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长相相同,但基因截然不同的生物?

有没有长相相同,但基因截然不同的生物?

木寸上春树,Write here waiting

进化趋同。

老家岭北客家地区。小时候表弟声称经常见到蜂鸟,但我不信,因为书上说美洲才有蜂鸟。

于是表弟某个下午带着我在花丛里蹲守,还不到一小时,真被我们蹲到了。

记得那是一只浑身缀着褐色、橙色和灰色花纹羽毛,尾巴呈扇形展开,形似蜜蜂的小鸟。

它的翅膀高速震动着,悬停在一朵花前,用细长的喙从花蕊里吸食花蜜。

我惊呆了,想靠近观察,但它非常警觉,倏地飞离,飞行轨迹直上直下,前后左右随意变换,非常任性。

飞离两三米之后,它又傲慢地飞到其他花前吸,视人类于无物。

很快,它便飞远不见了。

那天见了好几次,发现这么重大的生物学奇迹,我们兴奋异常,打算拍下来寄给科学杂志,说不定还会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新物种。

当时没有智能手机,相机还用的胶卷,没拍到照片,也错失了成名的机会,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最接近震惊生物学界的一次。

长大后蓦地想起这件事,果断在网上搜索,才发现很多人有着和我一样的经历,嗯,当时见到的蜂鸟长下面这样:

小豆长喙天蛾

它其实是长喙天蛾属的扑棱蛾子,身上一片片的不是羽毛,而是片状鳞粉,头上还长着触角。

真正的蜂鸟长这样:

它们体态相若,体重都只有几克,都是靠高频振动翅膀来让自己像直升机一样悬停在空中,嘴巴都很长,都爱吸食花蜜。

查完资料后释然了,毕竟没有一个新的鸟种真会被命名为木氏鸟,同时也感慨于大自然的神奇。

后来知道了什么是进化趋同,就越来越见怪不怪了。

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动物摆在一起跟哥俩儿似的,其实都分属不同属种。

趋同进化现象其实挺普遍,在同一生态环境下,相似的生活方式,会让不同的生物,无亲缘的物种,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

比如水生动物的蹼,两栖类和哺乳类都有,以及鲸鱼和南翼龙的滤食器官,丽齿兽和剑齿虎的巨大犬齿。

这玩意儿叫选择压,是指 2 个相对性状之间,一个性状被选择而生存下来的优势,或者说,在 2 个基因频率之间,一个比另一个更能生存下来的优势。

在选择压的选择下,生物长着长着就撞脸了。


刚玩知乎的时候写过大海雀,和北极熊见过面的“北极企鹅”。

北极企鹅也叫大海雀(Pinguinus)。

它的英文名叫 Penguin,没错,它们才是最早被称为企鹅的物种。

大海雀最早被发现于 500 多年前,早于南极企鹅,成年大海雀身高 3 尺,身材肥胖,走起路来一摇一摆,蹦蹦跳跳,被欧洲的航海家称为 penguin。

灭绝之后,名字归了后来发现的南极企鹅,自己改名为 great auk。

真正的遗忘从名字被夺走开始,这是个忧伤的故事。

大海雀和南极企鹅并非同类,一个海鸦科,一个企鹅科,它们都放弃了飞行,进化成为潜水高手。

北极企鹅生活在北大西洋地区,主要天敌是猛禽和猛兽,包括北极熊,当然,那是在被人类发现它们好吃之前。

它们不但肉味鲜美,羽毛更是极具保暖效果,因此被大肆捕杀,直至 200 多年前彻底灭绝。

大海雀生活场景复原图

说到进化趋同,必须要提一嘴澳洲,因为远离其他大陆架,相同的生态位上,澳洲往往会诞生与其他大陆相似的动物。


金毛鼹(Neamblysomus julianae),生活在南非。

金毛鼹

袋鼹(Notoryetes typhlops,有袋类),生活在澳洲。

袋鼹

它们外形非常相似,前肢都长着便于掘土的大附足。

都没有耳廓,眼睛都藏在毛里面,都没有视力。

(持续更新中,感兴趣的朋友,建议收藏)


