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会输掉冷战?

苏联为什么会输掉冷战?

自牧,提供一个看世界的新角度

因为集装箱。

没错,就是小小的集装箱,它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经济逻辑,乃至冷战的形势。

为什么呢?

因为在集装箱发明之前,铁路和海运其实半斤八两,但在集装箱革命之后,海运成为了吊打铁路的运输方式。

而苏联以及经互会的经济体系正是建立在铁路运输之上的。

看看苏联的城市分布就知道了,大都建在铁路沿线,以至于苏联解体 30 年后的今天,位于内陆的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娜堡依旧是俄罗斯的工业中心,分别是排行第三、第四的大城市。

可以说,苏联的工业体系是建立在铁路之上的,各个工业区、加盟国工厂的零部件依靠铁路进行交换,铁路系统决定了苏联工业体系,乃至苏联经济的上限。

1978 年,苏联铁路货运周转量达三万四千多亿吨公里,占国内货运任务的四分之三。

依靠发达的铁路系统,苏联经济在二战后突飞猛进,增长速度长期高于美国。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如日中天的时候,经济水平已经达到美国的 70%。

在集装箱革命之前,苏联的铁路运输体系并不比美国、西欧有明显劣势。

海运和铁路相比,虽然运量较大,但受困于码头这个节点,船上的货物要通过码头工人一点一点地从船上搬到陆地,算上码头的停泊费用、仓储费用、人工费用,海运一点也不比铁路运输便宜。

《集装箱改变世界》P2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跨国海运贸易的运费高达产品成本的 25%,以至于跨国贸易长期停滞。

一搜跨大西洋的货轮,装船用 6 天时间,航行 10 天半,卸货再用 6 天时间,一次航运有一半时间花在码头上。

而所有海运成本中,支出最高的就是码头工人的工资,货物航运成本的 60%-75%都发生在轮船停泊在码头的时候。

《集装箱改变世界》P34

集装箱改变了这一切。

集装箱相当于把装货卸货的工作从码头搬到了工厂,从此以后港口再也不是运输的阻塞点。

货船不用等在码头,依靠码头工人一点点装货卸货,利用集装箱吊机可以一边卸集装箱的同时一边装箱,集装箱船立马能承担新一轮的运输工作。

码头工人再也不会成为阻碍海运增长的瓶颈,1963-1964 年,纽约曼哈顿的雇主们还雇佣着 140 万人次的码头劳动力,短短 10 年后,这一数字就下降到了 12.7 万。

《集装箱改变世界》P117
《集装箱改变世界》P263

伴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海运费用直线下降。

1970 年,集装箱运输刚刚起步时,货运成本已经不到传统轮船的 50%,一立方米的平均成本是 10.87 美元,到 1979 年,一立方米的货运费用已经降到 4 美元,到 1986 年,运价又跌至 1.5 美元。

《集装箱改变世界》P308

廉价的集装箱运输重塑了西方的工业体系。

曾经,高昂的运输成本起到了贸易壁垒的作用,效果类似于非常高的进口关税,美国、西欧都各自保留了大量的低端产业,工业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当时,苏联和东欧依靠铁路系统建立起了经互会,整个工业体系有 4 亿工业人口(苏联 2.8 亿,东欧 1.2 亿),与苏联阵营对抗的是,3 亿工业人口的欧共体和 3 亿工业人口的北美。

东西方工业体系复杂程度差不多,西欧、美国能造的苏联东欧也能造,苏联和东欧的生活水平跟西方还没有拉开太大差距,赫鲁晓夫甚至能跟尼克松展开厨房辩论,在生活水平上与美国一较长短。

但集装箱革命来了。

廉价的海运价格让被海洋分割的西方工业体系联结成一个整体,国际贸易不再以原材料和制成品为主导,中间品成为海运的主流,现如今,各国之间的贸易结构中,70%以上是零部件半成品,全球经济因为集装箱而变成一个整体。

这时候苏联阵营面对的是,加上日本的 1 亿工业人口后,被整合起来的 7 亿工业人口的西方工业体系,4 亿对 7 亿,在工业品的复杂程度、精细程度上,苏联到 80 年代就被西方压着打,东西方生活水平越拉越大,再也没有赢的希望。

《集装箱改变世界》P317

当然,集装箱在搞垮苏联之前,已经把美国的工业体系搞得痛不欲生了。

动手的正是第一个吃到集装箱红利的日本。

日本工厂充分利用集装箱运输从工厂到工厂的特点,搞出了“精益生产”系统,将来自顾客和零售商或批发商的订货与工厂的生产系统直接挂钩,集装箱就是工厂的仓库,集装箱运输就是工厂的传送带。

“精益生产”将生产中的一切库存视为浪费,强调对零库存的要求,按照所需的量生产所需的零件和产品,从而大大降低了在制品和成品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积压,降低成本。

日本人是第一个将生产与集装箱运输结合起来的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产品以其价廉物美吊打美欧,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从此一蹶不振,成为铁锈地带,美国的汽车工业再也没有回到往昔的荣光。

美国产品都被集装箱武装起来的日本打得找不着北,更别提苏联了,在东西方巨大的生活水平差距下,苏联人越来越质疑自身的社会主义体制,最终输掉了冷战。

排队中苏联人

说实话,苏联能撑到 90 年代已经非常厉害了,其他经济体早就在集装箱革命的浪潮下被迫转型。

上世纪 70 年代,美欧被迫去工业化。

去工业化现象最早始于美国,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 1965 年最高值的 28%下降至 1994 年的 16%。在日本,其制造业就业比重的最高值是 27%(1973 年,比美国迟 8 年),而到 1994 年则下降到 23%。在欧盟15 个国家中,制造业就业比例的最高值是 30%(1970 年),到 1994 年则迅速地下降到 2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则从 1960 年的 56%上升至 1994 年的 73%。从 1960 年开始,其他发达国家均出现类似现象。

上世纪 80 年代,拉美进口替代政策破产,拉美各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集装箱革命之前,进口替代政策是可行的,海运贸易成本高昂,世界本身就被海洋分割成各自独立的经济体,本土生产的成本天然比进口低,拉美在二战后的进口替代政策非常成功,巴西甚至发展出了自身的航空工业。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 e190

但在集装箱革命之后,美欧日工业体系联成一个整体,巴西 1.5 亿、墨西哥不到 1 亿的工业人口,如何跟 7 亿工业人口体量的工业体系竞争?

再加上海运成本大降,在西方物美价廉工业品的冲击下,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越来越难维持进口替代政策,最终破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之中。

当时间走到上世纪 90 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也仅仅是集装箱革命落下的又一粒时代尘埃罢了。

时代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集装箱革命,本质上是一场全球一体化革命,生产全球化,供应链全球化,将全世界分散的工业体系整合成为同一个工业体。

在这场革命浪潮中,欧美先知先觉,顺应浪潮,淘汰落后产业,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

东亚没有历史包袱,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拥抱集装箱浪潮,从承接欧美落后产业开始,一步步成为全球经济第三极。

1980 年全球 20 大集装箱港口有 8 个位于东亚
2000 年全球 20 大集装箱港口有 10 个位于东亚

拉美国家后知后觉,当被集装箱浪潮拍死在沙滩上的时候,亚洲国家已经挤占了身位,从此以后就再也没爬出泥潭。

而苏联则是不知不觉,抱着经互会硬顶着集装箱革命逆潮流而行,最终苏联的工业体系被全球工业体系拍碎,死无葬生之地。

苏联输掉冷战,其实不是输给美国,而是输给了集装箱革命带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以四亿人口的工业体系螳臂当车,对抗全球工业体系,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