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为什么会改道?

黄河为什么会改道?

成湯咸,我当高卧百尺楼,尔曹自可轻去就。

本质上来说,老天爷给黄河的这个地理条件,就是很容易改道的。

但近两千年黄河改道渐趋频繁,特别是近千年来黄河决溢的愈演愈烈,却基本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本回答「第〇章」叙述黄河改道的自然因素;「第一章」讨论黄河改道的人为因素,首先梳理黄河历代改道的历史,从而分析其人为的影响;「第二章」是总结。


〇.黄河改道的自然因素

先来看看黄河整体:

黄河

地理学家把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是黄河源头到内蒙古托克托县(上图浅蓝部分),中游是托克托县到河南郑州(上图宝蓝部分),下游是郑州直到入海(上图深蓝部分)。

黄河上、中游大多流经峡谷之间,两岸都是高山,河道稳定,改道也较少。但下游就不同了,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没有两岸山地的约束,所以黄河的漫溢改道主要发生在下游

1.改道主因——泥沙

黄河改道的祸首就是黄河水里过量的泥沙。

黄河自古就是多泥沙河流,而现在更是夸张。如今黄河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平均每年有 16 亿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水流量本身就小,这么多泥沙没有充足的水带走,只能淤积在下游河道,所以下游河道越淤越高,越积越浅。

淤浅的河道无法承载大量的流水,黄河漫出河道已是迟早的事,她只需等待一个契机——比如一场大暴雨。

更不幸的是,黄河流域降水年度分配极不均匀,往往夏天一场暴雨降下全年一半的降水量,就如 2021 年郑州的那场特大暴雨。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2.下游因素——河道淤浅

再来看看黄河下游改道时的具体过程。有一点得提前说明:河流的流速越快,泥沙越不容易堆积;反之流速越慢,泥沙也就越容易沉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携带着大量泥沙穿过中游峡谷,滚滚迈进。而一进入下游平原,河道骤然变宽,同时失去重力的加速,黄河流速急剧下降,导致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上段,所以黄河也最喜欢在这一段决口。

黄河下游下段的河道,往往是黄河上一次决口后抢占的其他河流的河道。比如现在的黄河下游,就是抢了一段古代济水的河道,所以从名字上说,济南市明明应该在济水之南,现在却在黄河之南——毕竟济水已经被黄河弄没了。

而这些被黄河抢道的河流,本来岁月静好慢慢流着,河道自然也都不甚宽,哪能容得了黄河的体量!黄河这么强行塞进去,行水当然不畅。所以一旦上游出现暴雨,水流增大,下游下段就开始漫溢

更坑爹的是,黄河一旦决口漫进平原,这相当于河道变宽,水流就变得更慢,于是导致更大量的泥沙被留在下游下段。所以黄河决口后,决口以下的河道往往直接被填成平地。既然河道都没了,黄河当然顺着性子乱流。运气好的话,黄河直接上了一条别的河流的道,这事也就结了;赶上运气不好,黄河在下游平原漫溢几十年也不是问题。

即使万幸决口被即时堵上,又万幸决口以下的河道还没被填平,但经过这么一折腾,这一段河床基本也淤浅得不行了,再来几次洪水,这条河道的寿命也就到头了。

所以黄河决口这事,不是她发一次性子就能安稳好多年的,而是蹬鼻子上脸,越决越淤,越淤越决。古人除了不断修筑堤坝,人为增高黄河河道,同时束紧河道增加黄河流速,减缓泥沙的淤积,基本没有太好的办法。

3.中游因素——泥沙来源

再来看改道的祸首——泥沙。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这一段的入沙量占下游总沙量的 90%左右。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本来就容易被流水冲跑,自远古就是如此,不然也造就不了广大的华北平原不是?

我们根据黄河中游泥沙来源的不同,也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龙门以上一段,黄河流经山陕之间的峡谷;第二段是龙门到潼关一段,黄河进入关中平原。(见下图)

黄河中游

第一段黄河穿越山陕之间,这一段黄河两岸的地表侵蚀严重,黄河及其支流冲刷下来的泥沙占到总沙量的 50%左右。截一张卫星图就可以看到,这里基本没有一点绿色,全是漫漫黄土,沟壑纵横:

黄河孟门

第二段黄河汇集了几大支流,分别把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泥沙都带入黄河:泾水和洛水运送陕北的沙碛,渭水携带陇西的黄沙,汾水则汇入山西的泥土。这一段的进沙量占总比例的 40%左右。

整个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经过各条河流冲刷,最后基本都汇聚于黄河。于是蓦然东顾,出潼关,浩浩汤汤,铺散到整个华北。

4.本章总结

综上,黄河改道的直接原因是下游河道淤浅,本质原因是中游泥沙太多,这是黄河改道的自然基理。


一.黄河改道的人为因素

黄河改道自然有其内在的自然因素,但黄河改道越来越频繁,尤其是近千年来逐渐不可收拾,和人类活动脱不开关系。

既然黄河改道的本质是中游的泥沙和下游的淤浅,那么所谓人为因素,自然是加速了这两者的变动。

我们先捋一遍黄河改道的过程。

1.黄河改道历史

a.战国中期以前(黄河东北乱流期)

