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台湾故宫(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清朝的火浣衣。
火浣衣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中时有时现的珍宝,来自于西域进贡,多为大秦国出产。
《列子 · 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鋙之剑、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
火浣衣是用火浣布制成的,火浣布是用石绒制成的,一种产于石头中的丝绒。

这种石绒,就是石棉,是一种消防建材。
从西汉通西域之后,火浣布正式出现在正史之中,之后历朝历代都有记载,偶有西域使者进献火浣布。
《三国志 · 魏书》:西域重译献火浣布,诏大将军、太尉临试以示百寮。
《晋书 · 舆服志》:武帝泰始二年,大秦国献火浣布,诏以示百官,以为异物。
《宋史 · 外国传》 :元祐七年五月,大食国进贡火浣布。
《元史 · 世祖本纪》 至元二十八年,西域使臣献石绒布,可耐火。
火浣布也成为中国皇帝赐给藩属的珍宝。
《朝天录》(朝鲜使臣进贡时的见闻):万历皇帝赐火浣布二匹,其色如银,火焚不毁,实乃天朝上国之珍。
因为火浣衣的名头太大,以至于神异志怪小说中都有描写,甚至成了神仙法宝。
《北游记》:(真武)上帝命织火浣仙衣一袭,穿之可入烈焰不焦,赐降魔元帅收服南方火精。
不过古人不懂什么叫石棉,也不知道火浣布是用石头“制造”的,于是编了一个“火鼠”,说火浣衣是用火鼠毛制作而成的,也叫“火鼠裘”。
《神异经》 :南方有火山……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余,细如丝……取其毛,织以作布,用之若垢污,以火烧之,即清洁也。
《海内十洲记》:炎洲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国人取其毛,绩以为布,名曰火浣布。衣之垢秽,以火浣之,即洁净如雪。
这些传说对于日本和朝鲜也有影响。
日本著名传说《竹取物语》中就提到火鼠裘:
裘は紺青の色に金の光り輝き、火に焼けても壊れず、汚れたら火で焼くと清らかになる。
裘衣绀青泛金,光彩夺目,传闻火焚不毁,污后投入火中即可洁净如初。
后来日本著名漫画《犬夜叉》中也有火鼠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