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柿子的缺点这么多却还这么流行?

为什么柿子的缺点这么多却还这么流行?

也说,百万赞作者,只聊有意思。

因为对比其他水果蔬菜,柿子简直是天选的美食了

我们今天吃的水果都是人类从原始态改良了无数代的,很多水果最早的卖相远不如柿子,都一样被吃货人类培养成了今天的样子。

我们初中学过,孟德尔是 1860 年左右进行的豌豆实验,大部分人类对蔬菜水果有目的科学杂交改良其实也是这之后的不到两百年才完成的。(此前更接近碰运气和依靠经验的行为)

就拿西红柿来说吧(北方也叫柿子,但和题目说的不是一个东西)

这东西祖籍在南美洲的秘鲁。当时,它生长在丛林里,当地印第安人管叫它“狼桃”。

到十八世纪前,没人吃这东西,因为相传它有剧毒。

实际上,青西红柿的确含有生物碱甙(龙葵碱)其形状为针状晶体,碱性非常稳定,但可被酸水解。因此,吃绿色西红柿常会感到吃不舒服,口中感受到苦味,引起嘴角麻木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中毒。

苦味和吃后感到口腔肌肉麻木都是典型的生物碱中毒症状,所以早期人们会认为有毒。

但是是当青西红柿开始成熟,龙葵碱会破坏,但因为不食用就不会大面积种植,往往少数几个胆大的也错过了尝试成熟番茄的机会。

就这样到了十六世纪,有一天,英国有一位名叫俄罗达拉巴的公爵游历来到了秘鲁,看见这种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色彩鲜艳的果品,心中格外欣喜。

于是,他把它带回英国皇宫,作为珍贵的礼品奉献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皇欣赏。

从那以后,西红柿才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播种,培养起来,世界各地也就都有了西红柿的种植,但只限于观赏,人们仍然不敢入口吃它。

到了十八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横下心来,决心冒死尝试一下“狼桃”的滋味。他穿戴好全身的服装,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向死神挑战。十二个小时之后,这位冒险的画家感到自己仍然还活着。

从此,西红柿才被从观赏植物纳入食谱,又改良了无数代成为今天的样子。。

再来说下香蕉

野生的早期芭蕉可不是今天的样子,又小、又涩而且大量籽,吃起来口感比今天的香蕉差远了。

在大约一万年前,这东西生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从考古的遗址上还发现当时的人类就似乎有将其煮后进食的生活习惯。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香蕉,事实上是根据两种以上的香蕉品种杂交培育而来的。不仅有更多的果肉,更小的种子,也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还有草莓

野草莓不稀罕,很多农村长大的朋友小时候都吃过。比现在的培育品种小得多,而且更酸。

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采集野生草莓用作药物,普林尼的著作中就有对草莓的记载,但当时的人们采集的草莓并不是我们今天在市场上买到的草莓,而是一些产于欧亚大陆的野生草莓。

据说法国 14 世纪开始大量人工培育草莓,但实际上直到 1750 年,在法国才育成了大果草莓——风梨草莓,也是近代草莓品种的祖先。

黄瓜算是本土改良比较典型的蔬菜

黄瓜最初的样子,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将其看成是某种类型的仙人掌。

它们原本是偏圆形的,上面还有许多又尖又长的刺状物。这些圆鼓鼓的黄瓜在切开以后,里面会有多颗大种子。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因为带有毒性并不可食用。

在公元前 3000 到公元前 2000 年,印度文明,把黄瓜当成一种药材来培育。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工培育出了更大,形状更长,没有凸起的长长尖刺的品种。

里边的种子也开始变小且可食用。外面的刺已经退化成了几乎没伤害的凸起。

西瓜

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里面都有西瓜,基本就是个摆着欣赏的水果,没法吃。

因为淡而不甜,还有很多的籽和空心。和冬瓜更像。

我们今天吃的,都是最近一两百年科学育种改良后的样子。

还有茄子

早期,野外的茄子看起来比较偏圆形,它有黄色、白色、蓝色、紫色的颜色。

此外,它的花茎有很多的刺。最为重要的是,早期的茄子并不好吃,尝起来很苦。

古印度为最早驯化地,至今印度仍有茄子的野生种和近缘种。野生种果实小味苦,经长期栽培驯化,风味改善,果实变大。

中世纪茄子传到非洲,13 世纪传入欧洲,16 世纪欧洲南部栽培较普遍,后传入美洲。

以前的茄子也经常被作为医药目的来使用。经过有选择性地培育,如今的茄子要更大,也不再苦涩。反而成为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蔬菜之一。

