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火车硬座的座椅设计感觉有些反人类?

为什么火车硬座的座椅设计感觉有些反人类?

神秘老伯爵,家居供暖通风空调领域知名答主

以当时的生活水准和技术条件而言,硬座车厢的设计其实颇为合理。而且突出的重点是——多拉人。

硬座车厢定员 118 人(有列车长办公席的车厢定员 112 人)

以前的铁路机车是蒸汽机车,后来发展到内燃机车,到上世纪 90 年代电力机车才开始出现。至于高速动车组则是新世纪才出现的。以前的列车速度慢,就造成长途铁路客运其实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动辄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我坐过最慢最长的一次绿皮车是从上海南站到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全程接近 72 小时,三天三夜。还好买的是硬卧。

在这种长途,慢速的乘坐过程中,铁路运输部门必须尽量提高运力,且能兼顾乘客饮水和用餐的需求。所以才设计这种 118 个座位,采用高直靠背面对面有小桌的设计。既能多拉乘客,又能方便乘客喝开水,吃东西。至于人体工学方面的舒适性要求,就要靠后考虑了。

高速动车组出现后,铁路的运行速度发生了质变。以前从上海到北京内燃机车需要 18 小时,现在只要 4-6 小时。客流量再大,多开行几趟就行了。这样每个动车组车厢就无需多拉乘客,而且乘客餐饮的需求也不那么迫切。长途快速比坐飞机也就稍慢而已,那样就要在座椅的舒适度方面下功夫。所以现在的高铁动车二等座车定员 100 人,排排坐,采用可调节的软座椅,靠背后有小桌板的设计。一等座车定员更是只有 51 人,扩大了座椅前后的空间,乘客可以躺平更加舒服。

和谐号动车组车厢座位分布图
复兴号高铁座位分布图

再多说几句,因为动车组 / 高铁是全列车厢都有动力输出的设计,输出功率非常大,加上特殊的轨道标准,所以跑的贼快。

我们知道铁路基本是不存在超车这个概念的,除非是前一辆车在车站停靠时,后面的快车才能超过它。所以蒸汽机和内燃机时代,因车头的牵引力有限——“多拉”和“快跑”就成了一个矛盾,而且快跑也基本无法实现,如果不提速,那么同一条铁路线上同时单向开行的客运列车数量必然有限,太多了就容易出事故了。因为车站数量有限,车站的并列铁轨也有限。

当年的春运

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不能实现“快跑”,就只能从“多拉”上做文章。也就只能牺牲座位的舒适性,换取尽量小的座位尺寸和占地面积来实现增加座位数量。就这还不够,曾经的春运无座票都卖的比有座票还多。定员 118 人的车厢里塞进去两百多乘客是常有的事。

不过偶尔也有遇到硬座比现在的动车还舒服的时候,因为快到终点站下去一多半乘客,这时候硬座可以横躺着睡觉。


有人投了催更,于是我又查了一些资料结合小时候乘坐火车的记忆,发现确实现在的普通空调硬座车,和很早以前的没空调的绿皮硬座车的座位样式还是有区别的。

这个区别就是——现在的 K 字头,T 字头等列车硬座车厢的座位其实是改良了一次,但结果却并不理想:改良后的硬座更加不舒服了!

真正的老式无空调硬座车的座位是这样子的:

老忍者神龟车厢的座位
现在空调硬座车的座位设计

通过这两张照片对比,很清楚的发现:老式硬座车厢的座位,那真的就是“硬座”。就是个木板加很薄的海绵垫 + 人造革绿色外皮。靠背是近乎 90 度角垂直的!这样虽然人的上半身虽然不能向后倾斜,但坐着的时候臀部和大腿的受力面积是增加了的!其实并没有特别不舒服。

后来改良的硬座是加厚了靠背和坐垫的海绵,背靠背的椅背做了梯形的设计,略微加了点倾斜角度,上面还有个略微凸出的靠枕,变成了假软座。这样其实有两个问题:

1.硬座的横向尺寸没变,增加了靠背底部宽度,就牺牲了坐垫的深度!减少了臀部和大腿的受力面积。

2.高靠背设计是为了不让背靠背的乘客后脑勺碰到,但这点倾斜度和头部高度的靠枕,反而造成了坐着的时候脊椎向前弯曲!就是那种窝着脖缩着颈部坐着的感受,腰部也没有接触到靠背受力,反而是姿势不对乘客感觉难受!

所以我前面的观点还是有点片面,因为就算现在动车高铁不少,K 字头,T 字头,旅游列车,临时列车的次数也没少多少。所以感觉现在的火车硬座座椅设计反人类是对的。

不但直不起腰,还只能“坐半个屁股”。跟尼玛向领导汇报工作一样能舒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