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与外国城市在布局上有何不同?

中国城市与外国城市在布局上有何不同?

知乎用户,海外一游子,天地一孤鸿。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了这个问题:中国的建筑、城市布局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觉得总算是有点意思,一下子没忍住写了个长篇。我们可以从城市化进程,住宅区发展,以及建筑艺术性来聊聊中美城市这些年的发展。

先说我自己的观点:国内的建筑、城市布局的确存在着问题,但这符合时代特征,也符合中国的国情。讨论城市布局,住宅发展,以及建筑面貌如果脱离了社会和经济因素,那就很难得出客观的判断。在城市化这条道路上,中国用半个世纪的时间追赶发达国家用了一个世纪所达到的程度。即便真的要对标美国的城市发展,那用来比较的对象也应该是近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

1920 年美国城市人口的比率达到 51.2%。而中国 2017 年城市人口的比率是 57.4%。

城市化进程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三大因素:人口(数量和结构),产业(一二三产所占比重),政策(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

先说说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1930 年代的美国城市是什么状况?我们就用题主提到的匹兹堡来举例。[1]

在 1930 年的匹兹堡,今天明显高出一截的摩天楼群基本还不存在。密集的多层和中高层建筑占据了整个城区,其中有少数的高层建筑点缀。住宅,商铺和工厂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大块绿地。1960-1980 年代,重工业开始逐渐衰落,民权运动兴起,同时匹兹堡市政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城市更新计划。今天两河交汇处的 Point State Park 原址是始建于 1754 年的殖民据点——皮特堡,具有历史意义。但在工业大发展的时期那里是工业区的一部分,直到 1970 年代才成为城市公园。从 1980 年代开始,匹兹堡的经济从重工业转向服务、医药、高等教育、旅游、银行、公司总部和高科技。这些产业也正是今天市中心那些摩天楼的经济支柱。

https://www.pennlive.com/life/2017/04/aerial_pittsburgh_1920s_2017.html

简而言之,1930 年代的匹兹堡市和十几年前以轻重工业为主的很多国内城市在面貌上非常接近。今天我们看到的匹兹堡,是经历了工业衰退人口外流之后,花费了近半个世纪逐步清理、重新规划建设后的样子。这一点从产业变更的角度来说也是合理的:

  • 十八世纪开始从殖民据点发展为工商业城镇。
  • 十九世纪从工商业城镇逐渐发展为工业城市。
  • 十九到二十世纪中叶,工业城市吸收大量周边人口,城市建筑物高度和密度比农业城镇时期显著增加。
  • 二十世纪中叶重工业衰退,城区富裕阶层外流至郊区,城区空心化。无力迁走的旧工业人口聚集地逐渐成为治安堪忧的区域。市政府开始改善城市环境,但初期收效甚微。
  • 二十世纪下半叶新的产业逐渐入场,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持续发生,一般以街区为单位。城郊住宅区和市中心的行政工作区在这一时间段正式成型。
  • 二十一世纪至今,新旧产业的替换基本完成而且趋于稳定。大规模的城市更新频次减少,但小尺度的城市更新继续发生。

再说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同的地区差异极大。中国这几个发展最快的一线城市在过去二十年间变化的剧烈程度,应该说远超匹兹堡过去七十年的前后对比。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比如上海,其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从 2000 年的接近一半下滑到了去年接近 1/4 的地步。与之相对应的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了将近 3/4。

https://www.sohu.com/a/484194382_100117214

在轻重工业和工商业作为城市主要产业的时期,低矮的多层和小高层是产业建筑的主流形态。而到了以金融,科技,教育等第三产业主导的时期,城市中心的地价已经变得寸土寸金,向上发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上海的市中心自然也就从平平无奇变为高楼林立。这种飞跃式的发展,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的体现,符合产业需求的人口被不断虹吸到城市中来。即便是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通过逐步松动落户政策,具有足够产业支撑的一线城市在未来也不会缺乏年轻的血液。而且目前来看一线城市短期内还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的趋势。

https://www.reddit.com/r/interestingasfuck/comments/gty3ge/20_years_of_development_in_shanghai_china/

