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 · 你见过或经历过哪些令人感动的陌生人的善举?

小事 · 你见过或经历过哪些令人感动的陌生人的善举?

你见过或经历过哪些令人感动的陌生人的善举?

闪米特,全球十大探险家

我漂流珠江时,漂到云南、广西和贵州的三省边界处,河道开始出现一些小瀑布,有些地方水特别浅,很难通行。

前面不远处就是多依河景区。我将橡皮艇放掉气,折叠放到背包里,决定改走一段旱路。

沿着多依河边的山路,翻上山腰,山里的凤尾竹很漂亮。从高处看多依河,它蜿蜒而下,如一条青绿色的丝带,柔软得令人心生荡漾。

一路行走,一路追寻多依河的身影,山路有点复杂,一不小心就走错了。折返的时候,遇到一位布依族村民,主动询问我要去哪里,并指引我走到正确的路上。

正准备告别时,这位布依族大哥似乎犹豫了一下,打量着我,也许是看我不像坏人吧,一番端详后,把我拉到他家里吃午饭去了。

午饭很丰盛,有羊肉、牛肉、猪肉和鱼等等,满桌都是荤腥,就是不见蔬菜。这对只能靠背包里的压缩饼干和腊肠挂面度日的我来说,媲美于广东菜的九大簋了。

土作坊酿制的白酒货真价实,纯谷物酿制,好香。而且布依族朴实,不劝酒。

格子衣服的大哥给我倒了半碗酒端上,坐旁边的大哥立刻跟我说:“能喝多少喝多少,不勉强,我们这里风俗是不劝酒的。也不给客人装饭,饭就在那边的木桶里,要吃多少自己去装,根据自己的量吃饱吃好。”

感激地看了大哥一眼,几口白酒下肚,大家聊起来。

老闪:“你们都是布依族吗?云南有好多不同的民族呢。”

村民:“我们都是布依族,这一带布依族的多。”

老闪:“你们不穿民族衣服,我还真看不出来呢。”

村民:“也有穿布依族衣服的,你看她们。”

顺着村民大哥的指向,看见两位穿着传统布依族服装的女性。

老闪:“是不是女的都穿布依族服装,男的不穿?”

村民“也可以这么说,现在一般男的都不穿了,工作不太方便。”

老闪:“传统服装对行动有影响,妨碍工作,所以都不穿了吧?”

村民:“那倒不是,传统服装其实不怎么影响行动,只是穿着它在外面太显眼,太与众不同了。我们在外面做事,太显眼让人觉着不舒服,就慢慢不穿了。”

学生时代,对于传统文化,我持坚定的保留态度,认为一味跟现代风,是一种肤浅的做法。接触的少数族群多了,才发现真正肤浅的是自己。

青年时那么坚定的想法,无非是因为这种只需呐喊,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一种优越感。

文化的多样性能保全下来固然好,但有时候,少数族群文化的消亡,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给少数族群本身,带来了诸多生存上的不便,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文化。

平心而论,谁都对自己的文化有归属感,不是为了生存需要,不是逼不得已,相信谁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引以为傲的文化传统吧。

我们不能时时想着:民族舞就应该保留,你想看时花点钱就去看;

传统服装应该保留,这样你旅行时就能体验民族的多样性;

传统习俗应该保留,你就随时可以去照个相写点小资感悟。

然后,我们拍拍屁股,继续回去过城市生活。

一种文化是否应该继续努力保留,我想,最有权力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是这种文化的当事人。而不是把少数族群文化当作一种新奇,以满足其好奇心的旁人,也不是各种专家学者。

因为需要为文化的保存做出努力和牺牲的这小部分人,同样需要被尊重。当文化当事人选择放弃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到惋惜,但不应该指责,也没资格指责。

吃过饭后,村里大哥又详细给我指路,把路线走法反复讲解了两遍后,才让我离开。在详细的指导下,我很快就顺着村庄背面的山路下去,找到可以重新下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