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来回答:林奈的分类系统影响太大了

鸟纲这个分类,来自 1758 年林奈建立的分类系统。
那时候,达尔文还没有出生。
进化论还要等一百年才会出现。
林奈当时看到鸟类:有羽毛,会飞,温血,下蛋。
看到爬行动物:有鳞片,冷血,爬行。
差别很明显。
所以他将鸟类分为独立的“鸟纲”(Aves)。
在当时,这种分类完全合理。
问题是,这个系统一用就是 260 多年。
全世界的生物学教科书、博物馆标本、科研论文,都在使用这套分类。
如果要改变它,需要重写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资料。

20 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告诉我们:鸟类,就是是恐龙的直接后裔。
2024 年,研究人员通过分析 363 种鸟类的基因组数据,科学家构建了迄今最完整的鸟类进化树。
研究证实,现代鸟类的所有主要类群都在恐龙灭绝后的 500 万年内快速分化演化。

而且。我们现在知道:
鸟类属于恐龙亚群 Maniraptora(手盗龙类),
而手盗龙类属于 Coelurosauria(虚骨龙类),
虚骨龙类属于 Theropoda(兽脚类),
兽脚类属于 Saurischia(蜥臀目)。
从进化的角度看,鸟类确实应该被分类为蜥形纲蜥臀目下的一个分支。
传统的林奈分类法基于形态相似性:
鸟类长得像鸟类,所以归为一类。爬行动物长得像爬行动物,归为另一类。
现代的系统发育分类法基于进化关系:
不管长得像什么,只要有共同祖先,就应该归为一类。
在系统发育分类中,只有单系群(包含一个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的群体)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分类单位。
按照这个标准,传统的“爬行动物”分类就成了问题。
看个例子
如果我们将鳄鱼、蜥蜴、蛇、海龟归为“爬行动物”,但排除鸟类,这个“爬行动物”群体就是不完整的。
因为鸟类和鳄鱼的关系,比鳄鱼和蜥蜴的关系更近。
在系统发育学中,这被称为“并系群”(paraphyletic group)——包含共同祖先但排除了某些后代的群体。
这就像一个家庭聚会,爷爷奶奶和三个孙子都来了,但有一个孙子因为长得特别不像其他人,就被排除在“家族”之外。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那怎么解决?
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科学家倾向于使用反映真实进化关系的分类。
比如用“非鸟类恐龙”来指代那些已灭绝的恐龙,强调鸟类也是恐龙。
但在日常教学、博物馆展示、大众科普中,仍然保持传统的鸟纲分类。
因为这样更容易理解,也更实用。
即:
在系统发育研究中,鸟类被正确地视为恐龙的一个分支。
在传统分类和日常应用中,鸟类属于独立的鸟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