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的原理是什么?为何大规模停电通常持续很久难以修复?

停电的原理是什么?为何大规模停电通常持续很久难以修复?

知乎用户,Genius = Labour + Diligence :)

首先感谢本次圆桌的邀请,抱歉到圆桌快结束了才过来答题..

知乎惯例,先问是不是在问为什么。个人觉得问题应该改为:”停电的原理是什么?切断部分负荷是否能避免电网的停电事故?停电后的恢复为什么要持续很久?“

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分三步来回答:

  1. 为什么会停电?
  2. 停电后的恢复过程如何?
  3. 弹性电网的定义

为什么会停电?

首先我们先将本次讨论的范围限定于非计划性停电。国内常见的“夏季有序用电”或是“计划性停电检修”暂不在讨论范围之列。另外我们再严谨一点,将讨论限定在大区域性质的停电,而非居民家用的保险丝熔断跳闸。那让我们来看几次国际上最近发生的较大的停电事故:

首先要聊的就是六月中旬刚发生南美停电事故,造成了 4800 万人失去电力供应。

阿根廷电网发生大范围停电事故,波及南美多国

那么这次停电是如何发生的呢?可以看看官方文档:

"The grid failure that led to the national blackout originated in an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Yacyreta and Salto Grande power plants on the Argentine coastline"

所以,据了解是因为有几段 500kV 高压输电线出现问题,导致两座水坝发电站出于对自己的保护直接从电网断连了,然后此时系统预留的发电容量并不能快速弥补这两台机组的空缺。(不少系统采用的都是 N-1 原则来确定需要的频率响应容量)

剩下的其他几次重大事故,比如南澳 16 年的断电,还有意大利 03 年的断电等可以在我另外一个回答里找到:

大面积停电一般有哪些原因?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大范围停电的起因一般都为:发电侧或者输电线路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频率的快速下降,从而导致更多的发电设备以及负载根据继电保护设定,从电网断连,产生大范围的停电。

以英国为例,正常的运行频率为 50+-0.2 Hz, 而在极端情况下可扩充到 0.5~0.8Hz。如下图所示,一旦超过 0.8Hz,有一些分布式发电设备就会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则从电网自行隔离了。

那么在停电“即将”发生之前,系统会做出哪些努力呢?

  • 首先当然是调取所有能实现快速频率响应的机组以及储能设备,增加他们电网输出,然后以稳定系统频率。
  • 但如果这些容量都不足以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呢?那么作为配电网运行者便会开始执行切负荷程序,这可能正是题主所提到的切断一些负荷,以恢复大电网供需平衡。

以英国为例,在其的 Grid Code 里面定义了一种叫做 Low Frequency Demand Disconnection (LFDD)的服务,就是用于这种场景。上一次英国大范围启动这一服务是 2008 年五月 27 日,具体发生的场景如下:

  1. 系统在两分钟失去了两座发电站,总计 1582MW。而系统 n-1 原则下定义的最大发电机组容量为 1320MW,所以常规频率响应所预备的容量,不足以限制系统频率的下降。
  2. 随着系统频率进一步下降,又有 250MW 的分布式发电机组断连。而当系统频率下降到 48.8Hz 时,LFDD 便开始启动,在这次事故中一共切掉了 580MW 的负荷,以让系统能尽快恢复到原有的正常频率区间里去。(对于 580MW 没有概念?一户居民的顶峰负荷通常为 5-10kW,一个年用电量几百万度的工厂顶峰负荷也就 1-2MW)

那么上文讲的都是即将要发生停电,而因为系统(比如说我国)出色的 GRID code 而使得大范围停电得以避免。那么第二个部分就来讲讲,如果一旦大范围停电发生了,系统是怎么恢复的。

停电后的恢复过程

电力系统对于停电后的恢复过程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黑启动”(black start)。从我个人的粗浅的理解来看,black start 是个“蛮尴尬”的存在。可能很多年都不会用到,但是电网却要一直备着这项能力,还得根据系统构成的变化(比如输电线路或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时不时得重新评估一下。

而让人备着去做黑启动也是要花钱的,这笔钱如何花的值也是门学问。例如英国电网就在近几年做出了一系列的评估,最后的出的结论是:

Planning to achieving an average Restoration Time across the year of 24 hours to restore 60% of national demand, providing that this can be procured economically and efficiently.

评估结果为:按照保证在 24 小时内恢复全国 60%的负载来预留黑启动的容量,是最为经济及有效的。

这其实给出了题主问题里的一个定义:“为什么大规模停电要持续很久不能修复呢?”很久是多久,24 小时恢复 60%算不算久呢:)?

那么哪些机组能提供黑启动服务呢?例如常规的煤电机组是否能提供黑启动服务?事实上是不能的。因为这些火电机组其实是要边发电边用电[1]的,尤其是机组一旦停转,启动过程可从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这个过程中无法供应电量。所以 NG 定义的黑启动服务的提供商必须得满足以下主要三个要求:

  • 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
  • 在没有外部供电的环境下能够自行启动
  • (理想状态下)能够在两小时内驱动某一块区域的负载

其他还有一些反复启停或是燃料备用要求,在此处就不赘述了。

另外黑启动的过程是如何(可不是啪的一下全国就亮了)?我们可以回到前面那张图:

  • 一旦大停电事故,系统会开始分割并形成小的电力孤岛。
  • 然后各类黑启动服务商开始发力(例如小的柴油机组),使各个电力孤岛开始内部运转,让区域内更多的负载亮起来,以及非黑启动机组通过从孤岛电网获得电力并重启。
  • 系统频率回到稳定区间,更多的分布式发电机组也开始发力
  • 多个孤岛系统开启连接,最后回到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状态。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对于黑启动容量配置的位置选择也是一门学问。传统的黑启动专注于建立更大的孤岛,然后最后在并联至一起,如下图所示:

而 NG 提出了创建骨架式的黑启动网络 (skeleton NETS),不在第一时间追求大区域,而是将更多分散的小孤岛快速建立起来,让更多无黑启动能力的机组通过孤岛运行起来,最终实现大电网资源的快速“回暖”。

黑启动的最后一步当然是与周边电网的互联。事实上,特高压传输线路(interconnectors)也是可以作为黑启动容量配置的一部分,只是两个电网对于系统稳定性的要求,以及如何提供合理的发电容量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如英国与周边国家的多条 HVDC 线路就是黑启动容量的一部分。

弹性电网的出现

用于形容电力可靠性最常见的一词就是 reliability,但是有一个词在最近几年愈发火热起来,英文为 resilience。中文译为可恢复或者说弹性电网。resilience 一词主要针对的低频率但是对电网冲击特别大的事件,典型如我国 08 年南方冰雪灾害,以及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等事件。这类时间的特点就是已发生基本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但是发生几率又很低,专门为此事配置过度坚强的电网,又太劳民伤财。所以如何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以及规划电网,来抵抗全球变暖环境下的极端事件频发的场景。下文放一放我师兄和导师合写的论文对于 reliability 和 resilience 的比较定义,引自谷歌搜索“power system resilience”排名第一的文章[2] :p

这一块也是我辞去国内工作,去墨尔本重新开始学术生涯的研究方向之一,希望以后能跟大家多交流。

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