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法国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被德国干掉?

getehafen1945,会计

不请自来

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事实是,法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所谓“休战期”,可一直没闲着,它和英国一样,深陷于殖民战争和其他需要动用军事力量的冲突之中,导致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失血之后的法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休整,进行自身建设的现代化升级。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就麻烦不断,而且新增加的对中东叙利亚的占领大大增加了法国海外行动的负担。1924 年,摩洛哥危机升级为“里夫战争”(Rif War),这场战争的第一年就花费了将近 10 亿法郎,从法国本土被迫抽调了两个军去镇压阿拉伯人的起义。

“里夫战争”并没有成为一场一边倒的短期而低烈度的殖民战争,法国人面对的是一个强悍的对手。一位驻摩洛哥的法国殖民军的军官安德烈 博福尔中尉写道:“与我们交战的是训练有素、机动灵活的战士。”最后,根据贝当的命令,法国人投入了 20 多万军队—这种兵力规模已经占到了当时法国可以动用野战部队的一半,还出动了坦克、轰战机—几乎已经是欧洲列强水平的规模,这种大扫荡性质的战斗几乎花掉了法国将近 10 年的时间,甚至到 1934 年—德国的威胁已经蠢蠢欲动的时候,法国还在顾此失彼地在摩洛哥投入 3 万 5 千名官兵和 100 架飞机,搜捕已经化整为零,还在四处顽强抵抗的阿拉伯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赛克斯—皮科协定》,法国瓜分到了中东的叙利亚地区,但是法国对该地的殖民统治一开始就麻烦重重。叙利亚人极端厌恶这些远比土耳其人还暴虐的殖民者,到了 1925 年 7 月,公开的反抗已经成为了燎原之势;莫里斯 甘末林将军负责指挥驻叙利亚的法军,在 10 月,他下令出动重炮和轰炸机,将阿拉伯起义者固守的大马士革城区炸成了一片废墟,导致 1,500 多名叙利亚人死亡。甘末林此时可没有像 1940 年当面临德军的闪电战的时候那么犹豫不决,他以所谓的“霹雳手段”无情地弹压了叙利亚起义。但是在叙利亚的这场就算是短期的战争也让法军伤亡了 1.5 万人,花费比摩洛哥的战争也不少,也达到了 10 亿法郎。这些宝贵的资金本来可以用作法国陆军本身的现代化所用;而且,这两场殖民战争还没完没了,法军在摩洛哥和叙利亚的主要行动结束之后,后续的反游击作战又一直持续进行着,毫无完全结束的希望;甘末林在叙利亚好像是很利索地镇压了叙利亚人,但是后续的反游击作战又消耗了法国 40 亿法郎—这几乎是等于又修建了一条马奇诺防线。不但是北非和中东,连法属印度支那也跟着添乱,越南人在 1930 年发动了“安沛兵变”,这让法国不得不又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到越南去镇压,让法国的军事力量一直处于疲于奔命当中。

这些殖民战争让法军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反叛乱的殖民战争中,而忽略了在欧洲打一场现代化战争的准备。舆论往往指责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军事准备是准备打一场和一战水平类似的战争,指责法军军事思想的落后;而事实上法国人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研究应该如何应对下一场欧洲战争,而是如何应付如何镇压下一场殖民地起义。法国军队的军事能力只满足于作为殖民地治安部队的角色,和北非与印度支那殖民地起义者的频繁与冗长的低烈度战争导致了法军战斗能力的衰退,导致他们只满足于对于落后的殖民地战争的胜利,而无法在战争中提高法军真正的战斗能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军的实战经历无疑让法军对未来的战争产生了错觉,他们根本没有料道卧薪尝胆的德国将会以什么样的令人大惊失色的“闪电战”来摧毁只在土人身上刷经验的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