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或韩国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一大堆的电视堆在一起,到底有什么意义?

日本或韩国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一大堆的电视堆在一起,到底有什么意义?

日本或韩国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一大堆的电视堆在一起,到底有什么意义?拜托解释一下这种行为。?

还没摸够吗,失眠的时候来摸鱼

正好最近要用到这个元素,顺势在这边整合一下资料与分析。

这类视觉设计形象,广泛出现在涉及科幻、赛博朋克元素或者复古怀旧风格的当代艺术、视觉艺术和故事创作中,很难找到精准而统一的设计细节描述,常用关键词有“retro (CRT) television stack”,“wall/pile of televisions/screens”等。

20 世纪 70 年代,“video installation art”((电子)影像装置艺术)体系初具雏形,“TV installation art”也包含其中,往往表现为多个电视显示屏幕堆叠“组装”的形式,但也很少有关于其“意义”的具体描述。

不过从视觉形象对应大致起源时间,可以对其设计“意图”进行一些大概的解读与推测。

白南准 - “电视金字塔”(V-yramid,1982)
白南准 - “越多越好”(the more, the better,1988)
The Police-Synchronity Ⅱ(1983),mv 截图,虽然更多是关于鼓和音箱等乐队相关的元素,也属于一种装置艺术,视觉艺术
Cildo Meireles-“巴别”(Babel,2001),虽然由收音机等堆叠而不是电视屏幕,也有一种复古未来式“扩音器”的美感。命名取自圣经“巴别塔”,类似的“电视塔”作品也常被比作巴别塔。不管是故事中的“神之门”还是“分化”之意,都能浪漫地与信息技术形成一定对应关系,似乎也寓意着人们应对技术保持敬畏与警惕
Barry Mcgee- 电视屏幕塔。该创作最早诞生于液晶屏取代 CRT 屏幕的 2002 年,相比于科幻未来、赛博等,更偏向怀旧复古、二手回收的感觉,像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

其一,从含义上来说。

20 世纪,电视、监控等应用相继出世,信息科技飞速进化,生活方式的剧变引发了人们的深度思考与反省。

这种剧变在之前的时代既是难以想象的,也是前人的娱乐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而对当今时代而言,曾经的“剧变”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常态,甚至基本成为了生活必需品,缺少了“翻天覆地”的那种新奇感,通常很难想到要对出生起习以为常的东西进行深度反思。

可以说 20 世纪到 21 世纪初这段时期的科幻作品风格相当独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正好处于截然不同的两代生活方式间的门槛上。

因而屏幕堆叠具有两重意味:

1.光鲜亮丽的高科技图景

多个电视屏幕堆叠,展示的是新科技带来的信息多元,文化娱乐生活变得更为丰富,显得人类社会尤其繁荣、幸福、热闹。多个屏幕同时放映也具有强烈的宣传冲击力,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复读的力量 x)。

即使是现在的科幻视觉设计,在强调“信息”科技时,也离不开各种“屏幕”展示,比如无媒介限制的全息投影、智能眼镜、虚拟键盘 / 操作界面,裸眼 3D 等等(这些构想随着科技也似乎正一步步落成现实,可以说已经是一种近未来科幻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20 世纪的显像管电视确实成为了一代人不可或缺的美好回忆,开机一按即播放,简单操作遥控器便能切换观看、新奇有趣的节目,随时可以获得视听感官刺激,获取新闻、节目、影视剧等情报信息又能用于人际社交。在那个年代,欲望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复杂,往往只需要一两种单纯的快乐刺激……

因而该意象会具有一定的怀旧情怀,可以用来象征曾经的美好时光,唤起温暖与感动、感慨的情绪。

2.光鲜亮丽外表下的弊端

人类面对信息生活的此等“剧变”,既有面对信息洪流的无措茫然,也有失去自我思考而随波逐流、听风是雨的愚昧,更不乏为了满足欲望而加速扭曲的极端变态。

“屏幕”这个元素在当时的窥视 / 凝视意味非常浓重,相较纸媒,传播力爆炸式提高的电视节目与新闻(以及后来的互联网),摄取方式简单且直接粗暴,人心变得愈发浮躁。

由于原理不甚明晰,人们对电视有一些迷信的认知,比如会有些人不了解拍摄录像、分不清电视剧和真实,认为自己只是通过小盒子窗口看到了别人的生活,更有甚者疑心自己也在时刻被别人的电视“监控”观看(虽然现在也有人这样认为 x)。人们对于“360°全天无死角监控网”、“科技绑架 / 控制意识”、“机器人觉醒”、“虚拟取代现实”等等概念既恐惧又痴迷。

