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如果真的进化出智慧了还会喜欢排泄物吗?

植物如果真的进化出智慧了还会喜欢排泄物吗?

螭离,用我的见解启迪你的智慧。

蜣螂喜欢排泄物是真的。

植物喜欢排泄物是假的。

如果把一坨新鲜的排泄物埋在植物的根部,用不了几天,这棵植物大概率死掉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有人看见土豆就心生欢喜,是因为他的脑海里想着香喷喷的炸薯条。

同理,吸引植物的并不是排泄物,而是排泄物中的矿质元素。

生鲜土豆并不好吃,需要经过厨师的手和高温的油,才能变成薯条。

同样,新鲜的排泄物并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需要土壤中的分解者(微生物)进行处理之后,才能变成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元素。

植物如果真的进化出智慧,当然会更加清楚它想要的是什么。

仅就这些矿质营养来说,化肥是最好的替代品,既干净又用量少,抓一把就相当于一堆农家肥。

其他排泄物不说了,我们看看人粪尿中的氮磷钾含量:(鲜重占比)

人粪:氮 1.0%,磷 0.5%,钾 0.37%。
人尿:氮 0.5%,磷 0.13%,钾 0.19%。
人粪尿:氮 0.5~0.8%,磷 0.2~0.4%,钾 0.2~0.3%。
(摘录自《土壤肥料学》林业出版社)

再看看我买的一种三元复合肥数据:

含氮 25%,含磷 10%,含钾 16%。

是不是感觉到,化肥的有效成分,秒杀人粪尿?

各家化肥厂出品的三元复合肥,在氮磷钾的含量上会有较大出入,那是根据不同时期植物的需肥规律做出的不同配比。但是,有效含量都不低于 50%。

植物如果进化出智慧,它必定首选化肥。而且它不会选择复合肥,而是买各种单组份肥料,根据需要服用。

蜣螂滚粪球(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为什么在植物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时,人类坚定地认为植物喜欢有机肥呢?

这跟土壤的健康有密切关系。让我们从头捋一捋。

在植物还没有登陆的时代,地球上遍地沙砾,不存在有机物,更没有生命。

自从地衣、苔藓登上陆地,并蔓延至每一个角落开始,地球才有了生机。

这些登陆的先驱,前仆后继,一代又一代的新老交替,为地球积累了大量有机碎屑,为微生物提供了食物。

微生物吃了这些植物残体,把植物从土壤中富集的各种矿质元素释放出来,还给土壤,又变成了植物可利用的氮磷钾。

土壤动物与微生物一起,以分解者和消费者身份,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土壤世界,它们是土壤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群体。共同维持着土壤的物质循环、结构稳定和生态功能。

在野生环境下,植物们与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协同作用,实现了自动的物质循环。

而农田却不一样。

尤其过去的两千年间,农田的产出物都被人类拿走了。能吃的用以果腹,不能吃的当柴烧。连土壤动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残渣碎屑都没给留下。

劳动场景(原创图片)

土地缺失的并不仅仅是氮磷钾,更重要的是土壤生态的平衡。

土壤中有很多细菌与植物形成了共生合作关系。从种子萌发开始,根系周围就聚集了很多微生物,它们有的会固定空气中的氮,有的能把土壤中难溶化合物中的磷钾分解出来,这些副产品都是植物所必须的。

所以,植物的根系为了维护自身周围的良好环境,情愿把叶子送来的光合产物「糖」,吐出来喂养这些有益菌。

当土壤中的有益菌成为优势种群的时候,致病菌的生存空间就被压缩,植物被致病菌侵害的机会就会减少。这是一个正向激励,土壤生态越健康,植物也越健康。植物健康了,人类就会少用化肥和农药,间接促进了人类的健康。

健康的玉米(原创图片)

施肥,就是对土壤的补偿。

养蜂人拿走了蜂蜜,要拿糖浆喂养蜜蜂,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我们拿走了粮食,最起码要把排泄物还给土壤,这叫天道好轮回。

综上,植物即便进化出智慧,也只会喜欢它需要的矿质元素,而不是人类的排泄物。它管不了天道,也没能力修复土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的事儿。

秋收(原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