在充足的人口流入和产业基础的前提下,北上广深以及一些新一线城市这几年都开始城市更新项目了,工业区遗存被改造为城市景观或者产业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城市快速扩张所带来的布局不合理将会在更长的时间里通过政策手段被局部优化。

当然也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通过产业升级来复制匹兹堡或者上海那样的城市化进程。一些城市在上一轮产业枯竭之后就逐渐沉寂。比较有代表性的像是美国的底特律,国内甘肃的玉门市老城区。这些城市面临的是自然资源枯竭,产业升级停滞受阻,人口长期大量流出等致命问题,短期内能缓和城市规模的缩减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而国内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其实既不像上海也不像玉门,它们的城市化进程并不由其自身的产业所决定。随着基建下沉和房地产市场的延伸,三四线城市开始出现拔地而起的住宅区和配套的商业建筑。然而产业现状又使得厂区仓储等工业用途的建筑夹杂其中。基建和房地产市场的下沉在某些时候并不和当地的产业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相匹配。比起面貌上的不尽如人意,更需要提防的是像十年前的鄂尔多斯,以及去年被马前卒报导的独山县。通过大量借贷的盲目建设,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上不仅浪费严重,而且透支未来。


住宅区发展

中美城市化进程中的住宅发展就已经是一个值得单独拎出来的话题了。这中间对比最强烈的就是美国的低密度城郊住宅区和国内的高密度高层住宅社区,但这种比较并不恰当和全面,因为双方的住宅形式都不限于这两类。

如果谈起美国的住宅区发展,那就离不开根深蒂固的种族问题。

有一个词叫 white flight[2],被用来形容 1950 年代和 60 年代白人从城区往市郊进行的大规模迁移。而在同时代还有一个词叫 black migration[3],用来形容 1916 年 -1970 年间大量的非裔美国人从美国南部迁徙至美国东北部、中西部以及西部地区。

https://www.census.gov/dataviz/visualizations/020/

在白人外迁之前的二三十年里,美国大城市中的社区已经出现了棋盘格的面貌。种族隔离制度下,歧视性政策例如按揭歧视[4](金融机构可以就种族背景设定红线拒绝提供金融服务)限制性契约[5](白人占多数的社区内部可以限制有色人种租赁和购买房产的权益)还有广义上的红线政策[6](以族裔为筛选依据的各种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金融,就业等方面)使得非裔美国人以及外来移民无论从居住还是就业上都无法被平等对待,传统的白人社区对有色人种和外来移民的态度往往是提防冷漠大于欢迎。因此城市中的社区被种族所划分,形成了白人社区,黑人社区,以及外国移民社区。这一点直到今天还能在很多城市的地图上得到体现。下图是 1938 年亚特兰大的地图,用四种颜色标记出了从“最优”到“危险”四个社区等级[7]

1930 年代后期,联邦机构 HOLC 是根据新政成立的。新政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颁布的一系列计划,旨在帮助美国从大萧条中复苏。HOLC 起草了主要城市的“住宅安全”地图,作为其城市调查计划的一部分。为了绘制地图,HOLC 审查员根据他们从当地估价师、银行信贷员、城市官员和房地产经纪人那里收集到的信息,根据“感知的贷款风险水平”对社区进行分类。
以有色人种少数族裔为主的社区被涂成红色——因此,这种地图也被称为“红线”地图。这些领域被认为是贷方的高风险。“根据 HOLC 的判断,保守、负责任的贷方将拒绝在这些领域 [或] 仅在保守的基础上提供贷款。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8/feb/21/racial-segregation-in-america-causes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大城市中泾渭分明的社区体系开始瓦解,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 一方面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城市扩张以及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有色人种和外国移民被重工业和制造业吸引,这改变了城市中不同族裔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于重工业在 70-80 年代彻底衰退,这些失业的产业工人就此被困在城市社区中,其中一些退化严重的社区变成了贫民窟。
  • 另一方面是种族隔离在 60 年代被废除。这对于城市中传统的白人社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害怕被有色人种”入侵“而迁居郊外,城市里逐渐只剩下低收入白人群体和其他有色人种混居,中产阶级大多迁到城市郊区居住。
  • 还有一方面是罗斯福新政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基建,包括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中的快速路等等,给住在郊区,办公在城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支持。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把有车有购房能力的中产阶级从城市社区里分化了出去。