象鼩(象鼩科,Macroscelididae),生活在南非荒漠,这玩意儿长得像家鼠,不过鼻子很长,是大象的远亲ψ(`∇´)ψ 贵圈真乱

袋跳鼠(Antechinomys laniger,有袋类),也是圆耳朵长尾巴,生活在澳洲。

加一个鼩鼱(qú jīng)(Sorex araneus Linnaeus),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平均重量 2 克(?)。

鼩鼱

除了大洋洲、两极、南美南部外,其他洲都有鼩鼱。

长得酷似老鼠,但其实是食虫目的。

鼩鼱

南方鼯鼠(Glaucomys volans)

南方鼯鼠

蜜袋鼯(Petaurus breviceps,澳洲)

蜜袋鼯

插一嘴,这些鼯鼠的照片怎么看都像无良印尼摄影师拍出来的。


埃及狼(Canis lupus lupaster)

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澳洲,已于上世纪 30 年代灭绝)

ps,袋狼的灭绝是因为好事者引入的野狼(野化后的狗),抢占了它的生态位。


小食蚁兽(Tamandua tetradactyla,生活在南美)

小食蚁兽幼崽,简称小小食蚁兽

非洲土豚(Orycteropus afer,非洲)

土豚
土豚幼崽

袋食蚁兽(Myrmecobius fasciatus,澳洲

这异姓三兄弟都以各种蚁类为食,舌头又尖又长,鼻子都有那么一点猥琐。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多分布于中国、朝鲜和俄罗斯。

琴鸟(Menura),有点像雉鸡的雌雄混合体,但其实属于雀鸟目。

琴鸟

澳大利亚这种神奇的雀鸟,可以模仿 20 多种其他鸟叫声。

当然,被称为琴鸟,是因为它的尾巴可以打开成下面的样子。

像不像竖琴

除了大海雀和琴鸟,鸟类还有不少趋同进化的例子。

红腿叫鹤(Cariama cristata,生活在南美),想起那个看鸟腿猜鸟名的笑话……

蛇鹫(Sagittarius serpentarius,生活在非洲)

大哥,大哥,有话好好说

蛇鹫这张图貌似也是摆拍。


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生活在亚洲南部和非洲)

松巴皱盔犀鸟

巨嘴鸟(Toucans,生活在南美洲),里约大冒险 BGM 走起

巨嘴鸟,有趣的是网上搜到的图给它标注着犀鸟

画面可能产生不适

蚓蜥(Amphisbaenia)

这玩意儿看着像蚯蚓,蠕动起来像蚯蚓,按理说就是蚯蚓。

可惜它不是,换张图,可以看到它其实是有前肢的,不过已经退化得非常短小。

蚓蜥

蚓蜥体型非常小,有的甚至比蚯蚓还要短。大多数长度不到 15 厘米,个别种类会超过 70 厘米。

别看蚓蜥长得无害,它可是食肉动物,能用有力的交错的牙齿撕开猎物。

更神奇的是,大部分蚓蜥是卵生动物,有一部分偏偏是胎生。

鱼螈(蚓螈 Gymnophiona),也是两栖类。

版纳的鱼螈

鱼螈是在中国西双版纳的一种蚓螈,也叫芋苗蛇,传说有剧毒,然而并没有。

长期穴居,眼睛几乎退化了,比蚓蜥更像蚯蚓,不过体形更大一些。

最后放张正牌蚯蚓(earthworm)的图片。

蚯蚓

Updating……


为啥想到写这么一篇科普?

因为刚发现收藏夹里的一篇七万赞答案被夹了,某乎真是杀疯了。

自己确实对这个感兴趣,只好把网上资料攒一攒,凑一篇将就看吧。

先写这么多,会一直更新,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