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拉屎需要擦屁股,动物为什么不需?

kmlover,公众号:不仅是健身/虫趣(已多年未更)

别的动物我观察经验有限不敢乱说,至少蜘蛛在拉屎后是会擦屁股的。所以还是那句话:先问________,再问________(请自行填空)

对人类来说,拉屎后擦屁股主要关系到干净和体面的问题(在现代医疗条件下不擦屁股对健康的影响已经很小了),而对生活在大自然中面临弱肉强食竞争的动物来说,擦不擦屁股却有可能关乎生死。所以,如果一种动物同时满足了两个条件:

  1. 其身体结构和排泄物的特性决定了在排泄时排泄物有残存在肛门附近,或沾到身上的可能性(考虑到不同动物间的巨大差异,自此起对动物一律用“排泄”代替“拉屎”,用“排泄物”代替“屎”,用“肛门”指其排泄物排出身体的孔道)
  2. 排泄物残存在肛门附近或沾到身上会对这种动物的生存带来相当大的不利影响(通常是因为排泄物的气味会向天敌 / 寄生虫 / 捕食对象暴露自己的存在,让天敌 / 寄生虫更容易找到自己,或者让捕食对象更容易避开自己)。

那么它就有很大可能养成在排泄后像人类擦屁股一样去清洁肛门及其周边的习性。例如蜘蛛虽然与人类在生物学分类上相去甚远,但它在排泄后也会用后腿去“擦屁股”(当然,蜘蛛“擦屁股”的原因比其他动物要多出一个……):

大腹园蛛排泄后用后腿“擦屁股” https://www.zhihu.com/video/1910233715549931326

可以看到,视频中的大腹园蛛在完成排泄后特地用后腿刮擦了一下屁股,算得上是字面意义上的“擦屁股”了(虽然擦得实在是敷衍……)。而它之所以会有这种与人类相似的行为,除了前述的对天敌 / 寄生虫 / 捕食对象掩盖自己存在的踪迹之外,还与蜘蛛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关:

  1. 从上面的视频中不难看出蜘蛛的排泄物是小滴的液体,因此存在着排泄后粘附在肛门(anus)附近的可能性。
  2. 在生活习性方面,蜘蛛的移动、捕猎、求偶和繁殖等活动都高度依赖于蛛丝;而在身体结构方面,蜘蛛的肛门又位于腹部末端,和用来吐丝的纺器(spinneret)距离很近(最古老的中纺亚目例外)。
  3. 所以蜘蛛如果在排泄后不及时“把屁股擦干净”,就有可能出现残存液体排泄物沾到纺器出口后凝固,致其堵塞无法抽出蛛丝,最终“自废武功”的尴尬局面(视频中还可以看到蜘蛛排泄时是把屁股翘起来的,排泄结束后才放下,也是为了让肛门在排泄期间处于整个腹部的最低点,尽量减少对其他部位的沾染)。
腹面角度的蜘蛛身体结构简图,可以看到肛突和纺器毗邻,而蜘蛛的肛门开口就在肛突的前方。图片翻拍自《中国农林蜘蛛》
腹部侧面的蜘蛛身体结构简图。翻拍自 Biology of spiders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排泄物为高度干燥固体小颗粒状且无气味(至少以人类的嗅觉水平闻不到)的螳螂:

螳螂粪便是干透了的固体颗粒物。图片系答主所摄

由于健康螳螂的排泄物是干燥的固体颗粒物,不会在排泄时粘附在肛门附近,因此螳螂虽然有着比蜘蛛更加修长的后腿可以轻松触及肛门周围区域,但它并不会在排泄后像蜘蛛一样用腿去“擦屁股”。于是,这在特定情况下又给螳螂带来了另外一种危险:

  1. 螳螂的进食方式是将猎物咬碎后吞下,又不像蜘蛛一样具备“蛛丝 + 毒液”的双重杀菌手段,因此在吃到一些食性复杂,“消化道里什么都有”的昆虫(典型如蟋蟀)时很容易吃坏肚子,然后像人类一样上吐下泻。
  2. 如前所述,健康螳螂的排泄物是非常干燥且无气味的,但在吃坏肚子以后就会变成像人腹泻一样的“黏液样便”且臭气熏天,这就有了在排泄后粘在肛门附近的可能性。但螳螂又没有像蜘蛛那样“养成排泄后擦屁股的好习惯”,于是就有可能因为患病时期腹泻沾在肛门处没有及时清理,残存排泄物凝固后堵住肛门,导致在病愈恢复健康后无法排泄,把自己憋死。

(野外条件下螳螂捕到蟋蟀的概率很低,且吃坏肚子后几乎必死,因此上述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但一些比较皮实耐艹的种类在人工饲养照料下是有可能在吃坏肚子后痊愈的,此时就要注意及时为其清理也就是“擦屁股”,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