今天的美国住宅区呈现的是以经济阶层 + 种族成分的社区分化。千万不要只看到中产阶层的乡下小别墅就以为那是普遍景象。在大城市里也有很多破旧的 Townhouse 里面住着低收入家庭,在治安和环境上甚至比国内的筒子楼社区还要恶劣的多。

除了上图中这三种比较典型的城市划分,一些美国大城市在二十世纪曾有过合作住房或保障住房运动[8],意在改善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这种高层住宅社区其实和国内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在外观上差别不大。

左图是纽约的 Penn South,右侧是 Co-op City

如果有兴趣了解这种社区背后的故事可以看我之前写过的这个回答:

如果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计划实现,世界会变成怎样?

国内的城市社区发展走的是另一个路子,集中的开发建设贯穿始终,只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变成了后来的房地产开发商,这样便于政策的调控和政府的管理。

在商品房时代之前,城里的住宅社区主要由国企单位出资建设,统一给职工分配。在那个年代工龄,职级,还有家庭人数是影响福利分房的三个重要因素。知乎上有一篇文章专门讲了那个时代:很多人怀念的福利分房时代,真的很幸福吗?中国住房制度 70 年·上 - 猫与禅师的文章 - 知乎 我的童年就在那样的房子里度过,可以说好处和坏处都很多,有些公建房共用厨房和厕所,并不方便。但同时由于小区居民都在同一个单位上班,邻里关系和今天的城市社区很不一样。其次在物业配置上,今天还留存的一些老新村其实是处于自治状态,惨一点的连门卫传达室都没有。

八九十年代国有单位分配给职工的住宅

到了 1998 年福利分房制度被正式取消,商品房正式登上舞台。1998 年 -2004 年左右的城市住宅其实还是以多层(4-6 层)和中高层(7-9 层)为主,这些住宅主要升级的是外形,户型,还有物业,至于绿化景观之类的还不是重点。还有一个限制这些早期商品房层数的原因是七层及七层以上要设电梯。在地价还没有开始疯涨的年代,并不是所有开发商都乐意通过更多的层数来提升利益。

就这样最开始的几年房地产市场时有波动稳步上涨,但情况到 2008 年发生了急剧变化,房地产行业随着 4 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发生了一次“注水式膨胀”。住宅地价从那一年开始了一波暴涨,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面积也大幅增长。地产开发商为了收回成本,开始建造更多的高层住宅,以至于密度较低的多层住宅小区后来能被贴上“稀缺品质”的标签。

http://ier.ruc.edu.cn/docs/2021-06/287e9278543f46c0b5755f510d79811d.pdf

09 年到 16 年间是城投债兴起和土地融资的上杠杆阶段。如果你仔细看下图就会发现除了销售和拿地均价都在上涨,低价 / 售价的比重也在上升。这意味地方政府已经有意识地开始试探地产商们的利润底线了,在这套游戏里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如果说过去土地出让金只是地方财政的补充,那么到这个阶段以土地为名的融资借债就已经把各个城市绑在地产开发的车轮上了。16 年的涨价去库存原本是想消化存量,岂料变成了又一次“注水式膨胀”。地产商们全面进入高杠杆高周转的阶段。

http://www.cbminfo.com/mobile/_470515/_1577036/7100668/index.html

在这场已经无法停下的金融游戏中,城市住宅的高度也迎风飙涨,上探到了 33 层的极限层数。再往上超高层的消防安全,避难层等要求又像是当年的电梯那样劝退了精打细算的地产商。

高层和超高层住宅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就算不居住也具备投资价值,而且之前和教育医疗资源等绑定,所以不缺人来买。而这些城市也确实有能力或者潜力来吸引年轻的“刚需”,尤其是农村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们,他们在家乡一般很难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岗位,只能加入城市中的购房大军。有道是:能上车就不错了,你还嫌楼高不高丑不丑?

