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百年间,有哪些生物明显进化了?

过去一百年间,有哪些生物明显进化了?

Rara,动植物爱好者,Playrix头号玩家,AI梭边鱼

除了高赞答案里提到的人为干预培养出不同品种的具备不同特点、不同用途的狗之外,一个物种的适应性(adaptation)变化或是因适应性而导致的新物种出现也算是进化(evolution)的一种。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很多物种都由于外因有明显的适应性变化,比如说我们大家共同的回忆:生物课本或是练习册上都出现过的那个经典例子——因为工业污染导致停留的树干变黑,浅灰色带斑点的桦尺蛾变成了黑色,随着对污染的整治,树干重新变回原来的颜色,桦尺蛾又变回原来的浅色了。

适应性变化的经典案例:桦尺蛾

接着我再来说几个:

1.非洲大象(African Elephants)

象牙对于大象来说可以是用来咀嚼、寻找食物和水源的工具,也可以是打架时的武器,在求偶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要说没有象牙它便生存不了也不对。在生命和象牙之间,非洲大象这个群体也发生了进化。

非洲大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非洲象不长牙的新闻报道或者说法。最近几十年来,新生非洲象中没有象牙的大象比例比之前增加了十几倍。因为这些大象几乎都处在存在严重盗猎行为的地区,猎杀行为使得它们种群的象牙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从而让整个种群的象牙变小、甚至没有。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猎杀象群的盗猎者那么猖獗,很多都是为了获取象牙。而大象被拔掉象牙的后果跟人类剪完指甲、跟犀牛角被锯掉后不一样,人类的指甲以及犀牛的角会重新长出来,大象的两颗门牙(就是那长长的两根)被拔了就没有然后了。并且象牙被拔掉之后,大部分的大象都会因此死亡的。为啥呢?

大象门牙相关结构图

看到上图没有,这牙齿是存在空心的部分的,空心部分大概占 1/3 左右吧,空心结构里面是有血管和神经的,而且这部分又连接着大象的头骨。如果只是取实心部分的象牙,它没有神经,那取了也不会威胁大象的生命。但是盗猎者心黑的多了去了,他全部把人家大象的牙齿取完,但凡涉及到空心这一部分并且不做后续的处理的话,那大象就可能感染致死。但通常情况是,盗猎者心又黑又图省事,他们的常规操作就是连根拔起大象的门牙,试想连根拔起是什么概念,连根拔起就意味着要破坏大象的头骨,在这种情况下大象还有什么活路?

在如此强大的外界的人为干扰下,长牙的大象相较于不长牙的大象更容易被猎杀,并且含有长牙相关基因的大象因为被拔象牙大部分死去,那些不含长牙相关基因的大象继续繁衍,久而久之,整个大象群落里的无牙基因频率便大幅上升。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进化。这很残忍啊!!虽然从定义上来说,这是进化,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的确也算不上什么进化吧。但也的确可以说明比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更为重要。(科迪亚克棕熊也是因为体型越大越容易被猎杀的关系,从而进化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2.北极灰熊 / 灰北极熊(Pizzly Bear or Grolar Bear)

既不是北极熊(polar bear),也不是灰熊(grizzly bear),人家是 pizzly bear 或者 grolar bear。之所以有两个名字,是因为这种熊熊是北极熊和灰熊的混血,而杂交物种的命名规则是把雄性父亲的名称放在前面,雌性母亲的名称放在后面。

北极熊
灰熊
pizzly bear/grolar bear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北美灰熊往北移动寻找自己觉得舒服的温度,北极熊则需要向南移动寻找食物。因此在地理位置上两个物种之间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集。灰北极熊就是两者交配之后混血熊熊,并且其是可活且可育的。这就意味着灰北极熊就是在适应性变化驱动下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物种。

pizzly bear/grolar bear

这种熊熊有着白色混杂着灰棕灰棕的毛色,体型上介于灰熊与北极熊之间,有着北极熊的长脖子,同时也拥有着灰熊肩背上长的一坨类似于“富贵包”一样的肌肉。它比北极熊更能适应温暖的气候,又比灰熊更适应寒冷的气候。并且在 jio 的部分区域有着像北极熊的 jio 一样的毛来隔热保温。更重要的是灰北极熊有灰熊的杂食性特征而非高度吃脂肪的北极熊,这让灰北极熊比北极熊拥有更广的食物来源。

