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要给每个博士生一个题目,他哪来那么多题目?

博士生导师要给每个博士生一个题目,他哪来那么多题目?

Carlos,好奇心制造者

我自己是一所 985 高校的硕士生导师。我自己就有无穷无尽的题目。对某个具体的学生,只不过有些题目太难,他做不了;有些题目可以做,但是不够有挑战,满足不了他的雄心,也不能支撑他日后的可持续发展。

真正好的学生其实不需要导师给题目,他自己早就找到自己的方向,导师只需要提供他探索中的指导意见即可。我自己当年就是如此,我的博士导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来问我,但是做什么题目,永远不要来问我”。能自己找到有价值的题目并身体力行是科研独立能力的基本要求。任何一名合格的博士都应该具备这种能力,不然自己毕业以后断奶了,难道还依赖原来的导师或找新的奶妈吗?将来自己怎么带学生给学生喂奶呢?

但是现实显然不是如此,由于部分导师的放羊、不负责任,或者利欲熏心、只想着搞钱搞帽子、把学生用到一将功成万骨枯,导致学生完全没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很多本来不适合读博、不热爱科研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也进入到科研队伍中,导师在这些学生身上再怎么花功夫,他们也不上心,只想着混。所以现实中,会出现各种无奈。

接下来言归正传,为啥有独立科研能力的人可以源源不断产出题目?

首先来自于长期对某个领域核心论著的深入研读,你看上一代人如何思考问题的,你自己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

问题的发现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theory- driven approach

从前人论著所证明的理论进一步推断某个现象应该是如此,那么用你搜集的数据验证这种推断,如果不支持肯定有别的原因,找到这个原因。

第二种: data-driven approach

你身体力行,或田野调查,或实验,自己搜集数据,从新数据中识别模式、提取现象,有些新现象需要解释,需要知道其机制,这也产生了问题

实际科研中,上述两类不见得泾渭分明,而是交叉出现的。

以我的经验,人生第一个自己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是最难的,你会做一个,就会做无数个。我称之为“入窠臼”。

有的学生一辈子不入窠臼,一直游离于窠臼之外。文献是读了,但是只是增加了知识,学而不思,思而不作。只喜欢听老师讲,自己没有主动学习,主动学习也只是读读论文,像看科普小说一样,不结合自己的数据思考,思考了也不去动手实验,哪怕验证一下。

正常的科研状态是“欲罢不能”的,根本停不下来,我自己就是这个状态。要做的东西太多了,只恨时间太少,分身乏术,也恨通勤时间长、无聊会议太多(所以我用手机在这回答问题)。

真正达到这种状态的学者,科研和生活是无法区分的,混杂在一起,带着孩子有时脑子不由自主思考起问题来,我孩子说“爸爸,你为啥不说话”才打断我回到现实。

这种欲罢不能的状态,本身就乐在其中,问题也就“一生二,二生万物”,多的不能再多,只是怕学生做不来,只是怕学生不肯做。

好的学者应该是给学界做增量的,提供新数据、新方法、新思路、新课题,而不是卷卷卷、抢抢抢。

我唯一的烦恼就是遇到后者,可能假装做学术的那种人会比你更得势,但是这种烦恼其实只是一瞬,下一秒又不由自主思考问题,那就忘记了。

我不太适合开车,容易走神。经常被太太狠狠批评。

我想无数的题目,来自于努力做的最早的那个问题。学生时期一定要自己主动寻找问题,尽管这很艰难,一旦你找到问题并解决,你就会有其他的发现和问题继续做下去。别人给的题目,做完了,你就等着他再给一个,永远没有独立科研能力。别人给的题目,本质上你也做不好,因为你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来的。

我还是会想起我导师说的一句话:“匠、家、师,你到底想做哪个?”

匠,没有这个烦恼,给啥做啥,执行即可;

家,就需要自己有题目,并且这些题目不是离散的,是可持续、形成合力的,长久积累,可称为一个领域的一家;

师,那是要解决大问题、基本问题、核心问题,问题和问题的价值是不同的,有大视野、大格局,能开宗立派,那叫师。这需要另外的修为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