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中哪吒扰民在先,人家找他理论,他杀死人家还侮辱尸体,这种恶劣的行为为何却被美化成了主角?

《哪吒闹海》中哪吒扰民在先,人家找他理论,他杀死人家还侮辱尸体,这种恶劣的行为为何却被美化成了主角?

红护,不会变恶龙的少年

不是美化,是长期以来的民间传说受众都不会天然的把自己代入到东海方面的势力里去,绝大部分的受众终其一生都不敢想象自己能用:“东海都是我家的”这种口气跟人说话。在他们一生的世界观里,东海的人见的多了,而哪吒根本不存在,只能梦里想想。

小时候我读朱总司令的传记,里面讲述朱总司令小时候跟兄弟在河里抓了很多鱼苗,然后放养在山后的池子里,一直养到过年,然后被地主发现了,直接把池子划成自己家的,拿网全部捞干净还把朱总司令的伙伴以偷东西的名义打了一顿。

相隔几个省之远的开国大将许世友的传记里也有类似情节,地主白敬原把禾苗塞进许家二哥放的牛嘴里说他看牛不力致使牛吃粮苗,上去就要往死里打。

一个农人看到天上落下一只鸟,琢磨着能改善伙食于是一锄头打死,结果那却是富家少爷的猎鹰,按理说这也是农人贪小便宜暴力虐待动物在先,理不在他,可富家公子看到后直接将农人活活打死,然后让农人家属为死鹰披麻戴孝赔钱守灵,这种让人为鹰为狗为各种宠物出殡的魔幻怪事在清朝和民国的大量纪实作品里不止一次的反复出现,连平鹰坟都在建国后衍生出一大堆艺术作品。

在以前民间传说的受众心中,混天绫搅动水晶宫只不过是意淫出一口恶气,但是在海里洗个澡就要被富家大户找茬打死是生活日常,毕竟,东海虽大,每一寸都是人家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动一动就得死,童叟无欺,小孩也不例外,君不见那夜叉出了海面,问都不问兜头盖脸就是一斧头往脑门上招呼,显然这事在夜叉看来已经是唯手熟尔了,如果不是这次碰上了硬点子,哪吒也不过是夜叉人生中劈过的无数人头之一罢了。

对于彼时的大部分民间人物而言,在现实中抗争是没有可能的,也就敢怒不敢言以头抢地梦里头呓语编个以暴制暴的梦在田间地头跟人吹吹牛逼,期待着世间真的能有一个火爆脾气的神灵,把这种找茬挑事的恶人一刀给剁了,他们听故事的时候联想的都是自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现实,精神上恨不能身临其境以代替之,怎么可能还会代入东海视角,去评估哪吒洗澡给水晶宫带来的精神损失?

东海太多了,地主、富户、官吏、乱军、土匪……考虑到哪吒最早成书年代是元朝的《三教搜神大全》,可能东海势力里还得包括蒙古统治者……

面对着这样源源不断的夜叉三太子,你觉得最好最抓得住人心的故事应该长什么样?

知乎上搜索一些遇到流氓、遇到小偷、遇到切糕党、遇到无赖、遇到色情狂……等等之类的现实问题,你会发现下面回答的高赞绝对不是好好跟对方讲道理或者正当维权,而肯定都是扮猪吃老虎或者以暴制暴,要么答主身怀绝技展露身手要么自己背景强大宗族威压,这种故事在相对鉴赏水平较高的论坛上仍然能够戳中大部分用户的心理 G 点。

人人都喜欢这种爽文情节,无可厚非,但究其原因却有一种悲哀在里面,很简单,现实欺压者霸凌者远多于成功反抗者,把知乎里大部分编出来的段子都加上,也比不过现实里受害者的一半,自古以来真正意义上成功反抗的除了七十年前就可能也就只剩下神话传说了。

哪吒的所有暴烈都是感同身受者的情绪映射,美国记者威廉辛顿在自己的纪实文学《翻身》中这样写道:

只有被逼得忍无可忍时,农民才会站起来反抗,但是一旦他们行动起来,就会走向暴力和残忍的极端,动手就往死里打,因为几千年的痛苦教训告诉他们,如果不这样,他们的敌人迟早会卷土重来杀死他们。

哪吒是谁不重要,陈塘关总兵之子也好,太乙真人徒弟也罢,所有的能力和背景都是受众赋予他对抗东海产权所有人的,他用比流氓更无赖的方式对抗了流氓和无赖,用更不讲道理的手段寄托了想要一个讲道理机会的朴素期望。

他们唯一的失误,就是没想到有一天温饱富足的日子到来后,居然真的有人会代入到夜叉敖丙的视角去,觉得东海真的是他家的,洗个澡直接打死没有一点问题,甚至,还有些莫名其妙的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