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去汉字化后产生过哪些歧义的例子呢?

韩语去汉字化后产生过哪些歧义的例子呢?

多邻国Duolingo,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免费且有趣的语言学习。

这样的文字游戏有很多,但日常生活里几乎碰不到。

原因很简单,如果某两个同形异义的词经常出现在同样的语境里,那么其中一个肯定早已改换为其它说法了。

现实中,除了硬找的段子以外,同形异义词极少有造成混淆的机会

任何语言都是主要靠语境来区别含义的,文字顶多算个辅助手段。

  • 看到“赵国、魏国、韩国”,就知道说的是战国时代那个“韩国”。
  • 看到“日本、朝鲜、韩国”,就知道说的是半岛南部那个“韩国”。

同样的发音,同样的写法,为什么大多人不会弄错呢?

因为语境在那里明摆着。

相反,如果两个词出现的语境差异没那么明显,即便从书写上区分开了,也照样有很多人弄错。

随手搜索下,就能看到有多少人把《权力的游戏》写成《权利的游戏》……

为什么很少有人写成《全力的游戏》呢?

因为“全力”和“权力”出现的语境差异很大,经常连词性都不同。

听到有人说“全力以赴”一般不会理解成“权力已赋”。

而“权利”和“权力”两个抽象名词出现语境差异没那么明显,学习不走心的人就容易搞混了。

尽管实际含义仍然差别很大

再比如,课堂交流时听到别人问:

  • 这句话有没有歧义

压根不用管他怎么写,任谁都不会理解成:

  • 这句话有没有棋艺
  • 这句话有没有奇艺

因为根本讲不通。

也不会理解成:

  • 这句话有没有奇异

虽然硬解释也勉强圆得过去,但现实中会说“这句话是不是很奇怪?”

更不会理解成:

  • 这句话有没有其义

所谓大量“韩语同音汉字词”造成的歧义表达,绝大多数就类似这种在大白话里突然文绉绉一下的别扭句子,只能在文字游戏里玩玩,实际交流时根本不会那样说

比如「수속」这个词,既可以是「手續」又可以是「收束」「收贖」「殊俗」「隨俗」等等。

乍看或许很让人头疼,其实放在正常的句子里并不会有多种解释。

看到下面这句话

  • 그녀는 공항에서 입국 수속을 밟았다.

含义清晰度就完全等同于

  • 그女는 空港에서 入國 手續을 밟았다.

—— 她在机场办理了入境手续。

除了故意做文字游戏以外,现实中由于存在同音语素而造成含义不明的,通常是口语里省略了上下文的极短句。例如:

  • 차를 새로 샀다.

这句话孤零零地出现,确实有不同的可能

  • 車를 새로 샀다. - 新买了车。
  • 茶를 새로 샀다. - 新买了茶。

然而这仅仅是理论情况,现实中说话总归有个场景,更常出现的是这样的表达

  • 아내가 몰고 다닐 를 새로 샀다. -
  • 마시던 게 다 떨어져 를 새로 샀다. -

这时含义就都很清楚了。

其实在应用中,最容易造成歧义的并不是同形词,而是某些语法特性。

例如:

  • 친구의 사진

通常它只能是

  • 親舊의 寫眞 - 朋友的照片

而不可能是

  • 親口의 沙塵(讲不通)

歧义在于,朋友到底是照片的所有者、拍摄者,还是照片中的人呢?

如果没有上下文和语境,又一定要精确表达,那就只能变换说法:

  • 친구 소유의 사진 - 朋友拥有的照片
  • 친구가 찍은 사진 - 朋友拍摄的照片
  • 친구를 찍은 사진 - 朋友出镜的照片

以上这种歧义类型在韩语和汉语中都存在。

下面再看个汉语中没有歧义,韩语中有歧义的典型句式:

  • A는 B와 C를 만났다

纯从语法角度,这句既可能是 A 和 B 遇到了 C,也可能是 A 遇到了 B 和 C。

差异在于句子结构如何切分:

  • [A는 B와] C를 만났다 - [A 和 B]遇到了 C
  • A는 [B와 C를] 만났다 - A 遇到了[B 和 C]

不过在实际交流中,这个句式更多还是表示后一种含义。

前一种更常会说成

  • A는 B와 함께 C를 만났다 - A 和 B(一起)遇到了 C

延伸阅读:

韩语用汉字书写中国人能看懂吗?

如果韩语用汉字谚文混写的形式,会是什么样?

韩国普通人如何阅读汉字古籍?

为什么韩语教材不给出韩语汉字词的汉字写法?

韩语的人名地名是如何写成汉语和日语的?

为什么韩语固有词没有汉字写法?

为什么韩语汉字词影响比日语汉字词小得多?

日语和韩语的句子结尾都常用「yo」音,和文化影响有关吗?

朝鲜语和韩语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