我之前跟很多人一样都以为北极熊的数量因为气候变化和猎杀等原因一直在下降,还曾因为我看到过的一句话:“当北极没有北极熊时,北极还能叫北极吗?”而有些伤感——直到评论区有位朋友告诉我北极熊的数量其实并没有下降。然后我去查了查相关的资料,发现这种说法是合理的但却不太全面:在《北极熊保护协定》签订之后,捕猎北极熊的行为的确大幅减少了;这种说法不太全面的点在于有研究数据表明在现存的 19 种北极熊亚种里,1 种数量减少,7 种数量稳定,2 种数量增加,其余的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来分析数量的变化。当然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也会不断更新,并且需要不断地结合不断变化的外因进行分析。所以无论数据呈现出的是上升或是下降的趋势,我们都应该谨慎看待。无法想象,冰川融化后北极熊的栖息地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北极熊会因此受什么样的影响?所以 be negative 我认为还是没有毛病的。

北极熊这么可爱,我们一起节能减排好吗?

3.人类本身(human)

嘿,没错,人类的骨盆变得越来越小啦。因为传统生孩子的方式就是顺产,但因为有了现代医学,如果女性的产道太窄的话可以借助剖腹产进行分娩。有数据显示从 1960s 以来,因产道太窄而无法顺产的女性增加了 20%。这个数据是不是可以说明,人类的骨盆在变得越来越小呢?

4.蜥蜴(Lizard)

蜥蜴的繁殖速度算是很快的,通常经过 30 年便可以完成 100 代的繁殖。得益于其繁殖速度,所以其进化速度也相对较快。蜥蜴喜欢栖息在树上,可是在城市不断扩张的今天,蜥蜴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够适应表面更光滑的混凝土和玻璃等人造物的表面,蜥蜴的腿变长且附着力变强了。

lizard
green chameleon lizard

另有一种生活在佛罗里达州的绿色变色龙蜥蜴,因为其生存环境被来自古巴的变色蜥蜴入侵,而且这种入侵蜥蜴还会吃 baby 绿色变色龙蜥蜴,所以绿色变色龙蜥蜴被逼无奈只好栖息在更高的树枝上,所以其脚上的鳞片变得更黏、脚垫变得更大了。

5.燕子(swallow)

依然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干扰,燕子的可栖息地变得越来越少。这就导致燕子选择将筑巢地点选在公路啦、立交桥等地方。

swallow

但是在由于这些地方筑巢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会导致燕子会很容易就被汽车碾压。有研究人员发现,在这样的条件下,燕子的翅膀开始变短了,因为更短小的翅膀有助于燕子在汽车接近时迅速地飞起来。

6.来个植物吧,狒狒草(Babiana Ringens)

狒狒草,是南非的一种植物,能开花,需要依赖鸟类来进行授粉。但是由于狒狒草的花长得很矮很矮,可以说就是长在地面上。这非常不方便鸟类授粉,因为太低太矮的地方对于鸟类来说是存在一定威胁的。于是某些地方的狒狒草就进化出了一根茎,或者说一根用于鸟类栖息的茎,鸟儿站在上面,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把鸟嘴伸入花朵中进行授粉。

Babiana Ringens
Babiana Ringens

7.大西洋小鳕鱼(Microgadus Tomcod)

这种鱼主要生活在哈德逊河,但自从人类工业的发展,有许多化学有害物质被排到了哈德逊河的水里,大部分这种鱼类都因为水质受污染而死。但是科学家发现最新一代的大西洋小鳕鱼的基因缺少了 6 对 DNA,这会让河内那些有害的化学物质难以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居然具有了所谓的“抗毒性”,从而使其继续在哈德逊河里若无其事地生存了下去。

Microgadus Tomcod

其实类似在抗毒性上进化例子在近现代还有很多,比如老鼠、臭虫等,都展现了对相关化学物质的抗药性。

8.在城市的鸟类

俯瞰城市的鸟

在人类社会生存,对于鸟类来说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需要与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噪声进行 PK。为了能让自己的声音不被城市中嘈杂的声音淹没,这些鸟类的发声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如,选择在城市环境比较安静的时间鸣叫,比如避开早高峰将晨鸣提前好几个小时;再比如,变得用更高更强的声音来鸣叫......等等。也许有一天,我们听到的城市鸟类的叫声不再会是婉转动听的了,而是尖锐刺耳难受的了。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