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张蛛网上的蜘蛛捕捉后,立刻投放一只同类蜘蛛在网上,新来者会直接『继承』这张网吗?

把一张蛛网上的蜘蛛捕捉后,立刻投放一只同类蜘蛛在网上,新来者会直接『继承』这张网吗?

简单回答:在合理操作的前提下,如果蜘蛛的体型和性别合适,即便种类不同,也有可能“继承”蛛网。反之,如果蜘蛛的体型和性别不合适,即便种类相同,也不会“继承”蛛网。

所谓“合理操作”是指“新来的”蜘蛛应该是以自然爬行的方式进入其他蜘蛛的蛛网,而不是靠人力来“投放”。这是因为蜘蛛通常都较为胆小谨慎,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因此如果靠人力来把它投放到其他蜘蛛网上,就很容易因恐惧而逃跑,无法反映其真实的反应和行为。

至于决定“会”还是“不会”的因素,则主要有:

  1. 蛛网的类型——不同种类的蜘蛛结的网可能分属不同的类型,如圆网、漏斗网、皿网等,详见zhihu.com/question/3670 这些网的立体构造和捕猎原理(粘液粘性或范德华力)都不同,因此如果结某个类型网的蜘蛛到了其他类型的网上,就很难适应,更无法使用这张网捕猎(当然在题主所说的“同类蜘蛛”前提下不必考虑这一点)。
  2. 蜘蛛的体型——蜘蛛抽出的蛛丝粗细与其自身体重密切相关,因此不难想象小型蜘蛛的蛛网有可能支撑不了大型蜘蛛的体重,使大蜘蛛无法“继承”小蜘蛛的蛛网。反之,大蜘蛛的网对小蜘蛛来说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显然不论是否同类蜘蛛都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3. 蜘蛛的性别——雄性蜘蛛成熟后即专注于寻找雌蛛,很少进食。因此如果它们跑到了已被放弃的雌蛛蛛网上,转来转去发现找不到雌蛛后很快就会离开去寻找其他雌蛛,不会留下来“继承蛛网”。但据我观察,如果这期间恰好有猎物落网,或者雌蛛蛛网上有剩余的猎物,那么雄蛛在发现了猎物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吃上两口,填填肚子再出发的。
  4. 蛛网的构造细节——某些细节上的差异可能会让新来的蜘蛛感到“此地不宜久留”,从而离开这张“天下掉下来的网”。

因此,即便是同类蜘蛛,也有可能因性别、体型等因素而无法实现“蛛网继承”。反之,即便是不同类的蜘蛛,在上述四因素没有明显限制的前提下,也可能顺利地实现“蛛网继承”。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结圆网的肖蛸科 Tetragnathidae 肖蛸属Tetragnatha 蜘蛛有时候会到同样结圆网的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 网上去“蹭饭”,这主要是因为:

  • 大腹园蛛只在夜间才到网上来“上班”,天亮后就回到蛛网附近的隐蔽处躲藏起来,而它的藏身处往往又过于隐秘,使其对网上情况的感知能力(通过与网相连的蛛丝震动得知)大大降低。因此在白天大腹园蛛的网可以看作是“无主之地”,这就给了肖蛸“共享蛛网”的时间和空间。
  • 大腹园蛛体型较大,主要捕食飞蛾、金龟子、蝗虫等体型较大的昆虫,并且在有大猎物可吃的前提下一般不会理会蚊子、蜉蝣等小型昆虫,而这些昆虫恰好又是肖蛸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食物。因此对于肖蛸来说,到大腹园蛛网上“打秋风”就成了一种省时省力且收获颇丰的最佳选择。
白天,装模作样地蹲在大腹园蛛网中央的肖蛸。图片系答主所摄
一只肖蛸趁着白天来到大腹园蛛网上找吃的。好消息:发现好大一坨食物;坏消息:咬不动。 图片系答主所摄
在蜘蛛密度高的地方,体型纤细的肖蛸因为抢不到空间结网而被迫跟白天要“回家睡觉”的大腹园蛛“共享蛛网”是非常常见的。图片系答主所摄
即便在夜间大腹园蛛出来“上班”了,肖蛸也只是撤退到网的外围区域,继续搜寻那些被网粘住而大腹园蛛又不予理会的蚊虫(图中可见左上角有两只肖蛸)。图片系答主所摄

(二)1973 年,Carlton Robinson 发表了一项关于蜘蛛适应不同蛛网能力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他向 30 只大小不同的十字园蛛Araneus diadematus (体重从 19.4 到 295.7 毫克不等)各提供了三张网(所有网中面积最小的为 88.7 平方厘米,最大的 1565.4 平方厘米):

  • 自己结的网
  • 其他十字园蛛结的网
  • 银斑金蛛Argiope argentata 结的网

然后分别观察记录这些蜘蛛在自己的网 / 其他同类的网 / 不同类蜘蛛的网上行动和捕猎的情况(猎物由实验人员手动投放到蛛网中),最后结论是(论文原文):

  • All spiders were able to locate, attack and transport prey through the web with no apparent difficulty;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ividuals regarding the capture of prey on foreign webs.

下面分别是十字园蛛和银斑金蛛的蛛网,可以看到虽然结构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十字园蛛在银斑金蛛的网上捕食。

十字园蛛及其蛛网。图片由 Ben 摄于美国
银斑金蛛及其蛛网。图片由 Gustavo Duron 摄于阿根廷

(三)1927 年,德国学者 Wiehle 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让楚蛛属Zygiella 的蜘蛛来到同样隶属于园蛛科的园蛛属Araneus 的网上,则楚蛛会迅速向网的边缘部分逃跑,并且在跑到最外缘后垂丝从网上落下。由于年代的限制,这项实验并未进一步探究楚蛛为何会觉得园蛛的网“不宜久留”,目前只能猜测可能与蛛网携带的信息素或结构上的细节差异有关:

园蛛属的网是完整的蛛网

园蛛属的大腹园蛛的蛛网,可见任意两根经丝(就是从网中心向四周延伸的蛛丝)之间都有许多纬丝(就是一圈圈环绕网中心的蛛丝)相连。图片系答主所摄

而楚蛛属的网和美园蛛属、绿园蛛属一样,是“缺角型圆网”

帆楚蛛 Zygiella X-notata 的缺角型蛛网。注意图中蛛网 9 点钟方向有两个角没有纬丝。图片由 Brenda Black 摄于荷兰
黑斑美园蛛 Bijoaraneus mitificus 的蛛网,可见“缺角”的部分更大。图片系答主所摄

由于圆网中有一部分“缺失”,则整张网的力学平衡必然有所不同,相应地蜘蛛在网上行走时所产生的震动也不同。或许正是这点差异让楚蛛感觉到了“这网不对劲”,于是便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