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绝大部分出版物都使用的是宋体字?

为什么绝大部分出版物都使用的是宋体字?

oooooohmygosh,平面设计爱好者。
  • 真的绝大部分都是宋体吗?
  • 印刷品中的「宋黑仿楷」何时出现?
  • 为什么仿宋和楷体不如宋、黑体流行?
  • 宋体的地位并非不可撼动。

真的绝大部分都是宋体吗?

很显然并非如此,除了「宋体」,出版物中极其常见的正文字体还有「黑体」,也有一些出版物会使用「仿宋」「楷体」

仿宋和楷体没有宋体和黑体的应用那么广泛,这倒是真的。


印刷品中的「宋黑仿楷」何时出现?

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字体除了传承还会受到执行工艺的影响。

相关的内容比较复杂,可以阅读版本学相关书籍,本文依靠了黄永年老师《古籍版本学》[1]这本书中的大量相关记载和考证。如果只是想要快速、简单地了解演变过程,可以阅读今田欣一的《宋朝体与明朝体的流变——汉字字体历史》[2]一文,里面对汉字字体的一些关键时间节点进行了梳理。但今田欣一的文章是日本视角下观察的中国汉字字体,缺少中国近代的相关资料,而且对于中国传统书法的理解似乎也和我们中国人不尽相同,我会在这个文章中做简单补充。

希望能够让完全不知晓相关内容的人,快速获取这段历史的大概轮廓,了解印刷字体是如何演变到了如今的模样。具体时间线如下:

雕版印刷与刻本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就已经流行起来。雕版印刷会将手写原稿反贴到木质版片上,用刻刀把字挖刻成凸起的状态,刷上一层墨,然后盖印在纸上。整个过程中有许多技术工艺的细节,这里不做展开。但刻字的技法影响到了后来的字体造型,后面会有所提及。

有一个重要的名词需要记住,雕版印刷制成的书籍叫做「刻本」

宋朝刻本中的「楷体」

到了宋朝,印刷业兴盛。浙江、四川、福建是宋代印刷事业的三大产地,产生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刻本字体。值得注意的是,今田欣一文章中对于各地区字体风格的判断较为绝对,阅读时不可尽信。并且与《古籍版本学》中的说法有所出入,更建议大家阅读黄永年老师的相关解读。

按黄永年老师的说法,从北宋末年到整个南宋时期,杭州刻本的字体可以说是清一色的欧体,也就是欧阳询(557 年–641 年,唐代)的书法风格。欧体笔画像刀切一样整齐,用刀刻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受刻工欢迎。

北宋时期福建地区的建本(或称闽本)都作颜体,也就是大多采用颜真卿(709 年–785 年,唐代)的书法风格。颜体有多种不同的风格,建本用的是近似《多宝塔碑》的一路,因为这路字更容易学,适合工匠刊刻。

四川地区的宋蜀本传世较少,但是特征显着,字体分为大字本和小字本。大字本基本都是颜字的架子,但与建本的版本有所不同,渗入了柳公权(778 年–865 年,唐代)的柳字成分。

至此可以看出,雕版印刷的刻本还全都是「楷书」风格。而且无论哪个地区,字体流行趋势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执行工艺难度的影响。

宋浙本《尚书正义》(左)和宋建本《道德经》(右),图片来源书格

南宋临安书棚本

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市区的上城区和拱墅区辖区以内)被定为都城。「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的出现是一个重要节点,其刊刻的唐宋诗集等作品,通称为「书棚本」。据黄永年老师书中所提及的考证,陈起是这个书铺的主人。陈氏书棚本的坊刻字体虽然还是欧体,但笔道转瘦。我认为,已经可以从中看出一些如今所谓「仿宋体」的影子。

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刊本《朱庆馀诗集》,图片来源书格

明朝的「宋体」出现

元代流行赵体,也就是赵孟頫(1254 年-1322 年,元代)的书法字,元代刻本中的字体自然也受到了赵孟頫的影响。在明朝初期,很多刻本字体都在使用元代的赵体字风格,明前期的建本会沿袭元代建本中的颜体字。

到了明中期的嘉靖本、正德本、隆庆本,赵体突然改换成了整齐的欧体,这是一种复古行为。南宋浙本的欧体书写感很强,但明中期的欧体比较方板整齐、变得规范化。另外,明中期建本的圆润颜体字逐渐变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点划生硬、撇捺较长的字体。可见,此时的字体已经露出向工艺规范化字体发展的端倪。

明后期,从万历开始,演变出了「方体字」,也有人管它叫「宋体」。这种字体横细竖粗,横平竖直,十分整齐。今田欣一那篇文章中提到,这个字体最初是在复刻「临安书棚本」时将笔划加以直线化得来的。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宋体起源。

明代刻本《周易集注》中的宋体字(方体字),图片来源书格

也就是说,「宋体」这个叫法就是从明代才开始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为了区别于元代刻本的字体风格,强调它是从宋代刻本字体风格演变而来的。所以如今日本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民间会称其为「明体」,不过即便民间会有这种叫法,但比如台湾地区官方还是和大陆一样称之为「宋体」。从视觉上看,这种字体虽然脱胎于宋朝的字体,但事实上它和宋朝时候的刻本字体完全不像。不过这种新字体确实更规范化,更有利于雕版椠刻

