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的黑白条纹可能是破坏边缘完整性的伪装色,主要作用于吸血昆虫。在野生斑马经常出没的地区,狮子、猎豹等捕食者看起来并未受到斑马黑白条纹的明显影响。
- 在非洲,马蝇、采采蝇等吸血昆虫传播多种流行病。斑马稀疏的毛发不擅长抵御吸血昆虫的叮咬,但是吸血昆虫对斑马的侵袭强度较低。2014 年,Caro 等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统计,认为斑马的黑白条纹主要用于降低被吸血昆虫叮咬的概率[1]。
在此基础上,斑马的黑白条纹可能有助于体温调节[2]。
- 参考 2 称,斑马身上黑色毛发的温度可以比白色毛发高 12 至 15 摄氏度,在局部产生有规律的气流。马属动物的汗液含有泡沫蛋白,汗液的表面张力较低,有助于毛发前端的蒸发冷却。观察显示,斑马可以在白色毛发保持倒伏的同时将黑色毛发竖立起来,这大概可以和上述汗液搭配散热。此外,在气温较低时,黑色毛发可能有助于吸热。
不限于斑马,破坏轮廓完整性的伪装示意图:

2019 年,一项实验显示,在牛身上画出类似斑马的条纹,会降低螫蝇、角蝇等双翅目吸血昆虫叮咬牛的频率。斑马状条纹可能干扰吸血昆虫视觉系统的运动检测,让它们着陆在牛身上的成功率下降[3]。


吸血昆虫仍被有条纹的牛的视觉特征、气味吸引,可以多次尝试降落,不会简单地放弃叮咬有条纹的牛。条纹在实验中提供的保护效果并不强于看起来更平凡的杀虫剂。
读者亦可参考熊猫:
熊猫身体和四肢的配色在较远距离上会有效地破坏轮廓完整性、发挥伪装功能,在较近距离上通过背景匹配(黑色皮毛与树干、阴影匹配,白色皮毛与树叶、雪匹配,其余皮毛[4]与岩石、地面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伪装功能[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