于义为允。从之。
又比如宋仁宗诏云:“朕皇兄濮安懿王之子,犹朕之子也…”
又比如明朝的嘉靖帝、崇祯帝都是以皇帝之弟继承皇位,就可以称先帝为“皇兄”。
嘉靖元年三月十五日壬戌,上御奉天殿颁诏曰:…皇兄武宗皇帝含弘光大,蔚有显闻,皇兄奄弃臣民之日,中外岌岌……
嘉靖三年正月二十一日丙戌,南京刑部主事桂萼上正大礼疏。其畧曰:……臣愿皇上速发明诏,循名考实,称孝宗曰皇伯考,武宗曰皇兄,兴献帝曰皇考……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皇兄”已经死了。
“皇兄”还活着的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据《北史》记载,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即位以后就称元劭为皇兄,封其为无上王。
永安元年夏四月戊戌,帝南济河卽皇帝位,以皇兄彭城王劭为无上王,皇弟霸城公子正为始平王…
还有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即位以后,封皇兄元景植为宜阳王。
己丑,封皇兄景植为宜阳王,皇弟威为清河王,谦为颍川王。
2、在实际操作中,奏疏等正式公文,或者一些私下场合,宗室藩王称呼皇帝为“皇兄”也确实存在。甚至就是和普通人家一样,直接以兄弟称呼其实也很多。
正经史书中其实很少出现某位藩王称自己在做皇帝的哥哥为“皇兄”,哪怕作为亲王,皇帝真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也不能在正式文书中随便称“皇兄”,否则就是有违礼法,会被礼官和言官弹劾。
比如据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奸臣严嵩编撰的《南宫奏议》收录的《参治奏本失格》记载:
嘉靖十六年九月,郑王朱厚烷上疏给嘉靖帝的四道奏本,不称臣而自称弟,对嘉靖帝不称圣号,全都只称“皇兄”。
被朝廷的官员查出来后,参了个奏本失格之罪,并对此大加批判,说郑王不知君臣大分,最后罚了郑王府的主要官员,还通报给天下所有王府,警告大家以后不要胡乱称呼。
查得郑王奏本四本,本内称弟,俱不称臣,又不称圣号,俱称皇兄字样。又进到表文二通,俱各称弟。郑王厚烷不行称臣,俱称皇兄陛下,不称圣号。
臣等窃惟君臣之分同于天地,国家定制,宗室懿亲,虽系伯叔尊行,亦必䖍恭寅畏,稽首称臣,执礼惟谨,所以严大分、遏僣踰,等陛森然,毫髪不可违越者。
今叅看得郑王奏进庆贺谢恩四䟽,及进贺表文,乃輙用家人之礼,俱各称弟,不行称臣,及俱称皇兄,不称圣号。是徒知亲爱之私情,罔识君臣之大分。显是该府长史等官不谙典制,有失辅导,以致王于有过之地。事属有违,法当查究。
合候命下移咨都察院,转行廵按河南监察御史,将该府辅导等官提问如律。
仍行长史司啓王知会,及通行天下各王府。今后奏进章䟽表文,务要恪循典制,不许妄意称谓,有乖礼法。庶恩义并举,皇度惟贞,而宗室各知所警矣。
嘉靖十六年九月二十日。
奉圣㫖:卿等说的是。该府长史等官本当都查提问罪,且饶这遭,各罚俸三箇月,便通行天下王府一体遵守。
实际上明朝第一任郑王是朱瞻埈(1404-1466 年),明仁宗朱高炽的次子,至嘉靖年间,朱厚烷同帝系已经很疏远了,居然好意思在奏疏中称嘉靖帝为“皇兄”。
另外还有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兄李成器(又名李宪),将皇位让给李隆基,上演了一出兄友弟恭的好戏。
史书中李隆基没有称李成器为皇兄,李成器也没有称李隆基为皇弟,不过通过李隆基的《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过大哥山池题石壁》等御制诗倒是可以看出,他私下是叫李成器为“大哥”的。
2、“皇弟”在大多数史书中一般是皇帝称呼自己的弟弟(多未之国就蕃)。
比如明宣宗刚驾崩,年幼的朱祁镇即位,按照礼仪要给大行皇帝上谥号,要行各种礼,而这时候朱祁钰更小,也要陪拜,他还没有封王,就只能称为“皇弟”。
宣德十年正月二十日壬辰,行在礼部进上大行皇帝尊谥仪注。……内侍官导引上诣拜位,捧册宝官于舆内各捧册宝由殿中门入至几筵前,北向立,内赞奏行四拜礼,皇弟陪拜……
还有万历时,大学士申时行追忆前朝皇弟之国就说:
昔宣宗皇帝时,皇弟襄宪王二十馀岁之国;孝宗皇帝时,皇弟益端王未二十之国……
明日,谕礼工二部:朕弟潞王出府成婚踰年……
又比如李渊晚年给李世民生了一大堆弟弟,贞观五年,李世民就分封诸位皇弟为王。
己酉,封皇弟元裕为郐王,元名为谯王,灵夔为魏王,元祥为许王,元晓为密王。
基本没有哪个没当上皇帝的庶长皇子敢在正式场合称自己的皇帝弟弟为“皇弟”的,哪怕他确实年纪更小,可一旦做了皇帝,就成了大宗,君臣名分已定,还这么叫就是于礼不合了,皇帝没意见,大臣也要站出来纠正。
就像前面提到的《北史》,元子攸或许可以称元劭为皇兄,但反过来元劭称皇帝元子攸为皇弟就不太合适了。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朱祁镇沦陷于虏中以后被遥尊为太上皇,朱祁钰即位,这兄弟俩之间称呼“皇兄”、“皇弟”应该问题不大。
但朱祁镇这时候其实是叫朱祁钰“御弟皇帝”,这可能就是景泰年间民间到处流传《雨滴谣》的原因吧。
上又令臣写书三封,奉圣母皇太后及御弟皇帝暨文武羣臣,通报虏情,固守社稷…
上累令臣写书差人回京与御弟皇帝并文武羣臣,以祖宗社稷为重,好生操练马军,谨守城池,不要顾我。
十三日,又有商辂、王谦、许彬接到。朝见毕后,上令臣宣许彬等到,上说:「为我家祖宗社稷,著恁官人每多费心忧。念我如今幸得回还,到京时情愿退居间处,你便写书与御弟皇帝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