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 · 普通人怎么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审美?

小事 · 普通人怎么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审美?

普通人怎么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审美?

青山周平,建筑师

我觉得是让自己多去感受陌生的环境,使自己的状态变得陌生。我大三的时候曾经休学一年到全世界很多城市旅行。有一个作家的游记叫做《深夜特急》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作者本人年轻的时候背包去亚洲各种各样的地方,后来写了这本书记录他旅行的整个过程,还拍成了电视剧。在我读大学的那个时代,整个社会里面有这样的氛围,包括很多摄影师也背包去亚洲的一些街道采风。同时我知道,安藤忠雄也是年轻的时候坐火车去欧洲看一些建筑。另外,我始终觉得建筑师这个职业需要多看一些东西,知识层面的累积和提升,真的非常关键。所以应该是社会氛围和建筑学这两个原因促使我去做了这个决定并且付诸实践。

旅行场景(2001)
旅行场景(2001)
旅行场景(2001)

那时候没有 4G,没有 iPad,没有很多智能设备。所有的事情都是没有办法提前规划的,所以到了一个城市,我也不知道去哪儿,可能就是有些之前的旅行攻略书,但是书上的信息对不对也不知道。那种状态是很宝贵的,在那种状态下接触到的不同文化和社会景象反而令人至今难忘。那时候的旅行,首先让我有一种“我看过”的感觉。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我潜意识里做的决定,面对设计时一些突然跳出的想法,都跟我在那个时间段接触过的东西会有一些联系。比如说我去了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几个比较主要的宗教诞生和发展的地点。佛教诞生的地方在尼泊尔一个很小的村子里面,伊斯兰教或基督教发展的地方是沙漠地区,当时对自然环境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对伊斯兰教和佛教的理解,会自然而然地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包括现在看各种各样的国际新闻,也还是会有很直接的感受,而不是说只是一段文字,或一个视频。比如以色列和中东一些国家的矛盾,我在以色列住过几天,那时候也有一些恐怖袭击,要在国家和国家的边界之间过境时的那种紧张状态,包括巴基斯坦和印度边界的状态,都有一种氛围。这些是一个基础,渐渐成为我理解所有事情的一个基础。

尼泊尔的乡村:释加牟尼出生地
中东沙漠:伊斯兰教发展地
以色列边界处
印度 / 巴基斯坦 边境处

从日本来到中国之后,我在胡同里居住了一段时间,那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陌生的体验,只不过不是短暂的停留,而是更试着更长久的居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和街道。之前是通过一些信息来理解胡同的,网络上的信息,或者学校里面会学一些胡同的基本格局这些东西,更多的是从一个传统建筑的角度去解读胡同建筑。这是我生活在里面之前的认识,就是作为一个传统街区、传统建筑,类似我们去理解其他国家的老街区、老建筑。在里面生活之后,它对我来说就变成一个很有未来感的街区,或者说一个生活空间。这里的未来感,是对我们这段时间大量建设的新的城市的一种批判。胡同不断给我另外一个视角的生活空间。一个是它的尺度的问题,它是以人的尺度做的空间,胡同里面连车也是小的。这个尺度的感觉跟新城市的感觉不同,新的城市是以汽车的尺度和速度做的(设计和规划),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其实这些方式都是把自己放在陌生的环境,不断的保持对外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甚至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这么做。比如说,下班时前一个地铁站下车走路回家,偶尔换成骑自行车上班。我们可以刻意制造一些“意外”,以打破生活的惯性,让你变回陌生的状态。另外还有一点是,可以尽可能将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放在自己生活或工作的环境中。我工作室会议室里,有很多世界各地拿回来的,我认为好看的东西,各种不同的材料,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不断的刺激着你,拓宽你感知世界的韧性,提高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