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存在生物学分类不明确的生物吗?

高sir,科学丨教育&生物老师

存在。而且很多。

达尔文早就说过:“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定义能够令所有的自然学家都满意。”——Charles Darwin,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Chapter 2.[1]

这话至今仍然成立。

就在 2025 年 5 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5 版》[2]

新增 6857 个物种。

为什么每年都有这么多“新”物种?

我们对生物世界的认识还很有限。

科学家迄今发现、描述和命名的物种近 200 万种。听起来很多?

其实只占地球全部 3000 万个物种的 6%。

而且,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研究就已经灭绝了

从身边的例子说起:狼和狗。

你家的泰迪和草原上的狼算同一个物种吗?

按照现代分类学。

狗的学名是 Canis lupus familiaris。狼是 Canis lupus

也就是说,狗其实是狼的一个亚种。

这就带来了有趣的问题。

狼和狗可以杂交生出可育后代。

比如狼狗(昆明犬)

这证明它们基因上足够相近。

但你能说你家的吉娃娃和西伯利亚的灰狼是“同一种”动物吗?

这就是分类学面临的第一个困境。

形态差异和遗传关系,经常不匹配。

再看另一个例子:骡子。

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后代,但骡子不可育。

这是因为马有 64 条染色体。驴有 62 条。

骡子有 63 条,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无法正常配对,联会紊乱。

按照传统的生物学定义,能够自由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的才算同一个物种。

那骡子算什么呢?

它显然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生物。

有自己的特征、有自己的生命历程。

但在分类系统中,它没有位置。

这种“分类学的孤儿”其实不少。

还有更复杂的:环形种

比如:银鸥

它们围绕北半球形成一个“环”。

在这个环中,相邻的种群可以杂交。

但环的两端:银鸥和小黑背鸥却不能杂交

简单来说就是:A 能和 B 杂交、B 能和 C 杂交、C 能和 D 杂交。

但 A 和 D 不能杂交。

用传统的物种概念。

你怎么分类?说它们是同一个物种?可是两端明显不能杂交。

说它们是不同物种?可是中间有连续的基因流。

2014 年《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在暗绿柳莺环形种中,经过基因组的分析发现。历史上存在多次基因流中断,同时两端的形式之间也存在一些基因渗透[3]

这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物种界限的认知。

微生物。

2025 年 3 月。北京大学白洋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研究。他们分析了作物根际细菌和病毒,发现 50%的病毒在属的水平上未被报道

这意味着,我们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

微生物不像动植物,形态特征有限,主要靠基因测序分类。但基因相似性多少算同一个物种?80%?90%?95%?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标准。

同一个微生物。可能被不同的实验室归为不同的物种。

分化路上的物种

中科院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分化路上的物种”[4]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物种”其实都处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还没有达到最终的分化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表现出不完全的生殖隔离。

而且,不同基因的分化时间不同。

有些基因早就分化了,有些基因还在交流。

这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用不同的基因,会得出不同的物种分类结果。

因此,也就有了一个概念——“整合物种”[5]

简单说吗,就是综合考虑形态、基因、生态、行为等多个方面。

而不是依赖单一标准。

但是,按这么说,这个答案好像什么也没有回答。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