上海中远两湾城

但这种住宅模式一旦套用到三四线和十八线城市,就很容易形成“鬼城”。到这里需要 Call back 之前提到的一二线和三四线乃至更偏远的十八线之间城市化的差异。大规模基建和大量高层住宅的开发经验挪用到这里就显得尴尬,因为居民的消费能力并非无穷无尽。

除此以外,国内高层住宅小区在未来面临的老化和养护问题将会是另一个难题。如果结合今年处于低谷的地产开发商来看,停工的这些楼盘即便可以顺利竣工,未来的管理和运营也并不明朗。等这些住宅年限到了,拆迁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国内的商业地产发展史终究还是太短了,过去十几年埋下的恶果需要再过几十年的时间才会显现。目前知乎上已经开始了如下讨论:

模式化和同质化的建筑形式其实国内外都切实存在。而对于住宅的艺术性,如果要吐槽国内小区的高度同质化,其实你到国外看那些别墅区也是一样的大同小异,高度的重复性换个低密度社区还是有种莫名的恐惧感,这是住宅建筑高度产品化和标准化的结果。


建筑艺术性

关于建筑艺术性,这可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城市天际线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两个方面来说。

城市天际线

今年早些时候有个热门问题:如何看待国家发改委要求「不得新建 500 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毕竟上一次发出这个信号也就在一年之前:如何看待住建部发改委严格限制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 500 米以上建筑?

从“一般不得新建”到“不得新建”,这其实就是有关部门对城市天际线开始更严格的管控了。中美的城市发展都经历过在高度上的追求。到今天按照每个城市超过 300 米高楼的数量来排序,全球前 20 名里中国的城市占据 12 个席位。[9]

那个回答里我没有提到的一点是:国内一线城市的人口数量远超国外一线城市的人口数量,因此市中心高楼的密集程度和数量相应会比国外市中心的高楼群要来的多。但这一点在人口老龄化和总人口回落的背景下可能会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劣势。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6/06/china-cities-growing-numbers-are-stunning/

另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就是城市天际线的同质化。如果撇去少量知名度高的地标建筑,普通人很难从下图中分辨出这些都是来自哪些城市的景象。而即便是颇具雕塑感的现代地标建筑,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还是难以挣脱“国际式”的特征。这种特征也潜移默化地和一个城市的“先进”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挂钩,而本土性在我们的城市天际线中几乎难有一席之地。

国内 300 米以上高楼最多的十二个城市,你能辨认出几个?

我最近读到 Antony Wood 写的《反思迈向生态的摩天大厦:实现新高层建筑地域性的设计原则[10],其中提到的几条设计原则还是觉得值得分享的:

设计原则一:高层建筑应与地方性的物质特征相联系
设计原则二:高层建筑应与当地环境特性相联系
设计原则三:高层建筑应与地方文化特色相联系
设计原则四:建筑的不同高度在形式、肌理和功能上的差别
设计原则五: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系统和材料层的作用
设计原则六:高层建筑应提供优质、公共、开放的休闲空间
设计原则七:减少使用透明的幕墙立面
设计原则八:将自然植物作为材料体系的重要部分
设计原则九:引进高层建筑之间的物质、流线和功能联系:天桥系统

历史建筑保护

国内的历史建筑在建国后也历经数次劫难,许多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消失在了城市化的进程中。现有的历史建筑保护法规较之以往已经进步了不少,很多参照了发达国家保护历史建筑的措施。[11]其中包括了五种方式:保存、维护、修复、重建和改造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网红”历史建筑被游客频繁打卡,以至于对建筑物内的居民和租户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之前也曾经写过一些老建筑,顺便了解到过量游客给楼内居民还有楼外交通所带来的困扰,甚至有素质低的游客闯入楼内只为拍一张照片……这两年比较著名的受害者就包括武康大楼还有同德里。可见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考验一个城市对于建筑物的修缮力度,更考验对建筑物及其周边的管理能力。

然而无论如何修缮,建筑物终究会在时间的侵蚀下面目全非。所以在信息时代,历史建筑的保护有了新的辅助手段。比如通过数字化测绘和建模,将现存的历史建筑转化为数字资产,这种信息上的丰富程度会远远超过文字,图片,还有视频媒介。苏州虎丘塔影园的数字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12]

http://www.xinhuanet.com/house/20211207/4c301e3c3af9413491371836fc04db7e/c.html

以上,想到再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