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觉得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很像人脸?

为什么总觉得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很像人脸?

京师心理大学堂,打造最优质的心理科普平台

这是面孔空想性错视。

心理学家们将这种在无生命的物体上看到脸的现象称之为面孔空想性错视(Face Pareidolia)。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也发生在10个月大的婴儿以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中[1]。

常见的面孔空想性错视还有将插座看成脸、在云朵中看到脸、将括号旁边的冒号解释为笑脸等:)

话不多说,看图!

在工作间埋头苦干许久,一抬头,忽然发现一张脸正兴致勃勃看着你……(图源网络,侵删)
倒杯饮料压压惊,啊这……气泡怎么有鼻子有眼睛的?(图源百家号 / 问号邱,侵删)

除了以上这些日常见“脸”,甚至地球之外的太空世界都没逃过“脸”的标记。

1976 年,美国“海盗一号”探测器发回了一张酷似人脸的火星地貌照片,引发了一场热闹的讨论:这会是外星生命的标志吗?
2022 年 10 月晚间,美国航空航天局捕捉到一场“太阳的微笑”(虽然笑得有点令人发毛)……

那么,这种现象是什么导致的呢?

到处是脸的背后:求生存的烙印

面孔是人类最熟悉的视觉信息之一,而快速又准确地识别面孔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至关重要。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形成了一种对环境有很强适应力的视觉加工神经机制。我们的祖先在旷野中奔跑时,需要准确发现人类或野兽的面孔,并迅速甄别同类的面孔表情,以确认环境的安全或威胁,做好进攻或撤退准备,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在环境中迅速发现面孔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将物体错误判别为面孔的代价。

此外,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类倾向于对视觉信息进行整体加工,而不是将它们看作零散的独立对象[2]。回顾文章开头的图片,的确,这些被视为“脸”的物体往往是因为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如果分开来看就没有那味儿了。

后续研究指出,与面孔认知相关的大脑梭状回面孔区可以快速整合视觉刺激,仅需要130 毫秒就可以检测到图像中的面孔特征,比意识产生的速度更快[3]。

不过,拥有这样一个超灵敏面部识别系统的缺点是,我们有大量的神经元在等待着识别一张“脸”,有时候它们会在没有真实面孔时,被近似信息激活。

这些错误识别发生在眨眼之间——我们无法用意识控制它们,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我们知道这只是光和影、物体错位的偶然,也很难“不看见”脸。

我们不一样:面孔空想性错视的群体特殊性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虽然我们都可能在无生命的物体上看到“脸”,但我们看到的,可能并不是同一张脸。

(图源企鹅号:仰望星际,侵删)

比如,面对上图这个容易引起面孔空想性错视的树痕时,虔诚的天主教徒感受到的是一个留着胡须的受难耶稣,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模糊的木偶。

这是因为我们在自然环境中进化出的面孔识别模式,还会进一步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当我们发生面孔空想性错视时,通常会将我们所看到的形状与我们已经熟悉的面部的心理模板相匹配,这种匹配过程也被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

此外,有一个群体比较特别,他们对于真实面孔的再认识别存在缺陷,但也可能会产生面孔空想性错视。他们就是“面孔失认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重度“脸盲”。

研究发现,面孔失认症患者报告从噪音中发现面孔时,右侧梭状回面孔区明显激活,即他们的自上而下的加工仍然存在[3],但与正常人相比,他们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受损,也就是说,他们无法根据刺激物本身的物理特征做出精确地匹配判断[4]。

脸盲的表现是无法分辨面孔与面孔,而面孔空想性错视的表现,则是哪儿都可能被识别为面孔,这种错觉给生活增添了许多惊喜(吓)。

此外,面孔空想性错视的性别差异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 2015 年的一项研究中,被试被要求观察一组从“完全不像面孔”到“非常像面孔”逐渐变化的图片(均为 Arcimboldo 画风),然后报告看到了什么。

(Arcimboldo 画风示例,图源网络,侵删)

研究结果发现,女性更早地报告看到面孔。在之后的系列研究结果中,女性都展示出了更容易将刺激判断为面孔的倾向,并认为类似面孔的刺激更加具有吸引力。部分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女性可以检测到更微弱的类似面孔结构的信息,而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女性更倾向于将刺激想象为面孔,目前争论仍在继续,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5]。

看错但心甘情愿着:消费者就喜欢看“脸"

人类对面孔有着长达几十万年进化史的偏爱,造型设计师们充分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各种产品中都添加了具有面孔特征的元素。

简单的几何构型往往只能传递出冰冷的工业质感,而运用部件、整体结构隐喻面孔,能够传达出产品的情绪化特征,迎合消费者不同的情感诉求,从而对消费者的审美满意度和购买欲望都产生一定影响。

比如,有研究指出,容易唤醒面孔空想性错觉的消费型产品造型有着有趣、可爱、温和等语义特征,而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有更高的购买意愿[6]。

(图源文献 6)

面孔空想性错视现象伴随着人类演化进步的过程,从生存需求到消费偏好,人们对面孔空想性错视的认识在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解答了人们的疑惑,也像是一场场和祖先的对话。未来,还有更多疑惑将被解答。

下一次在无生命物体上忽然看到“脸”时,就不用那么害怕啦,因为那可是万年前祖先们埋藏在我们基因里的保命箴言呐!

参考文献

[1]Jessica Taubert et al.(2017).Face Pareidolia in the Rhesus Monkey[J]. Current Biology, 27(16):2505-2509.
[2]杜兴 & 张荣庆.(2014).基于色彩和纹理特征融合的模糊人脸识别方法(英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12),4192-4197.
[3]Righart Ruthger et al.(2010).Top-down activation of fusiform cortex without seeing faces in prosopagnosia.[J]. Cerebral cortex, 20(8) : 1878-90.
[4]王昊 & 杨志刚.(2018).面孔空想性错视及其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11),1952-1960.
[5]Pavlova MA, Scheffler K, Sokolov AN.(2015). Face-n-Foo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uning to Faces. PLoS One,10(7):e0130363.
[6]王绍东,邢亚龙 & 张馨友.(2022).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面孔空想性错视对产品造型影响研究. 包装工程(18),2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