战国中期以前的黄河,基本处于在今河北境内瞎几把乱流的状态,然后东北入海,就像这样:

战国中期以前

因此这一带当时也不怎么能住人,毕竟当时人口少,有那么多好地方可以住,为啥要跑到泛滥区去呢?所以我们看《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的地图,就会发现那一带完全是空的,没有国家,也没有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

而这一时期的河流具体有什么变化,我们现在也搞不太清楚,因为当时人们不住那,不关心,就没记。现在历史地图里画的河道都是根据后世记载追溯的,并不代表当时的真实情况。

b.战国中期到西汉末(黄河不稳定期)

战国中期人口增多,战争频繁,耕地需求大。于是人们向河北平原进发,在河的两岸渐次修筑堤坝,把黄河圈养起来。从此黄河出现了固定河道,大概长这样,比现在的黄河要更北:

战国中期到西汉末

但好景不长,西汉前期,黄河就开始频繁决口泛滥,在河北平原溃决出数条河道。河患困扰西汉一代,终于在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于河北大名决口(见上图),淹没其东数郡,水灾持续了近 60 年。

c.东汉至唐前期(黄河安流期)

东汉初年,政府动员数十万人,由王景主持治理水灾,于是开辟出了一条新河道,和现在的黄河路线差不多:

东汉至唐末

自此一直到唐代前期的几百年内,河道都保持稳定,河患甚少,是黄河的安流期。

d.唐中后期至北宋(黄河东、北二流期)

从唐代中后期开始,黄河就又渐乖张起来,河床逐渐淤高,决溢也渐增多。到了唐末五代,黄河已然淤塞严重,稍遇洪水即泛成灾。后晋开运元年,黄河向东南决口,直接冲出八百里梁山泊,造就了《水浒》的根据地。

北宋黄河继续无药可救,动不动就决口。决口河道时而北流,时而东流,时而南流,时而数道并存,变化无常。下图只能画出几条持续时间较长的河道:

北宋

e.南宋至明中期(黄河东南摆烂期)

南宋建炎二年(1128),宋军在豫冀交界一个叫「李固渡」的地方扒开河堤,人为决口,试图以黄河洪水阻挡金人南下。当然,这个行为在事实上没卵用。

但黄河从此不再东北流入河北平原入海,而是改向东南流入淮河入海。自此之后 700 多年里,黄河都以东南入海为常。

1128 年黄河东南流

后来蒙古也学了宋人的故伎,拿黄河淹金人,后来又淹宋人,造成黄河河道不断向西南移动

之后黄河河道更在东南平原上不断摇摆,来回抢夺颖水、涡水、睢水、汴水、泗水的河道,偶尔也决口去东北遛个弯。下图是这一段黄河主要走过的道:

南宋至明中期

基本把东南部的平原扫荡了个遍,其结果就是平原上原本的水系也炸了,像睢水就直接没了。

f.明中期至清晚期(黄河独流期)

黄河摆烂了一段时间后,多数河道都被黄河填淤废了,只剩下一条主河道。万历年间,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约束黄河宽度,提高水速,从而减缓黄河的淤积速度,自此黄河固定为单一河道,至今依然。这条河道就是现在地图上的「黄河故道」。

明中期至清晚期

g.清晚期至今

但固定河道、增加流速,毕竟只能减缓泥沙淤积的速度,日积月累,黄河迟早是要决口的。

清咸丰五年(1855 年),黄河在兰考决口,从此河道又转回东北流,抢了济水的河道,基本形成现在黄河的路线。之后黄河也没歇一阵,继续频繁决口泛滥。

1938 年,国民党当局重操大宋的旧业,在郑州花园口炸开河堤,以图阻挡日军。这次泛滥持续近十年,直至 1947 年,国民党当局又堵塞决口,迫黄河北流灌注解放区,黄河才归复今道。

今黄河

2.中游因素——滥砍滥伐

a.种田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战国、甚至东晋十六国的战乱期间,黄河都安安稳稳没啥幺蛾子,反倒是一进入汉、唐盛世,黄河就开始频繁决口改道,而明、清等统一王朝更是日趋不堪。

为啥呢?

我们顺着黄河改道的逻辑倒推:黄河改道是因为中游泥沙过量,中游泥沙过量是因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是因为植被大量减少。那么汉唐盛世在黄土高原到底干嘛了,会使植被大量减少呢?

