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 1000 公里的雪山长廊、1000 公里的烽火长廊、1000 公里的艺术长廊,它连接广袤,连接无垠,连接过去与未来。

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之广阔;不到河西走廊,不知中国之多元。
在这里,自然与人类之力,共同造就了 1000 公里的雪山长廊。
▼请横屏观看

1000 公里的烽火长廊。
▼请横屏观看

1000 公里的艺术长廊。
▼请横屏观看

无数壮美场景在这里呈现,无数民族史诗在这里演绎,无数文明创造在这里融合,堪称中国最伟大的走廊。▼请横屏观看

01 走廊的诞生
最初,这里根本没有走廊。6500 万年前起,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造成青藏高原持续隆升,使得水汽更难进入。本就深居内陆的西北,从而形成大范围的干旱。
而河西走廊,就位于干旱之中。其命运被干旱掌控,身躯被风沙裹挟。
▼

它的西部,库姆塔格沙漠的黄沙随风东进,堆积出连绵的鸣沙山。
▼

强劲的风力还侵蚀出如魔鬼城堡般的雅丹地貌。
▼

它的北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兵分两路,持续南侵。
▼

连海拔两三千米的走廊北山也被强烈剥蚀,形成大面积的戈壁,碎石遍地,植被稀少。
▼

再往南,由红色岩层构成的丹霞伫立其间。
▼

七彩斑斓的彩丘绵延起伏。
▼

两者皆因缺少植被覆盖而岩层裸露,在荒芜中,色彩更加醒目。
河西走廊本与勃勃生机无缘,但幸运的是,一支可以与干旱抗衡的力量出现了。
长达 800 公里的祁连山脉,以平均超过 4000 米的海拔,屹立于走廊南部。最高峰团结峰更是高达 5800 余米。
▼请横屏观看

高大连绵的山脉截留了水汽,在高海拔地带形成降雪。
▼

降雪逐年积累压实,最终形成了 2683 条冰川,总面积约 1600 平方千米,冰储量比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的蓄水量还多。
▼

其中,祁连山脉最大的山谷冰川——透明梦珂冰川,由两支冰川汇合而成,自山顶往下,流淌如冰之河流。
▼请横屏观看

冰川融水加上大气降水,共同汇成河流,在山前形成一个个壮观的冲积扇。
▼请横屏观看

最终,石羊河、疏勒河,以及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这三大水系一头扎进沙漠戈壁中,杀出数条“水路”,让奇迹降临。
▼请横屏观看

水流还渗入地下,形成隐秘的地下水系,并以沙漠泉水的形式,从地表的孔洞中突然流出。这便是著名的月牙泉。
▼请横屏观看

于是,祁连山上森林茂密。
▼

草原青青。
▼

祁连山下河谷湿地,水草丰美。
▼请横屏观看

从此,这里不再被沙漠戈壁所掌控,而成为了一个可供万物生长、人类穿行的通道——河西走廊。
但是从干旱中破茧而出的河西走廊,也绝非一条普通的走廊,而是连接更广阔的山河、影响家国平安的关键。
02 最伟大的连接
在普遍认知中,河西走廊连接了中原与西域,丝绸、茶叶、瓷器、珠宝、种子经这条走廊东来西往,丝绸之路得以形成。
▼

但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河西走廊不止连接东西,而是连接北方蒙古高原、南部青藏高原、西部西域、东部中原四个方向的十字路口,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四大板块,居然通过河西走廊连接了起来。
▼请横屏观看

汉代,霍去病在此大败匈奴,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河西四郡由此陆续建立。
▼

隋代,隋炀帝西巡河西走廊,并广邀西域诸国,举办“万国博览会”以展示国威。
▼

元朝建立前夜,蒙古与西藏首领在此会谈,史称“凉州会盟”。此后,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

清末,左宗棠经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于是,无数的边关要塞拔地而起,长城、关隘、城池、烽燧,或立于荒漠之中。
▼

或悬于山地之巅。
▼

或驻于河流之畔。
▼

或守望田野麦浪。
▼

或遥看巍峨雪山。
▼

或仰观寂寥星空。
▼

河西走廊也因此成为中国烽火边城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

那是“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那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那是“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

那是“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请横屏观看

但是,众多政权、众多利益令河西走廊时常冲突不断,烽烟四起,无数族群的悲歌在此频繁上演。如此动荡的走廊,是否还有机会改变自身的命运?
答案就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之上。
03 最伟大的创造
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水系滋养出武威绿洲;黑河水系滋养出张掖绿洲、酒泉绿洲;疏勒河水系则滋养出敦煌绿洲等等。
▼

从汉代起,这里便开始移民屯田,形成发达的绿洲农业。
时至今日,河西走廊以占甘肃 19%的耕地,生产出了全省 32.3%的粮食,并供给了 43%的商品油、97%的甜菜和 98%的棉花。
▼请横屏观看

而绿洲强大的生产力,也为更伟大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出土于雷台汉墓的铜奔马,以“马踏飞燕”的惊艳造型,向我们展示了千年前河西走廊高超的青铜工艺。
▼

与此同时,河西走廊作为连接四方的关键枢纽,来自西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原内地的文明在这里交汇。最终,河西走廊成为了一条信仰的走廊,儒家、道教与佛教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存。
▼请横屏观看

几乎遍历各个时期的佛教石窟,更是贯穿了整个河西走廊。
▼

或背靠丹崖。
▼请横屏观看

或藏于峡谷。
▼请横屏观看

多种文明元素的交融,也让河西走廊成为了一条艺术的走廊,雕刻、彩塑、壁画等在这里熠熠生辉。
如天梯山石窟中临水而坐、高达 28 米的大佛。
▼

又如张掖西夏大佛寺中身长 34.5 米、肩宽 7.5 米的卧佛,它也是中国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
▼请横屏观看

而最为精彩的则是敦煌莫高窟。
▼

它由活动在河西走廊的诸多政权和族群共同创作而成,从前秦到元陆续开凿,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

多种文明元素的交融,更让河西走廊成为了一条民族的走廊。天祝的藏族、肃南的裕固族、肃北的蒙古族、阿克塞的哈萨克族,以及汉族、回族、东乡族,都在这里用各自的方式生产生活,创造独特的文化。
▼请横屏观看

尾声
河西走廊,当我们再次凝望它的身躯,我们看到的,是西北大地的壮阔山河,是多元包容的文明交融,是城池关隘的家国平安。
我们同样会看到,这背后无数个在逆境、在煎熬、在挫败、在痛苦、在孤寂中,孜孜以求的开拓者、创造者。
他们在这里耕耘。
▼

在这里守护。
▼请横屏观看

在这里创造。
▼

在这里建设万家灯火。
▼请横屏观看

一切的一切,为了河西走廊能够连接四方,更为家国平安。
他们在河西走廊,以不断探索、进取的精神,建设家园、寻求发展,正暗合了这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而中国平安多年以来也承继着创业初心,坚持“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以专业创造价值。
今天的河西走廊,依然是中国最伟大的走廊。
它连接广袤。
▼

连接无垠。
▼

连接过去与未来。
▼

去河西走廊吧,去感受万物寂寥,去感受天地厚重,去感受中国最伟大的走廊。
本文创作团队
- 撰稿 | GHJ&王逻辑
- 图片 | 周昫光
- 设计 | 杨宁
- 地图 | 吴昕恬
- 审校 | 山月楼&向不像&陈静怡
- 封面摄影师 | 姜鸿&高兴建
- 山河篇视频封面摄影师 | 严肃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