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有语言吗?为什么人类无法翻译动物的声音信息?

动物有语言吗?为什么人类无法翻译动物的声音信息?

混乱博物馆,一档满足百科知识好奇心的短视频节目,都是些你不知道的。

当然有,且语言学习能力超出我们想象。

在中国某些民俗和神怪故事中,动物需要炼化一块叫做横骨的东西,才能口吐人言。与此同时,猫有猫言,鼠有鼠语,鸟语是极难学的,狐狸是能言善辩的,蜜蜂则热衷于在花丛中传播八卦。

这些幼稚而可爱的幻想,其实非常接近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的语言能力真的独一无二吗?

一些社会性的动物为了解决社群中的各种问题,可以发展出和人类语言很接近的交流方式,例如根据听到的声音学习新的发声方式。

大象生活在一个裂变——融合社会里,象群的成员和规模一直都在变化。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让它们发展出学习新声音的能力,并用于交流。

一头叫做 Mlaika(斯瓦希里语,意为后裔)的年轻雌性非洲象,擅长模仿卡车的声音。从图中可以看出,她并非简单模仿刚听到的声音,而是抓住了卡车声音的特征。

而一头雄性非洲象(Calimero)在动物园和两头雌性亚洲象生活了 18 年后,就学会了亚洲象特有的短促鸣叫。

鲸类是另外一种极好的例子。例如,领航鲸会形成不同的群落,每个群落由若干过直系小家庭构成。这种动物会在不同的群落间形成方言。研究人员认为,领航鲸可以利用方言系统,区隔不同的族群,与自己不想打交道的同类保持距离。

东澳大利亚和西澳大利亚的座头鲸一开始有着不同的「方言」。但随后因为一些随机因素,比如一头西边的座头鲸,偶然加入东边的群落。东边的座头鲸们就学习到了来自西边的发音方式,并迅速在整个族群中扩散开来。

于是,每隔几年,座头鲸群落的“口音”就会发生一次彻底的改变,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称为座头鲸的文化革命。

许多鸟类也擅长学习发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斑胸草雀,因为它是鸟类研究的模式物种。科学家在它们身上发现过很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雄性斑胸草雀脑中控制鸣唱的一系列发声核团,远比雌性更加发达,呈现明显的性别二态性。这些核团是在雄性发育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鸣唱才能成长起来。而性激素通过影响新神经元的替代、存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 年,生物学家完成了对斑胸草雀的 DNA 测序工作。这是在鸡之后第二种被测序的鸟类。科学家发现至少有 800 多个基因同它们的鸣唱、听觉和记忆相关。

想象一下,800 多个基因在大脑中此起彼伏,如同一个复杂的交响乐团,最终控制它们形成自己特有的歌声;它们依此引来雌性的关注,并成功传递了自己的基因。

然而,所有这些研究都很难得出结论:动物也拥有语言。更何况,对语言的定义并不完全掌握在动物学家手中。

在现代语言学家中,乔姆斯基就坚定认为(2002 年),语言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特征。他将其生物基础称为狭义的语言机能(FLN),具体而言就是人类语言的递归机制。

在他的生成语法理论中,通过这种机制就可以使用简单短语,构造理论上无限复杂的语句。除了从句以外,还有一种递归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在乔姆斯基看来,这虽然也属于广义语言机能(FLB)的一部分,却是一种基因突变,一个完全随机的事件,而非自然选择的结果。

另外一位重要的语言学家斯蒂芬·平克,也同意狭义的语言是人类所独有,但他非常激烈地反对乔姆斯基。因为他认为人类语言的独有特征不只有递归机制,还有语音、词汇、文法等等。惟递归假说与人类的解剖学、神经系统都不相符,更加不符合进化论。

最终他认为:语言依然是为了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进化的复杂产物。

同样是在 2002 年,大名鼎鼎的叉头框 P2 基因(FOX2P 基因)的研究出世了。

人类的叉头框 P2 基因基因和其他动物比,仅仅发生了两个碱基突变,但如果把人类版本的 FOXP2 基因转入老鼠体内,它们的发声方式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相关脑区内的神经元结构也会变得更加复杂。

而这一基因受损的人类则会出现严重的语言障碍(KE 家族)。

另外一个重要的结论是,这个变异在过去二十万年间,有被强烈正向选择的痕迹(选择性清除 selective sweep),这正好与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类崛起的时间一致。人类认知和语言能力的进化之谜似乎很快就要解开了。

可惜,2018 年的一个研究推翻了这个正向选择的结论,原来当初只是人类样本太小造成的数据偏差。虽然叉头框 P2 基因依然重要,但是仅仅改变一个基因是造不出真正的语言的。

因为语言不仅仅是字符串,还是信息、知识、文化、沟通和智慧,正是这些造就了人类,又推动了人类语言本身进化,并最终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 在混乱博物馆公众号后台回复「鸟语」,可以收到本期节目中提及的五种动物发出声音的音频。这五种声音分别是:大象模仿卡车的声音、非洲象模仿亚洲象的声音、领航鲸、座头鲸和斑胸草雀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