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洞吞噬其他天体是罕见的行为,不是有什么东西靠近他都会被吞噬掉吗?

为什么黑洞吞噬其他天体是罕见的行为,不是有什么东西靠近他都会被吞噬掉吗?

霍与赫

黑洞不是吸尘器。

曾经见到一个外国教授用下面的这个双关语来描述黑洞,我觉得很赞。

black holes suck at sucking(黑洞“吸”得太“烂”)。

取一个质量为太阳 3 倍的黑洞,再取一个同样质量的普通恒星。

现在我问:哪个能更有效地捕捉物质?

如果你说,“当然是黑洞”,那对不起,回答错误。

我来解释一下原因。

那颗普通恒星的大小是我们太阳的三倍,直径大约为 200 万到 300 万公里。那是相当的大。靠近这颗恒星的任何东西:尘埃颗粒,流浪的小行星,甚至是因摄动而偏离轨道的行星或卫星,都可能最终与恒星表面碰撞,即落入恒星中。换句话说,如果你把这颗恒星想象成一个靶子,它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大的靶子,即使你没有太精确地瞄准,也非常容易击中。

但是我们来看看黑洞。那个三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的视界半径不到 10 公里。任何以更大一些的距离经过黑洞的东西都不会落入黑洞。当然,如果一颗行星靠得足够近,它会被潮汐力撕裂,至少行星上的一些物质会落入黑洞,但即使这样,行星也需要靠得相当近。与上面那个几百万公里的靶子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当然,随着黑洞的成长,它的视界半径也会增加。所以就变得更容易瞄准。然而与此同时,潮汐力在其活动视界附近减弱,这意味着经过视界的物体有更大的机会不被撕裂。

看看潜伏在银河系中心区域的黑洞。它大约有 400 万个太阳那么重。这意味着它的视界约为 1200 万公里。这与我们的太阳相比是很大的(几乎大 20 倍)。但是从大尺度来看,这仍然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目标。

银河系中的大多数恒星都不会有任何靠近这个黑洞几千光年(或者说,几亿亿公里)的危险。

所以,在很多星系中心区域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绝对不会把各自的星系都吃掉。星系动力学不是这样的。这也是超大质量黑洞的成因至今为止仍然是个未解之谜的原因之一,因为理论上黑洞周围并没有太多美食可以让它们在短短 100 多亿年的时光里变得那么胖。

对了,虽然这些黑洞在中心区域,但它们不是“中心”。当然,对于像星系这样的不规则形状,“中心”本身是很难定义的。我是指,“在中心”不意味着星系中的所有恒星都在围绕着这个黑洞旋转,即使是最大的超大质量黑洞也不是这样。尽管超大质量黑洞很大,但它们的质量与星系本身的质量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因此,除了那些“生活”在黑洞附近的极个别恒星之外,星系中绝大多数恒星的轨道主要不是由黑洞决定的,而是由星系中的物质总量决定的,而黑洞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只有在非常长的时间里(我不是指几亿年这样的短时间,而是像亿亿年,亿亿亿年或更多),星系中的许多恒星会被超大质量黑洞所捕获。但仍然会有许多其他的恒星可能“叛离”母星系最终逃避掉被吞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