为什么说它更利于椠刻呢?雕版刻字并不是逐字雕刻,而是先把所有字的横线给刻出来,然后再刻衬刀和其他笔画。然后用挑刀的手法把字以外的木头剔掉。笔直的笔画非常容易雕刻,圆转笔画刻起来就会很麻烦。所以字体越是横平竖直,就越有效率,越不容易出错。网络上有很多网友上传的雕版刻字视频,大家搜索到一看便知。[3]

民国流行的「仿宋体」

民国初期,丁三在(丁善之)先生主创了「聚珍仿宋」活字。根据考证,聚珍仿宋很可能也是参考「临安书棚本」发展而来。聚珍仿宋在当时广受赞誉,后来诞生了更多样化的仿宋体作品,比如华丰字模厂的仿宋字。而这些仿宋铅活字,直接演变、影响到了如今我们使用的仿宋字体。

聚珍仿宋算是中国印刷史的一个高光时刻,可以阅读孙明远的相关研究书籍[4],但想要更加完整和准确的话,建议搭配俞佳迪的论文《聚珍仿宋体设计版本考证与补遗》[5]来阅读。

《聚珍仿宋版式各种样张》封面(聚珍仿宋印书局,1923,邢立藏),图片来源 The Type

舶来品「黑体」登陆

在李少波《中国黑体字源流考》[6]文章中提到,在《中国印刷年鉴》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从 1869 年姜别利在日本向本木昌造传授电镀法生产汉字铜模之后,中日两国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相互交换铜模和铅字,日本向中国出口「明朝体」和「黑体」,中国向日本出口楷书体(日本叫「清朝体」)和「仿宋体」。这段文献提到了我国黑体的来源:中国曾经进口过日本的哥特体铅字,并以此自创了黑体字。

这可能是人们容易误会的地方,那就是汉字黑体的历史其实很短,相比之下宋体更类似于汉字的「基本款」,而黑体更类似于一种「美术字」的出现。确实在民国初期,黑体登场最多的形式,就是作为美术字搭配在印刷版面的局部位置。

而黑体以独有的优势,成为大量出版物的正文字体选择,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

商务印书馆活字字样(上)和筑地哥特体字样(下)比较,图片来源李少波《黑体字源流考》

计算机时代的「宋黑仿楷」

经过了雕版、活字、照排再到如今的印刷技术,宋黑仿楷都得到了传承,它们都被做成了字库,以字体文件的形式存在于计算机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黑体在屏幕显示中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而数字设备这种全新的载体,与传统纸张印刷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字体的流行趋势。我想这或许是让黑体快速发展到和宋体近乎平起平坐地位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仿宋和楷体不如宋、黑体流行?视觉观感

人们对一种字体的视觉观感,会随着所处时代和流行趋势发生改变。

就好像我们现在将宋体视为基本款,但在明代宋体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它是个异类。再比如我们现在将楷体视为手写感很强的字体,但在宋雕版书时代,人们会觉得楷体才是如空气般存在的汉字最原本的模样。再比如黑体现在看起来仿佛没有什么性格,但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更容易被视为一种美术字。

仅我个人觉得,在如今人们的眼中,宋体和黑体的个性似乎更少一点,仿宋和楷体似乎更像一种极具风格、手写感强的作品,并不能够适用到所有作品中,尤其是在这个全世界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比如一个介绍电子乐的书籍,你会选用楷体作为它的正文字体吗?

易读性

我曾经和 @stone-zeng 做过一个汉字重叠实验的可视化视频。将 6000 多个汉字整理成表,然后随机选取文字进行不断叠加,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图案。

在这个实验结果里可以看到较为直观的结果,楷体和仿宋的字面率看起来更小一点,而宋体和黑体看起来要更大、更方正且横平竖直,中宫看起来也更开阔。相比仿宋和楷体,宋体的外轮廓呈现更接近方形的模样,这也直观地解释了为什么明代人们会管宋体叫「方体字」。

这其实就是「易读性」的问题,一般认为更大的字面率、更开放的字怀、更宽阔的中宫可以提升文本的易读性。易读性相对较低的文字,阅读时候就要更集中精神,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看着费眼睛」。宋黑仿楷的易读性其实本身都挺不错的,但如果是报纸之类的小字号,宋体和黑体就会展现出自己的优势。排版人员出于这种考虑而让楷体和仿宋在正文字体竞争中落选的情况,我认为肯定是存在的。

多种粗细的字重

一个字体只有一种粗细的话,很多时候是不够的。

在标题字、正文或者是较小文字的情况下,往往都需要使用不同粗细的字重才能满足需求。如今甚至还有了能够无级变化的可变字体,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视觉尺寸等问题。黑体、宋体、楷体在不同字重的支持上自然是合格的,但仿宋体的更粗或更细版本似乎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无法形成一种成熟的字体家族。

另外,参考前面我提到的历史,仿宋是将手写楷体变细、变工艺化演变过来的。那么在字体全都标准化、工艺化处理的当下,仿宋本质上有没有可能只是楷体的某种「较细字重版本」,而非独立类型的字体呢?

这有待设计师们思考和尝试。


宋体的地位并非不可撼动。

虽然宋体也并非汉字最原本的模样,它的出现在历史上也饱受诟病。但是从近代到现在,宋体仍然被视为汉字的「基本款」,理所当然任何关于汉字的工艺和尝试都会基于宋体来做。但就像宋版书中的楷体一样,这种地位并非不可撼动的。黑体的崛起就是很好的例子,宋体在如今大多数人的眼中仿佛也没有那么「基本」了。

总之,我认为一切最终都会朝着功能性,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