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电鳗灭绝了,科学家能否通过化石知道他会放电?

假如电鳗灭绝了,科学家能否通过化石知道他会放电?

祥昊,反正不要钱,多少看一点。

按理说,电鳗靠肌肉发电,发电器官属于典型的软组织,

而且没有明显的解剖骨骼特征,

所以应该是推测不出来。

但是,鱼类化石和动物化石还真有点不大一样。

你以为的化石是一堆大骨头,七零八碎满地是。

靠着考古人员一半脑补一半猜最后好不容易拼出个奇怪的东西出来。

临夏巨犀化石脊椎骨 只剩下大了。

陆生动物化石确实多数是这样。

而鱼类是水生环境,身体结构简单不说,个头也普遍不大。

这就使得鱼类化石多数发现于页岩、石灰岩等细粒沉积岩,

能保留的形态细节也非常之多。

典型的鱼类化石,可以清晰的看到各种形态结构

我们看看单纯依靠电鳗的形态和骨骼特征能不能推断出他会发电呢?

由于没有找到电鳗的化石图,咱就直接拿着电鳗的照片来分析。

我们先看下形态:

头部扁平,吻部宽扁,可以有效减少在底层活动的阻力,并方便在底层泥沙中寻找食物

背鳍尾鳍退化,可以防止游动时被障碍物钩挂,更有利于在狭窄环境游动。

同时由于没背鳍稳定水流,也没尾鳍增加动力,说明这种鱼并不需要高速运动。

而且生存的环境水流较缓,对运动的要求不高。

身上有细小鳞片且光滑,胸鳍靠上且短小,

这两个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砂石与身体的摩擦导致损伤。

很明显,这应该是一种典型的底栖鱼类,

习性可能和鲶鱼很类似。

电鳗。

然而,继续观察下去,又发现很多奇怪的问题。

首先这种鱼腮盖狭窄,可以说退化严重。而正常来说,底栖鱼类普遍对于低氧环境拥有很强的耐受力,比如胡子鲶还额外长有鳃上器,可在溶氧较低的水域生存。

这个退化的腮盖结构明显不科学。

而且更诡异的是臀鳍异常长大,作为主要运动器官。

鱼类的臀鳍主要作用是作为平衡以及推进辅助的,只有少数鱼长有这类臀鳍。

比如条纹虾鱼 Aeoliscus strigatus,还有带鱼 Trichiurus lepturus,

臀鳍可以辅助他们以垂直姿势倒立,静止或者游动。

条纹虾鱼

也就是说,这么大的臀鳍除了上下移动会有优势之外,对于生存并没有太大帮助。

更奇怪的是这个怪鱼的口腔具有多个褶皱,表面积很大,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拨这种动物的习性。

此鱼因为呼吸系统退化,口部褶皱拥有大量毛细血管,可以辅助呼吸,

所以需要定期浮到水面呼吸,

而生活环境狭窄,所以需要大面积臀鳍进行垂直上升下降的运动。

这就有点说得通了。

咱继续观察。

这怪鱼的牙齿并不像鲶鱼似得宽平呈锉刀状,

而是锥形细牙,这种牙齿并不适合撕咬,主要作用是固定住猎物。

实在没找到电鳗的头骨图,用这个凑合看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典型的食肉鱼,可能以小型鱼虾为食。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肉食鱼,

尖头长吻大嘴才是最适合捕猎的形态。

比如乌鳢,尖头大嘴才适合吞食捕猎、

这玩意长了个鲶鱼短扁嘴却是肉食鱼的牙,

那它是怎么捕猎的?

更诡异的还在后面。

由于底栖环境比较污浊,可视环境极差,

鲶鱼在嘴边有几条非常灵敏的触须用于探测环境,

鲫鱼则是有很发达的侧线和大眼。

而这怪鱼不光眼睛退化的极小,

而且没有任何触须结构,也没发达的侧线。

那么问题来了,这玩意是怎么感知周边环境的?

更更更奇怪的是,这鱼长的还极为不均衡,

正常鱼起码是身材匀称

这怪鱼内脏集中于体前 1/5,80%肌肉组织集中于尾部。

可以看到实际的身体其实并没有多少,不过这个肛门是不是太靠前了点。不确定是不是标错位置了。

按理说这鱼的身体结构并不适合快速游动,

那这一大坨的肌肉是用来干嘛的?!!

更奇怪的是尾部肌肉化石显示肌肉呈薄片排列,这种结构非常少见。

那这薄片排列的一大坨肌肉又是干嘛用的?

(注:由于电鳗发电器官里有角蛋白,角蛋白在化石中可能残留碳化痕迹,所以可能被观测到。)

下面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了:

视力退化,却没有触须等感觉器官,会不会是通过电信号来感知?

巧了,自然界还真有通过电信号来感知的,比如象鼻鱼(Gnathonemus elephas),

这种鱼自带发电器官,可以产生电流,依靠电流感知环境,

刚好也是底栖鱼,生活在浑浊的环境里,

象鼻鱼

尾部那一大坨薄片状排列的肌肉结构并不能增强运动能力,

那会不会是用来捕猎的?

巧了,自然界真有电鳐,电鲶是靠电击捕猎,

虽然发电机制有点不一样,电鳐靠特化腮肌,而电鲶靠特化皮肤。

但是起码说明,有靠肌肉产生电击来捕猎这种趋同演化的可能。

而且,片状排列肌肉确如果作为发电器官,确实可以通过串联来增加电压。

由此我们整理下线索。

底栖鱼,却没有感知的触须和发达的侧线,眼睛还严重退化,

参照象鼻鱼,推测可能依靠电流感知。

不擅长游泳,尾部却有一大坨奇怪的肌肉,而且肌肉呈薄片状排列。

参考电鳐,这可能是一个强化版的肌肉发电电池组。

而薄片排列肌肉可能类似串联电池,将电池串联从而使电压升高。

牙齿是肉食类鱼的特征,确是不适合捕猎的短吻宽嘴。

推测可能是通过电击来使猎物昏厥,然后再吃掉猎物。

最后根据周边沉积物以及动植物化石再验证一下。

你看,好像电鳗被推测出来了。


事实上,如果这是真实化石研究的话,

以上只是合理推测,而非严谨论证,

而科学界想判定这化石是否会放电,

还需要结合解剖结构、沉积环境、分子演化等多维度证据,

而不是靠这单一形态推测。

所以.....古生物这玩意,

指不定那天爆出个新发现,然后改的连亲妈都不认识。

初代脊龙:最强龙王,战力无双,手撕霸王龙
最新脊龙,萌蠢海爬,捕鱼憨憨,战 5 废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