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中为什么用"野马"一词表示早晨的雾气?

《逍遥游》中为什么用"野马"一词表示早晨的雾气?

韩德雨,我写的东西,随意转发不用问

关于《逍遥游》中的“野马”一词,很多语文老师都会讲错。我觉得学生稍微研究一下,反而是可以考倒自己的语文老师的。

不过我觉得这并不怪语文老师,因为 45 分钟并不足以溯源“野马”。

这个词可以说是中文历史留下的天坑,从西晋开始就已经是陷阱了,那莫要说当代的语文老师,就算是唐宋的私塾先生,恐怕没有足够阅读量的情况下都过不了“野马”这关。非得是朝廷养的御用文人,有皇家珍藏的资料作为考据,才有机会窥见这个词的一二面貌。

幸运的是,今天信息爆炸了,我仅仅一介草民有幸能在网上找到资料,加上少许藏书可串联古今。为幸运的读者你复原“野马”一词的全貌。

注意了,后面的内容会非常非常晦涩,十分难啃,做好心理准备。好了小伙伴,让我们出发!

1.年轻的语文老师

首先,在语文卷子中,这里的“野马”只能翻译为“游气”,这是古来的文学共识。比方说你再语文答卷里回答“游气”、“雾气”、“大气”都能得分,但是当你写“马呼出的气”、“生物呼吸产生的气”就一定会被扣分。这里语文书用考试的得分标准辨析的是,在这里的“野马”仅仅指“游气”,和“能跑能驼的四足动物”无任何关系。

语文老师看着《教参》,知道了什么情况下扣分,却不知道为什么。

《逍遥游》最常用的《注》是西晋时候的郭象做的注,在野马这里,他注道:

野马者,游气也

由于郭子玄的注被后世学者采用,因此自西晋以来,所有的先生但凡受过正经的经学教育,不是靠自己闭门造车理解出来的,都要从“游气”这个词来出发,再去理解。它可以是沼泽的雾气(唐 陆德明《释义》),也可以是春天的阳气(唐 成玄英《疏》),也可以是田野间的浮气(宋 沈括《梦溪笔谈》)。

到了宋代,经学空前发达,文化名流以自己积累的“文学常识”多为荣。所以会发现这个冷门用法居然在历史上死灰复燃。

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水龙吟》辛弃疾
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凤池吟》吴文英
富贵非吾事,野马浮埃。——《八声甘州》吴泳

哼!穷酸秀才们掉书袋,丑陋!

由此可见,在最初级的阶段,要认识到这是中国经学传承的产物。你要认可先师的作品和大师的解读,要至少相信一点:古人离古人的古人更近,他们可以更加精确的把握信息的准确。我们要顺着前人的脚印一点点走,才不至于迈错步伐。

2.有经验的语文老师

当你冷不防问语文老师,“马”是怎么和“气”关联上的?就会出现第一个语文老师的易错点,老师会说这里是作者运用了想象。

说有错,也不算错。如果真的是作者运用了想象,那为什么学生在翻译为“像骏马一样的空气”时,为什么不给分呢?

当然,我觉得非高考语文教学环境下是可以给分的,因为这里学生是引用的《四库全书》的解释,已经是文学素养也高、文学渊源可靠的了。《四库全书》的《子部》这样写:

野马:形状如奔马的游气——《四库全书》

这个解释倒也不算空穴来风,是当朝大学士经过系统的研究给出的结论。这种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成玄英,前文说郭象所做《注》流传甚广,成玄英为《庄子》做《疏》。成子实同学拿到郭象的注也是很蒙的,西晋和唐朝的语言环境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了,这“野马者游气也”六个字让子实头大。于是他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在《疏》中说:

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

成玄英为了让这个关联合理,推断了作者运用了想象。这个观点被后世普遍采纳,直至清朝乃至民国,都承袭了这个观点。那么回过头来说,如果认可这个观点。那么,为什么答出“奔马”不给分?

我高中时候就是轴,老实说跟“马”没关系,我就觉得有关系,我次次写“马”,次次扣分。那等于说我的语文老师直接把从清朝到唐朝的这部分历史都推翻了。那可不可以呢,本来我是不服气的,但是经过考证,确实“马”和“气”的关联不仅仅是“想象”这一种可能性。

历史真的不一定靠谱。

3.多年老资历语文老师

经历这么多年的语文学习的你,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拒绝一个理由:古代先贤写错字了。这个野马有可能是个通!假!字!

是不是特别合理,是不是一下就圆上了,是不是很符合直觉。

清朝经学家孙星衍在《一切经音义》中提出了一个很棒的观点,他认为“马”是“塺”的同音假字。

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一切经音义》

据说闻一多著《古典新义》中也有支持这一观点的论述。但是遗憾的是,我既没有找到这本书,也没有找到整篇的原文。如果谁有这本书的话,请联系我,我希望收购并收藏,谢谢。根据网上找到的只言片语,大意是,闻一多认为:《庄子》向来把室内的灰尘称作“尘埃”,把室外的灰尘称作“野马”,这里的“马”应该通“漠”,野漠也就是野外的尘埃。

确实,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文字未统一,所以各国经常有用谐音替代的写作习惯。如果认为“野马”其实是庄子表述“野塺”或“野漠”的写作习惯,那么就一下子让人释然了。就好像的地得不做区分的郭敬明,带着这样的设定去读的话,就不必过分纠结了。

但如果真如此,那么野马也应当翻译为尘埃,翻译成语文书给出的答案也不十分准确,仍不让人信服。

4.退休返聘超级骨干语文老师

回头看,“游气”的翻译是晋及之后才有的说法。为什么在周、秦、汉时期,我们没有找到把“野马”和“游气”关联的文字资料呢?在缺失的这段时间里面到底中国的文化圈的什么因素发生变化了?

汉之后,晋之前,那么时间就定格在了——魏。西汉,佛教传入中国,魏晋时期活动频繁。对中国的文化思想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魏晋之后,我们的很多成语、俗语都来源于那个时期传入的佛经、佛偈。当一个中文词汇在本土经典找不到音义渊源的时候,不妨把目光放长远,到佛经中寻找答案。

炎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见如野马。——《大智度论》
菩萨行禅观想如野马。——《放光般若经》

沈括的《梦溪笔谈》似乎也支持野马来源于佛经这一观点:

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梦溪笔谈》

受到佛教传入的影响,“野马”在佛经中被用于描述风、光、尘的现象,这种释义也影响了我们魏晋时期的学者对本土经史子集的解读。巧合的是,庄子的野马尘埃,恰巧与佛经中的风尘见如野马相对应,并且如此解释更加合理。

于是,这样的解读可能虽非庄子本意,却以如此理解千年,故已经成了我们中国文人的文化共识。至于作者原意,恐不可知,不知亦无妨。毕竟文化也要少数服从多数,庄子也逃不过苏格拉底渡的这一劫。

从这个角度解释的话,“野马”和“游气”就彻底关联起来了。

啊!我没想到真的有人能读完这篇丑陋的掉书袋文章,哈哈哈,厉害了!

点个【赞同】鼓励一下聪明的自己吧!

写完之后回头看看,嗯,现在的世界真的是信息爆炸。这么多有的没的,我的天呐。可见人吃饱了能有多可怕,回字的四种写法已经满足不了当代的穷酸秀才了。

《管子》里面的“乘马”也不是你想象中的乘马:

如何评价《管子》?

《商君书》越看越生气,忍不住会想骂街:

我国是否有内容过于反直人类,『该被禁却未禁』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