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航母的甲板那么小都可以起降飞机,为什么军用机场还要占那么大的地呢?

既然航母的甲板那么小都可以起降飞机,为什么军用机场还要占那么大的地呢?

Valkla,知乎美股实盘,定期分享理财投资心得

首先航母的效率并不高。

尼米兹的 4 条弹射器虽然可以每分钟放一架飞机,但是那是理论极限的最大值。正常情况下的出击频率是远低于这个的大概 5 分钟一架(根据同事提供的资料)。而陆基双跑道机场可以轻而易举的同时起飞 4 架飞机并且波次间隔为 30 秒,这是一个中队的架次,放一个大队也就是一分钟的事。效率是航母的 4 倍。

飞机需要大量的空间,航母上的狭小空间基本是卡着极限在搞。航母甲板上是最危险的工作,被 E-2 的汉密尔顿浆搅成肉酱的“葡萄”(油料管理)可不是一个两个。飞机之间的辗转腾挪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航母甲板调度至今仍然需要手动完成,因为其复杂多变的程度无法用软件来模拟。与其说航母那么小的甲板都可以起降,倒不如说是由于技术限制甲板只能做这么大,如果可以肯定会加大面积的。

军用机场的面积大的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一波饱和轰炸一锅端。你可以看到鸡窝的分散程度,以及油料设施离跑道跟机库有多远。这些都是有施工标准的。你想小也小不了。另外军用机场很多时候还要起飞大型运输机得特种机型,对于跑道的要求也不一样。重型机当然要求更长的跑道,这与航母上的那些 20-30 吨的“小玩意“,给点风 5,6 百米就能上天当然没法比。另外跑道长度长还可以做冗余,假如跑道被炸,剩一节 600 米的完好部分,就可以用来放飞飞机。而航母没法做到。

8000 多尺的一条线你炸吧,随便炸

最后你不光是得能放飞机,还得能收回啊。航母一次全甲板出击,爽是爽了,回收的时候哭死你。无论放了多少,只能一架一架的回收。回收一架飞机最快也需要 5 分钟。这还没说如果有带伤的需要用阻拦网的,没成功的,复飞的,更有的等了。早上一个大波次出击,下午回来,回收晚就得晚上,稍一不注意就得夜间着落。航母夜间着落是非常非常危险的科目,即使是老鸟,复飞几率也有 30%,试想疲惫不堪,油料告急,这是什么心情。在加上无线电静默,灯火管制。哈哈哈画面太美。而陆基机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完善的灯火导航装置可以让飞行员轻易的着落。

这个下滑道有点低了,在航母上只有这个跑道的 1/20 长度,大概是 PAPI 灯和入口 3/4 处宽度是 1/4 然后还没有灯光。
Call the Ball, 60ft above 130kts 5 sec before landing

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这是刀尖上的舞蹈了吗?仔细看接地去基本在跑道中间的位置。更别说在接到 Cut Cut Cut 的指令之后要推满油门加力全开以防脱钩之后掉到海里。由于加大油门了所以要使劲砸在甲板上,左右大概也就是 1 尺的空间。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陆基机场都比航母有效率。而这个需要足够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