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致命,却可以抑制癌细胞,这种「毒」与「药」的转化,是否颠覆了对「有毒物质」的认知?

毒蘑菇致命,却可以抑制癌细胞,这种「毒」与「药」的转化,是否颠覆了对「有毒物质」的认知?

匪鱼nonfish,愿世间再无饿殍

还是那句老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况且能抑制癌细胞的毒物多得去了,大部分都是只在体外实验显示出了抗癌作用,很多都没有进行到体内实验 。要么是根本不用做体内实验就能看出来没意义;要么是做了但是效果不好所以只能把结果扔掉,不能影响实验结论。

抗癌可是生物学最好水论文的方向之一。

很多生物毒素都有抗癌作用。真菌毒素比如鹅膏毒肽,这个提问下已经有答主介绍过,我就不再赘述了,可以直接去看 @高 sir 的回答。

说实话有抗癌作用的生物毒素太多了,尤其那些具有强烈细胞毒性的生物毒素基本上都有些抗癌研究,我都不知道该举谁做例子,这里就说几个很毒的吧。

动物毒素比如芫菁的斑蝥素,抗癌效果也不错但是毒性太大,经常有民间偏方用芫菁结果把人吃死的。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查案例,一查一大堆。

植物毒素比如紫杉醇,是非常重要的抗癌药物,直到现在紫杉醇的衍生物仍是很优秀的抗癌药物。

紫杉醇

在我之前还在制作组的时候,我们做过一期关于红豆杉的视频,感兴趣的可以去看评论区链接,我怕直接往回答里放链接给我限流。

那时候做的一些插图还能直接拿来用,不用担心版权问题,确实方便。

来介绍一下红豆杉。红豆杉一般是红豆杉属的植物的统称,这里以红豆杉 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 为例。

红豆杉 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

图源 PPBC 这个需要担心版权问题 ⊙︿⊙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在我国西南部山地分布较多(并没有很多),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曾因能提取紫杉醇而遭到大量砍伐,甚至有些树被活着剥掉树皮而死。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并不高,水溶性也不好。

而且,想用红豆杉叶来泡茶纯属找死,红豆杉中有的是比紫杉醇毒性强得多的成分,比如紫杉碱 B,大鼠静注 LD50 是 4.5mg/kg,也是造成那些红豆杉中毒案例的最主要成分。

之前查相关资料的时候甚至见到有狠人生嚼紫杉叶然后被毒死的案例,非常抽象。

紫杉醇的毒性也不弱,LD50 是 31.3mg/kg,它的毒理比较简单:

它会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难以解聚的无功能的多聚体,阻止了纺锤体的形成,使有丝分裂无法正常进行,还能诱导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

从这个毒理应该不难看出,它对正常细胞一样有损伤,对癌细胞杀伤作用更强只是因为癌细胞的分裂更旺盛。但是分裂旺盛的可不止癌细胞,生殖细胞和一部分体细胞同样生命活动旺盛。在常规化疗药物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伤害到这些细胞,这也是化疗后脱发和影响生育能力的根本原因。

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不管发现多少种能抗癌的物质,真正能够应用的也没有几个。

靶向药物现在确实是研究热点,但是因为成本等原因,现阶段的应用还有限,可能等以后研究更深入了能有更好的办法吧。

回到问题上来,「毒蘑菇毒素既致命,却又能抑制癌细胞,这种“毒”与“药”的转化,是否颠覆了对“有毒物质”的单一认知?」

“毒”与“药”本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关键在于用法用量。

而且颠覆认知啥啊颠覆认知,要是认知真的这么单一的话每年得颠覆八百遍认知......

对“有毒物质”的认知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毒”的定义有很多很多种。

毒理学上说的毒通常是指在常量下就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的物质,这也是最常见而且也是人们常识中“毒”的定义。

借用老师的一句话:

“世间万物皆为毒,辨毒识毒需有度。”


参考文献都来自于几年前的记忆,可能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有错误可以在评论区指出,有疑惑的地方也可以在评论区直接问。

我那个朋友做的红豆杉的科普视频链接我会放到评论区,看完视频如果觉得他讲的不错,可以给他一个三连。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