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毒液毒性最强的昆虫是 马里科帕收获蚁/Maricopa harvester ant (Pogonomyrmex maricopa)



马里科帕收获蚁毒液的半数致死剂量为 0.12 mg/kg(在老鼠身上测试的数据),12 次叮咬就能够杀死一只 4 斤重的老鼠。
而所谓半数致死剂量,是指“能杀死试验中一半个体的毒物剂量”。如果按照一个成年人类 60kg 的体重计算,给 100 个人每人注射 7.2mg 的马里科帕收获蚁毒液,其中一半人会死亡
↑昆虫中的最强毒性,差不多就这样
然而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在现实环境里,昆虫想靠毒液毒死人类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还是以马里科帕收获蚁为例,一只蚂蚁的体重只有几毫克,其携带的毒液量,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马里科帕收获蚁的攻击性并不强,除非不小心踩进蚂蚁窝,或者用其它方式让蚂蚁感受到威胁,不然马里科帕收获蚁是几乎不会攻击人类的
而即使有人不小心踩进蚂蚁窝,在被咬了几口后,只要快速跑远,再拍掉身上的蚂蚁,危机差不多就能解除了
而如果只是被咬上一口——马里科帕收获蚁的毒液会导致长达四个小时的剧烈疼痛,然后,就没什么其它严重问题了…
有毒的昆虫其实并不少,比如:

↑芫菁(Meloidae)

↑马蜂(Polistinae)

↑基褐绿刺蛾 / 洋辣子(Parasa consocia)

↑以及打爆后会爆酸性毒液的毒隐翅虫(Paederus)
然而所有的这些有毒昆虫都称不上“剧毒”——它们基本上只能导致一些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的皮外伤
而如果不具备致死的可能性,我觉得很难称之为“剧毒”
不过,昆虫也并非是无法通过叮咬导致人类死亡的
无论是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蜜蜂↓

还是看起来就凶得一匹的大虎头蜂/ 杀人蜂(Vespa mandarinia)↓


都是有明确的叮咬致人类死亡的案例,并且为数还不少
但比起“毒死人类”的论述,更准确的致死原因,应该说是“反复叮咬导致的急性过敏反应”
急性过敏反应,又称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反应,是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这些症状往往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之间发作,如果没得到及时的救治,会有可能导致死亡。
通常而言,在一个人第一次被蜜蜂 / 马蜂等叮咬时,是不会触发急性过敏反应的;但若是在此之后,再次被蜜蜂 / 马蜂等叮咬(尤其是多次叮咬),就有可能触发急性过敏反应(但也有可能永远不触发,完全看脸)

但急性过敏反应并非那么难处理,如果曾经被马蜂等叮过(尤其是需要跟这些玩意打交道的职业,比如我们生态狗),职业的应对方式就是随身携带两只肾上腺素注射笔(Epipen,我在去年 9 月被几只黄蜂叮了后就买了两支背着,医保折扣后只要 10 美金左右)

若是再被马蜂等叮咬并触发急性过敏反应,出现头晕 / 呼吸困难等症状,就掏出肾上腺素注射笔给自己来一针,然后…差不多就没什么事了
不然就需要尽快就医_(:_」∠)_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除了人类)每年致人类死亡最多的动物是——蚊子
蚊子虽然不具备“毒性”,但携带传播的疾病(如疟疾)导致了每年超过 70 万人的死亡
如果不局限于本身的毒性的话,“最毒”的昆虫,其实应该是蚊子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位狠人,Justin O. Schmidt

就是右边这位老大爷↑
这位自身昆虫学家有个爱好,就是拿昆虫(及其它节肢动物)叮自己,然后测试评估叮咬的疼痛

然后试过的昆虫多了后,他甚至整出了一份广受认可的“施密特昆虫叮咬疼痛指数”(The Schmidt insect sting pain index)



↑就是这玩意
不同昆虫的叮咬疼痛感级别各异。最弱鸡的隧蜂(sweat bee)叮咬的疼痛指数只有 1,而最刺激的子弹蚁 (Bullet ant)叮咬的疼痛指数足足 4+
如果这篇回答看得人多的话,我就给大家展开介绍下这个 施密特昆虫叮咬疼痛指数 吧
©犬君拌汪酱 肝过头想要放松下的小说生态狗
喜欢本回答话给个点赞喜欢分享关注四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