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弦这么重要,难道不应该是主旋律(作曲)更重要一点吗?

为什么和弦这么重要,难道不应该是主旋律(作曲)更重要一点吗?

十音Molho,lbg小粉丝/音乐制作/音频软硬件/交互装置艺术

题主你的感觉是对的。在音乐里,旋律、律动和和声都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和声,也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律动,但是绝大多数音乐,一定有一个“旋律”。而且很多大作曲家,也都说过类似“旋律是最重要的音乐元素”的言论。

当然,他们口中这个“旋律”,可能不单单是指狭义的,传统意义上的以人声或者器乐演奏出的单声部音乐线条,更多指的是广义上的某种能够让听众跟随的,或是某种动机,或是以音响,或节奏,或织体构成的“音乐形象”。当然,把某种音响或者织体作为“旋律”,也同样会对听众的审美水平有更高的要求,这种“旋律”可能会有更丰富的色彩,更细致的情感表达,但同样的,它也不会像传统的单声部线条式的旋律一样清晰直白。

梅西安——《我的音乐语言的技巧》

这是奥利维埃·梅西安写作的《我的音乐语言的技巧》一书的开篇部分。他一开始就强调了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虽然对于他后面对于宗教的讨论,我个人持保留意见,但是他对于旋律的论述,我整体还是非常赞成的。

但是,这里的“旋律”,含义肯定不是某个“单声部主旋律”,因为梅西安自己的很多作品,实际上也是“旋律”非常模糊的。但是他肯定会有个非常明确的音响上的音乐形象。举几个非常迥异的例子吧,比如 MJ 的《Billie Jean》,这首曲子的音乐形象,大部分是由一直重复的 bass riff 和标志性的鼓组节奏构成的,虽然传统意义上的人声的主旋律也很洗脑,但是把人声旋律拿掉,你也能通过第一小节的贝斯,就辨认出这个曲目。所以,我认为 Billie Jean 里的 Bass Riff 和鼓组,也应当被视为广义的“旋律”的一种。

Billie Jean - Michael Jackson

又比如 Kajia Saariaho 的这首《Sept Papillons(七只蝴蝶)》,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旋律”,但是她这七个小作品,每个都有里面都有一个标志性的音响,要么是泛音颤音,要么是弓弦压力变化带来的音色变化。每一个小曲子,都通过音响构建出了一个非常鲜明的音乐形象,所以你只要听到类似的音响,就能一下子分辨出这个曲子,分辨出是“哪一只蝴蝶”。当然,这种以音响而非旋律线条为音乐形象创作的曲子,给人的感觉也是朦胧和不清晰的,并且很难记住的,因为对大多数听众来说,没有一个能一直跟随住的东西。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作品,也总还是有一个最主要的形象的。

【Kaija Saariaho】七只蝴蝶,为独奏大提琴而作 Sept Papillons for solo cello_哔哩哔哩_bilibili

那么有没有“和声即旋律”的例子呢?最著名的莫过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了。听过这个曲子的人,在以后漫长的时光中,只要听到 C-Cm,就会想起这个曲子。这就是它的动机,也是它的音乐形象。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Op.30 (音频配乐谱)_哔哩哔哩_bilibili

而对于完全没有任何音乐形象的作品,哪怕谱面写的再花哨,或是内涵被吹得多深刻,或是技法多艰深,都会让人觉得“无聊”,并且会让人怀疑它是否有音乐价值,以及“是否值得被认真对待”。比如杨立青老师在他的《配器法教程》里,就举出过很多类似的反例:

杨立青 -《配器法教程》p1236
杨立青 -《配器法教程》p1237

好的,扯太远了,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和弦这么重要,难道不应该是主旋律(作曲)更重要一点吗?”

前面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说,无论是对于狭义的流行歌或是广义的音乐作品来说,“旋律(狭义和广义)”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比和声要重要。但是音乐这门学科最大的一个 Bug 就在于,哪怕现在和声、对位、配器、序列、频谱理论都已经非常完善了,却依然没有一个成体系的“旋律(狭义)学”或者是广义的“音乐形象学”。虽然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指导旋律创作的方法,但都很浅陋,也明显不如音乐里其他更 intellectual 的理论成体系。而且关于旋律的好坏,也非常主观,非常难以评价。整个音乐里最核心的部分,其实创作还是更依赖于审美、音乐想象力和天赋。拉威尔也说过,“Music, I feel, must be emotional first and intellectual second.”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都盯着编曲、和声、曲式这些东西进行分析,是因为这些东西是非常成体系的,而且在应用领域中,评价标准也是明确的。在应用型音乐和普通流行歌里,和声就是有对错之分的,就是有 Sophisticated 和 Naive 之分的。只要学过相应的理论,就能对这部分的好坏进行评价。配器和编曲也是如此,有相应的理论或实践基础,自然能够对这部分的好坏做出评价。而且改进的路线很明确,一首曲子要变得多 sophisticated,该做什么样的 reharmonazation,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是对于旋律,很多时候人们是不知道该如何来改进它和评价它的,很多旋律(或者是音乐形象),就是自然而然地在创作者在脑海中被听到,然后就创作出来了。旋律(广义的)是一种更加 emotional 和 cultural 的东西,也是非常个人品位的东西。如果只有一条单旋律,没有和声和节奏去修饰它,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判断它的好坏的。比如 Desafinando,如果就这个旋律清唱,你肯定以为歌手跑调了,但是配上它的和声,就非常惊艳了。再者,虽然好的旋律本身就能够有故事性和情绪,但是再普通和粗陋的旋律,也依然能够通过编曲和和声的变化,变得新奇有趣。比如《逐梦演艺圈》,这个旋律配上它的和声和编曲,显然是非常“简陋粗糙”的,但是同样的旋律,如果是做成 Math Rock,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质。所以这种时候,我们评价这个歌曲很差,或是这个歌曲的和声很差,也肯定隐含了“旋律和和声或者编配不符”的意思在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