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两地相隔不远但互通必须绕一大圈的例子?

世界上有哪些两地相隔不远但互通必须绕一大圈的例子?

免渡河,生态规划师,写知乎为摸鱼,以及安放我无处不在的表达欲。

只要河流稍有宽度,不能够涉水通过,也不能随意搭一座小桥就到对岸的,那河流的两岸,都是相隔不远,但互通必须绕一大圈的地方。

那些大江大河自不必说。

我举一个小河小地方的例子。

河北张家口的阳原县,是海河支流,永定河的上游桑干河流经的地方。

桑干河

阳原县的地形是很典型的两山夹一川。

两条高高的山岭,夹着狭长的桑干河谷地。

桑干河,因为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而成名。

实际上,在正常年份,除了七八月份的雨季,一年里大部分时间河道里水都很少。

汛期桑干河宽达两三百米,但平水期却只有五十米宽。

因此,桑干河尽管水量不大,但是河道却很宽。

因为山川的限制,人口和耕地也集中在狭窄的桑干河谷地里。

因为桑干河的分割,狭窄的谷地又分成了南北两岸。

在这条东西向长达 80km 的谷地里,时至今日,桑干河在阳原段,也只有十余座桥。

所以可以相见,即便是今天,隔河相望的两个村庄,只要不是在桥旁,也仍然是:虽相距不远,但交通却非常不便的地方。

在古代或者民国,就更是如此。

在民国编纂的阳原县志上,有这样一句话:有女不嫁隔河夫。

因为桑干河是一条水位变化极大的河流。

一年里,百分之八十的降雨集中在夏天的两个月,其余的月份干旱无雨。

所以每到夏天,洪水滚滚,河面宽阔。

频繁的洪水,使得桑干河河床非常宽。

四五百米的河床,在古代的造桥技术下,就是不可跨越的天堑。

但是在夏季之外的季节,河里的水又很少。

宽阔的河床里窄窄的河水,所以渡船也开不起来。

河流隔绝两岸的情况下,谁家的女儿嫁去了河对岸,那一年里,大概一次娘家都回不了。

这一点北方的河流和南方还不一样。

南方的河流因为常年有水且不结冰,即便河道宽广,也有诸多渡口可以渡河,两岸交通虽然不便,但是往来倒往往不成问题。

尤其是江南地区,家家户户都有码头,有船板,河流非但不是阻隔,还为沟通交往提供了条件。

但北方的河流,冬季结冰,夏季洪水,春秋河里没有水,所以建桥建不起来,渡船一年里只有几个月能开,养不活专职的船夫。

那么常规的沟通两岸的方式就没有了。

同样是《阳原县志》,还记载过另外一种桥。

其地当宣、蔚通衢,每岁霜降后,架木为梁,明年冰泮撤之。以渡口两村居民任其事。”

在壶流河注入桑干河的地方,有两个村庄,河北的叫大渡口村,河南的叫小渡口村。

这个地方是南部的蔚县和北边的宣化联通的一处交通要道。

当年这里还没有建桥的时候,夏天会有渡船沟通两岸,冬天会在每年霜降河流结冰后,架起来木桥。

等到来年春天,河流解冻,水位上涨前,把桥撤掉。

所以这里,夏天和冬天可以过河,春天和秋天不行。

即便是这样,历史上大渡口村和小渡口村两个村也不通婚。所以一直到现在,两个村子的说话的口音也不一样。

我怎么会知道这些细节的事情呢?

当然是我自己听出来的呀!

才不是呢!

这也是他们民国时期的县志里写的。

看县志真是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