比如《楚门的世界》里墙面架着大量的监视显示器,直播连接着家家户户电视;《未麻的部屋》里用多机位摄像画面狰狞地表现偶像的破灭;影视中常见的穿插画面,商店整齐堆放的电视全都播放着明星节目 / 新闻;又或者《星际牛仔》中宛如有生命会呼吸的异形怪物一般,杂乱堆砌而成的电视“高塔”……

似乎信息喧嚣着、充斥着街道上每一个角落。电视屏幕对观众来说是可供人窥视的信息窗口,从被拍摄者的角度来说又是控制欲极强的监视手段。信息的过度暴露、信息过载、以及人们贪婪窥视 / 娱乐至上……如此种种也为电视屏幕堆叠赋予了强烈的讽刺、反叛等意味,同时也反衬出一些冰冷、漠然的悲剧色彩。

通过商店电视观看英国皇室婚礼
圣诞节在商店橱窗前观看电视新闻

其二,从视觉上来说。

计算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信息”的可能性,出现了多屏幕设计的“主机”形象,比如体积庞大的控制室总主机,或者运算网络的中心“大脑”。多个屏幕不仅表现多视角全方位覆盖“监视”“控制”,也可以用于表示多台计算机连成了一个中心节点,可以“无限”拓展算力资源与容量。

基于现在的技术,要增强算力的话,可以提升硬件性能,增加处理器(并行处理)、优化软件算法,或者连接云计算等等,不一定要通过有线连接来整合算力资源。

而当时的想象应当是基于同在 70 年代发展的局域以太网,遵循主流的集中式架构,多个主机屏幕呈主线型连接,聚集成一个算力庞大的“服务器”主脑。这个时期通常也会在屏幕堆叠之余,配以大量的电线穿接,强调当时通常认知的“高科技”印象。

现在日常使用的电子屏幕设备(手机、电脑、平板等)则基本都能无线连接互联网,多屏显示器只是一种视觉拓展工具,和主机、算力没有什么关系。

(事实证明有线网络确实比无线网络更为稳定和安全,不过这对当时的创作者来说也是后话了)

那段时期为了凸显科技感,相比于现在或简洁“黑匣”的设计(或者说“性冷淡”式设计 ry)或极力拟真的设计,大多喜欢把内部结构暴露在外,带有一定的工业美、原始机械美,其中以日本动画尤为典型,比如《阿基拉》《铳梦》《玲音》《攻壳机动队》等等,都含有不少故意裸露管道、电线、金属零件等机械结构的设计。

这期间也兴起了以机械齿轮等结构为浪漫的蒸汽朋克等复古未来形式的美学。

电影《捍卫机密》场景(1995)
《玲音》,电线和管道如藤蔓盘虬般在天花板、墙壁、地面“爬行”,仿佛具有生命一样(1998)
电影《黑客帝国》,同样使用“杂乱”电线、管道设计,仿佛是电子生物的腹壁和脏器(1999)
《星际牛仔》,怪物一般的电视“山”(1998)

其三,从现在的创作角度来说。

到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基本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人工智能不再是陌生神秘的概念,也摸索出了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向,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屏幕设备设计愈发轻薄,无线网、蓝牙几乎已成为标配,全息投影、VR/AR 等技术也在持续挖掘应用操作……

回头再审视上个世纪对“高科技”的构想:厚重的显示器堆叠,加上大喇喇裸露的电线,其实也是一种时代局限,虽然想法非常超前,用于表现想法的视觉媒介还是相当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机器形象。如今再看,不免显得“老气”“陈旧”,年代感重。

