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也没有必要
那红细胞诞生后都在干什么?它们去了哪些地方?
红细胞的一生:血与铁之歌
它们是一群诞生于温暖而湿润母体(骨髓等深处)、速生速死的铁血战士。

为了王国,它们融化了自己的心脏(细胞核):

生命献于王国的心脏,荣耀和权柄归于王国的大脑。
它们只有一个任务,向前,再向前,带去新鲜的血液(氧气),带走战场燃烧后的余烬(代谢废物)。
注意看这张红细胞拟人,它的盾牌上我用的是近似血红素的纹章:

红细胞被制造出来,没有太多任务,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输送氧气,所以铁血战士的体内塞满了血红蛋白,占比重约 33%(鉴于红细胞主要成分是水,所以血红蛋白干重几乎占 95%)。
时间紧,任务重,哺乳动物不像鸟类那样有高效的呼吸系统,再加上曾经经历过一段低氧期,所以红细胞才变成这种塞满了血红蛋白、没有细胞核,无法增殖和修复,速生速死的职业战士。
身体每天要产生 2000 多个亿个红细胞,对应的,也有几乎同等数量的红细胞消亡,它们短短的一生平均只有 120 天(波动范围 70-140 天),比起超长待机能活上一辈子的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属实是消耗品。
就连劳模肝细胞也能跑到五个月寿命,其他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也有十来年寿命。
所以红细胞这短短 120 天的时间能游历所有血管吗?
当然不能。
最广为流传的是人体血管总长度是 10 万 km,能绕赤道两圈,不过楼上 @瞻云 的回答也指出,最近文献更新的数据,血管总长度可能最多只有 1.9 万 km,不过不管是哪个数据,红细胞都不可能游遍。
红细胞在主动脉等主干道速度比较快,速度是 10-30cm/s,但是在极为狭窄的毛细血管,流速约为 0.5-1mm/s。

就算我们按照最大速度 30cm/s 来计算,把所有血管看成动脉并拉成一条直线,游历完 1.9 万 km 也需要:
也就是说,如果全身的血管全都是主动脉那么粗的血管,红细胞拼尽全速也需要两年多才能跑一遍,但是问题来了,动脉只占全身血管不到 20%,主要 70%的血管都是静脉血管,流速瞬间减半,还有 20%左右的微循环,速度骤降到毫米每秒的龟速。
跑不完,即便全都是动脉都跑不完。
并且身体还在随时生成新的毛细血管。

那么血管又是怎么生成的?
这里又要请出我们的老朋友斑马鱼了,斑马鱼基因跟人类 70%相似,而且全身都透明,特别适合用来做实验。科学家就在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胚胎的血管形成。
血管的生成分为胚胎时期从无到有的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和血管形成后增添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
还没有血管的胚胎里,中胚层细胞分化出一群叫 血岛(blood islands) 的结构。

血岛里的血管母细胞逐渐排列、融合,形成最初的原始血管网,然后再经由血液灌注,最终形成微循环网络。
血管的形成过程有点像河流的形成:


枯水期的鄱阳湖呈现的“大地之树”脉络,跟血管有惊人的相似。
因为它们都是分形结构,血管分支规律符合 Murray 定律,河流分支也遵循类似的幂律分布, 这种分形拓扑结构能实现“最少的血管 / 河道”覆盖“最大的体积 / 面积”,在能量消耗最小的情况下允许流过最多的液体。
这点在闪电上更直观:

如果按照直觉的话,闪电应该是一条直线到达地面的时候能量消耗最低,但实际上是这种类似血管河流的分形结构能实现最低能耗。
不但如此,为了节省能量,有些组织末端就没有血管了,全靠氧气扩散运动过去。
比如皮肤的表皮等。
另外毛细血管道路狭窄,也不是那么好通过的:

红细胞需要挤压变形才能过去。
要是遇到血栓就更耗时间了:

红细胞真的是很不容易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