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方舱医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住在方舱医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罗夏,我不想成为一棵树,我想成为树的意义

是的,在方舱整整 10 天后,我拿到连续两次阴性核酸报告后被放出来了。

出舱时被全身喷洒消毒水,带出去的行李被医用废品袋包装一层又一层,感觉自己是从美剧《切尔诺贝利》或者《血疫》中刚刚脱离辐射或者埃博拉病毒的男主角,即将奔向最后的病毒研究中心拯救人类。

然而这样的仪式却是在对抗一个四五天可自愈的病毒,魔幻感拉满。

消完毒回去向附近相伴十天的病友们告别,差点脱口而出“你们也好好表现早日出来。”

放舱里大概十二点入睡,五点多就会被吵醒(还有几天四点做核酸),白天漫长的时间除了强打精神远程办公外,都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这种状态最适合思考。

就像艺术家磕了药。

请允许我分享其中一些发出来不会被删的思考:


01 学会不带着期待生活

方舱里的生活是强迫你不要有目标感的。

通常刚刚进来时都会数着自己已经熬过了多少分之一的时间。但是接着你会发现,核酸天天做但是查不到结果,有人核酸阴性两次后以为能出去了结果忽然又变成阳性,有人说因为运力不足转阴的人也要等很久,网上也有不少住了半个多月的案例……一切都是不透明的。

但这种不透明,与外面的世界里发生的更多魔幻的事情相比不值一提。

于是也没有加入每天逼问护士的队伍里,安心接受自己的名字变成一个数字序号,当作一次修行。


02 重拾“附近”

人类学家项飙有一个理论叫做“附近的消失”,是指现代社会里我们不再有关注和进入周边环境的动力和能力,只剩自我和宏大的世界。

我们可能能够知道乌克兰俄罗斯的战况,知道哪个大厂在裁员,但对自己的小区,邻居,社区里的人和关系很陌生,不再有守望相助的必要。

所以小时候作文里“身边充满形形色色的人”这个说法已经非常古典了。现在每个人接触到的都是和自己具备很强相似性的人,学历上,认知上,或者工作上。

脱离了相似性,我们与人的接触往往变成了工具性的关系,比如你很少会去认识和了解一个为你服务的外卖小哥,哪怕他一直在送你们这个片区。

但方舱里,本不会有接触的人被聚集在一起。隔壁床是几个附近工地的大哥,我一来他们就问我是不是在同一个工地。我会教他们用手机,分带来的水果,他们会帮我拿饭,会早晨七点把睡回笼觉的我叫醒因为怕早餐凉掉。会聊起来他们的担心,比如担心出去后宿舍不接受,隔离酒店要自己付费,断了收入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变成绿码回老家。朋友和我讲如果一块去隔离酒店,一定要帮他们付一下钱。

相信在方舱外的你,邻里支援物资的时候一定也有类似的重回古典社区关系的感受。

我不认为闹剧结束后这样的关系会继续,大家会快速回到熟悉的彼此不相关的陌生生活里。但这段时间的记忆会保存。


03 部落生活:劳动换取果实

过来的第一天就被列入了志愿者——虽然我和护士解释说我白天都要办公可能没有时间,但青壮年男性在原始社会里都是稀缺资源。

于是有了很多劳动或技能换取果实的经历(是 Literally 的果实):

帮要撤离的医护人员们当摄影师——获得若干苹果花生和泡面

帮医护人员画画——获得一个橘子

帮忙搬运矿泉水——获得优先拿走两瓶水的特权(不用和大妈们抢)

帮忙搬运饭——获得八宝粥……

护士台像是一个分发任务的布告板,找 NPC 限时领取任务获得物资,付出和收获的逻辑变得无比敏捷和简单,像是真人版的 MMORPG。


04 舱里最无法忍受的事情

Top3 是抢夺物资(不太明白有人为什么需要 10 个牙刷)

Top2 是卫生状况

Top1 是有人不停问你对着电脑在干什么呀这个软件叫什么呀怎么上面有这么多人的头像都在动呀上面的这些数字表格是什么东西呀你每个月能挣多少钱呀


05 感受到温暖

生病是一个能集中感受到家人朋友温暖的时候。虽然病五六天就好了,但是家人朋友们很担心被关起来会有心理问题。

每天和家人的日均通话时长达到了近几年的巅峰;有朋友经常来找我聊天怕我抑郁;有朋友想帮我充腾讯视频会员让我多看剧;有朋友尝试寄送物资怕我出去后没吃的;有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送来关心;很久没激活的群聊忽然活跃了;也有很多留言祝早日康复早日出去的陌生人……

感受到了很多温暖,都记在了心里。

学到的一点是,当你有家人朋友处于这种状态,一句关心真的很有帮助。


06 一些最基础的常识都被打破了

有朋友问为什么上海发生这么多魔幻的事情,我都没有尝试去表达什么。

一部分是因为身在其中实在疲惫,另一部分是因为现在的上海,打破的都已经是一些最基础的,人人都懂的,完全不必重申的常识了。

比如有人突发急症快要死去了,医院应该优先救人,应该对生命保持最高的尊重(《日内瓦宣言》)。

比如长期服药的病人断药会死,康复中心没有行动能力的病人没人照顾会死。

比如不要把几个月大的婴儿和妈妈分开。

比如人不能没有食物。

比如人应该是目的,不是手段。

一些时代里,人活着是为了建金字塔,是为了贵族间的战争胜利,是为了维持住一个 0 的数字——这些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把人当作实现某一个所谓更宏大目的的手段。

难道这些常识都需要重申了吗?

常识人人都懂的,写日记就好了。

最后,其实方舱里的十天过的没有想象的那么漫长。标题的“半年”有点夸张,可能只像是一个 Q。

但“人间一 Q”有点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