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要穿鼻子,而不是和马一样用笼头呢?

晴耕雨读的浣熊君,在知乎撂地的闲散科普创作者,争取每周双更

其实逻辑很简单,纯粹是因为牛鼻子神经脆弱,只有带环施加压力时才能让牛因为疼痛或避免疼痛,来习惯跟着人走。

而这也是一个人类让一头肩高一米五往上,体重五百公斤,且寿命能达到 20 年,有一定智商的偶蹄目生物,心甘情愿跟你走最方便的方式。

这一行为也是基于牛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有关,跟马带笼头不一样的点是,马、驴这类生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策略就是以逃跑为主,所以人类骑马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求马匹往前跑,而是要控制它往哪里跑,什么时候拐歪和停下。

但牛不一样,牛科在自然界的生存策略则倾向于防御甚至对抗,比如说像非洲水牛面对狮群时有时候也会给捕猎者迎头痛击,而已经驯化了的水牛与黄牛,人类驱动这些牲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行动起来,鼻环带来的疼痛记忆就是最好的方式。

故而《吕氏春秋·重己》有云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棬”说的就是拘牛鼻子用的鼻环,而这个东西能让五尺竖子,这么一个小孩来操纵那么大的一头牛,可见这是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山西省浑源县李裕村战国墓中出土的牛尊就是带着鼻环的

然而这里的笑点在于,重己篇的内容是吕不韦写给君主,劝解其顺应天时规律来治理国家的,但我是真的没想明白给牛穿鼻环怎么就成规律了,这不还是内儒外法那一套,教育君主以简御繁,以最小成本管理最多的民吗?

而事实上庄子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庄子秋水篇中是这么写的

“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潜台词就是千万别听那帮内儒外法的货冠冕堂皇的话,只有长在牛马身上的四足是自己的,笼头和鼻环那可都是人强制加在身上的枷锁啊朋友们,当然这就是哲学思辨上的问题了。

当然不考虑哲学辩论方向的话,庄子和吕不韦两个公元前三世纪的人,这也可以说明这时候牛鼻环已经是个很成熟的技术了,只要有加工木头或青铜的技术就可以给牛上环。

而考古发现上也完全可以将这项技术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城邦之一的乌尔遗迹中出土的乌尔军旗(Standard of Ur)里绘画的牛就是有鼻环的。

而回到生产技术上 ,有意思的一点是正是因为人类会去穿牛的鼻环。

所以像贾思勰这样的农学家还会在相牛时,特意强调要挑选那些鼻子适合穿环的个体来养殖,《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就是这么教人们挑牛的,书中认为

牛,鼻大眼,眼大则心大。……鼻欲广而方,易牵。

而且穿环一定要早,趁着小牛犊恢复迅速时赶紧办了这件事

齿(年龄)小,不堪驾驭,穿鼻则无伤。

而真正到了劳作的时候,牛鼻子的穿孔也可以被耕索链接到控犁的农夫手里,作为方向盘控制方向使用,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贵州黎平的牛耕还原项目

看上去好像挺理所应当的,但实际上这种套索的方式解放了一个在前面牵牛的劳动力,在宋元两朝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且实用的产品了。


这里是浣熊君,一个在知乎撂地的闲散作者

英格兰和日耳曼地区都不生产大米,那 Rice(赖斯)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祝,或者喊某个人万岁,万寿无疆是封建糟粕,为何大行其道,毫不忌讳?古代社会中,普通老百姓有哪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娱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