——答案是种田。

众所周知,黄土高原一带长期是华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也是农耕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在秦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占据黄土高原北部,西边羌人则聚居陇西乃至青海一带。

而我强汉,西服诸羌,北距匈奴,疆域直抵阴山之上。同时为了巩固边防,向黄土高原大规模迁入内地居民种田。

种田需要开垦土地,于是黄土高原大量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这也是为什么西汉一代河患严重。

到了东汉,边境日蹙,游牧民族内迁,居住在黄土高原一带。东晋更不必说,游牧民族横行北方,自此农业不兴,畜牧业又占了上风。黄土高原没人耕田了,自然退耕还林,草木又长了出来。北魏虽然又开始种田,但直到隋代,规模也远较西汉为小,畜牧业仍为游牧民族的主业。所以这一时期黄河也岁月静好。

巨唐前期依然保持着一定畜牧业,但安史之乱后,流民逃往山中,在黄土高原大规模开垦。此时黄土高原平原已尽,垦田更向山区发展,黄土高原几乎变为纯农业区。山坡本来就容易水土流失,一经耕种土壤疏松,水土就更容易流失。北宋继而于边境屯田,水土流失持续加剧。所以唐末到北宋末年,黄河改道越发频繁。

金、元时期黄土高原的农耕稍有减退,但历年不长。而明、清两代人口爆炸,大量饥民逃入山中,农业更是在黄土高原疯狂发展,滥垦滥伐,远迈汉唐。滥垦意味着开发了不适耕种的土地,也就意味着耕种产量不高,产量不高就无法解决粮食问题,于是继续滥垦。恶性循环,原有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黄土高原自此开垦已尽。先秦原本森林覆被的黄土高原,已变成濯濯童山,漫漫黄沙。所以明清两代黄河泥沙剧增,洪泛严重。

b.盖房子

除了种田以外,历代皇帝还都喜欢盖房子,这就需要大量木材。早期王朝定都关中,于是砍陕北、陇西、山西南部的树。后来定都北京,就砍山西的木头。这么一来二去,整个黄土高原就一根树也不剩了。

具体来说,六朝乃至隋唐,多在陇西、陕北就地取材盖房子,直至近山无巨木,又开始砍向山西高原。北宋、金代继续向森林深处发展,以至陕北无巨木,太行山区半为童山。明代更是夸张,整个山西高原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

这也导致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3.下游因素——肉食者鄙

下游就是治河的问题。

a.军事因素

我们看黄河改道的历史,会发现古代一旦打仗打不过,就喜欢决黄河的口淹别人——所谓的「以水代兵」。

从五代开始,割据军阀就喜欢搞「以水代兵」这一套,把河堤拆得七零八落,造成了北宋的频繁决口。1128 年,南宋淹金人致使黄河东南流。1232 年蒙古淹过金人,后来又淹过宋人。1938 年,国民党淹过日军。都造成了黄河大肆泛滥,而黄河一旦泛滥,泥沙就要淤塞河道,这更恶化了后世的黄河河道。

而北宋的东、北两个河道的问题,其实也和军事有关。黄河之所以北流,本就说明此时东高西低,东流河道已经淤废了,北流道就是黄河“水往低处流”,向北边给自己找的一条新路。但当时北宋在河北与辽分壤,其分界线是一片人工水塘,北宋政府害怕黄河北流会淤废水塘,削弱边防,所以持续争辩不休,没个定论,这河当然也就一直治不好了。

b.政治因素

还有几次泛滥成灾,都和当局政治因素有关。总之就是为政者不当人,也不把老百姓当人。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 132 年)黄河决口,丞相田蚡担心堵塞决口后,黄河北流冲向他北岸的田地,阻挠治水,以致黄河下游泛滥 20 余年。

王莽始建国三年(11 年)黄河决口,王莽为他祖坟不受淹没,任由黄河水东流,此次泛滥近 60 年。

明代治河一个根本原则是不能淹到明朝的祖陵。而清代咸丰年间(1855 年)黄河决口后,南北方的官僚都不愿意把黄河这个祸水留在自己那边,持续争吵,拒不治河,直至 20 年后才着手固定河道。

其实早在道光年间,魏源就认识到黄河迟早北徙,因此他建议在北边预先挖掘河道,给黄河决口后留个路子,避免泛滥成灾,但显然朝廷根本没人鸟他。不只是魏源,中国历史上不乏有卓识者提出过良好的治河方法,但当局一般听不懂,又懒,更别说采纳了。

所以中国古代治理黄河水患,就不只是个科学问题,往往更是个政治问题


二.总结1.自然因素

黄河下游的决口和改道,本质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泥沙过量,导致下游的河道淤浅,从而一旦暴雨就容易决口泛滥,进而改道。

简言之,黄河流着流着迟早改道,自古就是如此,人为因素只是加速了这一点。

2.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加速了黄河改到的频率和烈度,尤其是近千年来。人为因素自然也分为两点,一是中游,一是下游。

中游原因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垦殖,将黄土高原上的植被砍伐一空,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泥沙量与日剧增,从而加速下游河道的淤积。

下游则是统治者经常不好好治河,讲政治下大棋,对科学的治河办法闭目塞听,只要不淹到自己,就可以摆烂不管。还有时候以水代兵,胡几把搞。

3.现代治理

幸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科学的方法全面治理黄河,一方面在中游保持水土,一方面在下游除淤建坝,近数十年没出过事,是利国利民的大功绩。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