再说胡萝卜

野萝卜现在依然有,又瘦又小好像人参。

经考古发现,野生萝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在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最初色萝卜和我们所知晓的人参很相似。大约在 10 世纪左右,亚洲地区将其培育成了黄色和紫色的形态。而现代版本的橙色胡萝卜是在 17 世纪左右在荷兰出现的。

桃子也一样

现在去山里,依然能看到野桃。比起现代桃子,野外桃子更小,并且带有泥土和微咸的味道。

早在 4000 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就已经开始栽培出了类似现代的桃子。不仅更大,更多汁,还更甜。事实上,现代桃子比它们的野生祖先大 16 倍,多 27%的果汁。

玉米绝对算人类改良的经典案例

野生玉米如左图,今天在墨西哥还能看到。

早期的玉米可以说并不显眼,看起来根本就不像能吃的样子,因为看不到什么能吃的谷粒部分。

不过,在发现其中一些长得较大的玉米吃起来还不错,并且可以研磨后,人类开始种植和培育起了玉米。

慢慢的,它变得越来越大,拥有更多好吃的谷粒。相比较之下,现代玉米比它的玉米祖先可要大了近 10 倍,甜度增加了 3.5 倍。

不少穿越小说到了唐宋就派舰队去北美找玉米的,很可能会非常失望。

回到我们的正题,来说下柿子

实际上,对比前面的种种水果,柿子真的算古代人类能发现的很不错的天然完美水果。

因为其主要的繁衍途径就是用甜美的果实吸引鸟类,帮助自己传播。

其会涩的口感其实也是为了让动物不好消化,保证自己种子排除时候是完整的,能继续繁衍。

柿子原产东亚,我国发现 250 万年前的新生代已有野柿叶的化石。柿子在一万年之前已被利用,栽培柿最早在中国西安出现。

中国柿子栽培的历史,根据柿遗迹、文物、文献资料及现存古树推断,大体可分四个阶段。

1、野生时期: 在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夏朝、商朝,人们常以狩猎、采集为生。这时的柿子树多是野生树,古人会食用柿子树充饥,野生柿子树也主要依靠鸟兽或者人类传播。
2、栽培初期:这个时期古人在采摘野柿子的过程中发现了柿子脱涩的方法,脱涩后的柿子更好吃,所以古人也逐渐将柿子树移植到家中。
3、栽培中期:唐宋时期,古人也越来越发现了柿子树的优点,因此也加大了培育的规模。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总结出柿树有七大好处。
4、栽培后期:现代社会,我们对柿子的需求增大,而且对柿子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柿子树栽培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柿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川柿、磨盘柿野柿、牛心柿、甜脆柿、尖柿等。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有用天然吸管吃“火晶柿子”的描写。这是根据真实记载的。

《晋宫阁名》云:“华林圆柿六七株,晖章殿前一株。”描写的是皇宫里栽植的柿子。南北朝时,柿子开始由庭园栽培发展为大面积种植,到唐代“教民种柿”蔚然成风。

在南北朝和唐宋的诗词里面,关于柿子的描写也有很多。

《咏红柿子》唐代 刘禹锡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游龙华寺二首》宋代 范宗尹
晓出城东路,寻僧聊避喧。宿云开岭岫,晚稻没川原。村暗桑枝合,林红柿子繁。日斜僮仆困,共喜到山门。

从中可见,至少在那个时候,柿子已经非常好吃而且已经有了专门的种植、采摘、品尝柿子的完整饮食习惯了。

相比起其他水果在那个年代的肉少、无味、皮厚、多刺、少汁,柿子这样的天然糖霜果实怎么可能被古人错过。其糖分足以自己形成糖渍效应,保存整个冬天。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它是北方普通人家几乎唯一可能在冬季吃到的甜味水果。

也就是到了今天,最近的 50 年,我们物质极大丰富了,物流交通方便了,全国各地都能一年四季吃上南方的新鲜水果了,才会说出来“柿子这么多缺点”的话。

柿子要是听说了,不知道多难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