不过即使放在现在,多屏设备对大众依旧是较为“奢侈”的,难以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基础设施中大范围使用、普及。

如此众多的屏幕堆叠,不管是使用高科技的轻薄屏幕,还是笨重的台式机、复古电视屏幕,都同样极具“科技”冲击力。比如黑镜中的点数世界里日夜不息、扰人休憩的房间屏幕墙,动物森友会(ACNH)中的监控室墙纸,依旧令人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如此又萌生了一种复古的美感,电视屏幕堆叠电线这种原始而野性的“粗糙”设计,非常适配“废墟”、“地下”等等不见光的风格,也符合人们对于个体 DIY 黑科技所留存“手工痕迹”的想象。(而且复古电视电脑显示器在“组装”机器层面确实非常有二手回收的怀旧味道,更符合 DIY 科技的刻板印象了 x)由此从高深莫测的赛博概念设计,脱胎转变为了一种复古未来美学风格。如今常说的典型“赛博朋克”世界观,也因为构想模拟社会现实治安、人性冲突、贫富差距与矛盾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这样“外露”的设计。

这种复古未来的美学概念,在本质上类似于玛雅、埃及文明、中国古代的一些现在看功能也依旧“不过时”的科技发明,虽然结构、材料、工艺、效率和现在的高科技无法相比,多少有些“麻烦”“绕弯子”,但也因为有数千年的历史加成,这样略“质朴”“稚拙”的实现方法显得很浪漫。千禧风(Y2K)中也包含了这种浪漫,近年也开始呈现“Cybercore”这种复古科技美学概念。

此外,现代人们基于现有科技进一步展开想象,也拓展了“电视 / 电脑屏幕”的含义,它不仅可以是直播传递信息、容许“窥视”的媒介,是通过互联网连接世界的入口,也可以是能连接过去或未来的窗口,是人工智能“大脑”裸露出来的原型机、输出接口,是用以回响映照、思考自我的工具……

比如《Persona 4》用电视堆叠画面作为游戏开场来铺垫世界观;《尼尔:机械纪元》地下残留的具有意识的游戏制作机器;又或者《寄居隅怪奇事件簿》中于神秘学颇有造诣的前人所发明的意识装置……

非常适配尼尔废墟世界观的美术设计
寄居隅怪奇事件簿截图。不过游戏本身主要是克苏鲁风格,没那么赛博、科幻

补一个最近在玩的游戏,《雅皮士精神》的截图

血色屏幕堆叠的大型监视网,突出表达(主角被)监视、(电视人自己)被操控之意

除了这些典型的屏幕堆叠,个人认为其含义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不一定局限于复古老电视。

“轻薄如纸”的屏幕拼凑出球状,仿佛全球大小事尽在眼中
嗯…手机屏幕怎么不算呢?创造营里,这场演出本身平平无奇,但是场景灯光配上密集的手机屏幕,配合偶像这个专供大众“凝视”的身份,不同的粉丝被名为“崇拜 / 喜爱”的情绪串联成一体的集中拍摄系统,就很有复古未来那味(还莫名有重工毛子味 x)
还得是宝可梦 go 玩家()用物理多机 + 脑处理连接(?)实现了应用多开

总之,电视屏幕堆叠的形象在视觉上富有冲击力,可以起到一个造型上的作用,为作品点缀或复古怀旧、或科幻废墟、或阴暗恐怖的氛围。

从寓意上来说,屏幕的堆叠既可以是催动情怀的繁荣盛景,也可以是废楼中对过往的追忆与怀念;它可以表达与“智械危机”同根同源的人类自省反思,嘲讽科技造成的社会怪象,或者刻画具有讽刺意味的剧情,结合故事的世界观也可以衍生出很有趣很酷(zhōng)炫(èr)的功能设计。

比如题主提到珈蓝之堂,堆积的电视屏幕给魔术设定增加了科研、技术流的感觉(一种时尚单品 x),侧面也强调了时代背景是现代,为工作室增加了一些杂乱不修边幅的感觉
题主提到的 mv 中的屏幕堆叠,看起来更偏向复古怀旧风格,比如用于承载共同回忆、链接情感、衔接过去与未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