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停止自己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怎么才能停止自己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申晨煜,心理治疗

1、不要试图压抑这些胡思乱想。

有时情绪问题会呈现“自指(self-reference)”现象。

焦虑症与恐惧症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明确地担心对象,但不少焦虑者会出现脸红、心慌、胸闷、气短等躯体不适,恰恰是这些表现会像助燃剂一样让焦虑者变得更加焦虑。疑病感其实属于“对疾病或健康的焦虑”,一些疑病者表面上是对某种疾病的过度担忧,但对这种“焦虑感”本身的不接纳反而会加重“疑病感”。强迫症的“自指”体现地更加彻底,当你出现一个无法遏制的冲动(想法或行为),几乎与此同时会想要把它压制下去,因为在我们认知中那些冲动是不好的、不允许的,因此它不应该出现,但就是这种“反强迫”会让强迫症状更加显著。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自指”怪圈中,它是一个陷阱。情绪问题不同于客观的问题,我们遇到一道物理难题,会想要去解决它。而面对情绪难题,如果我们也保持同样的态度,就会陷入麻烦,因为“解决情绪”本身这个说法会与先前的情绪问题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困境,反而让情绪问题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2、试着与“胡思乱想”和平共处。

《美丽心灵》里数学家约翰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幻觉中,最开始的幻觉是大学里的室友,留校任教后出现的幻觉是一位特工,再后来又出现一个小女孩。

他常常对着空气说话、怒吼,周围人看到他的言行举止都很难以理解,但所有的幻觉其实是他的内心投射,因为性格孤僻、固执,大学时期的纳什不愿跟其他人一样只是发表几篇论文,他沉迷于发现原创理论,这导致他难以合群,被同学嘲笑为呆子(nerd),所以他需要幻想出一个室友来认可他。工作后虽然解决了五角大楼的难题,但大多数时间他还是最普通的存在,幻觉中出现的特工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感到国家需要他,他是很重要的角色。而小女孩的出现是为了弥补纳什所缺乏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但在某一个瞬间,纳什发现多年来,小女孩并未长大,因此也分辨出这一切都是幻觉。此后他的人生里,这三个角色依旧存在,只不过纳什可以做到接纳,与他们和平共处。

彼得·德鲁克在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写到“你要学会与问题共同生活,而不是去解决问题。等你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到处都是问题,如果你不想被问题所扰的话,那你就得躺在棺材里了。”

3、坐看谈,何如起来行?

最近给几位焦虑失眠患者做行为治疗的指导,开始大家尚可坚持,但两三天后都反馈说并未见到效果,不想继续做,继而询问是否有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偶然在网上看到《传习录》中片段:“立志用功,如树使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看到这段感叹先生实乃认知行为之鼻祖,这是对“活在当下”最好的解释。这里又跟诸多治疗流派有相通之处,包括森田疗法和正念。大意都是说行为处事应当回到事物本原,不必瞻前顾后,只需纯粹去做即可。

4、意识到生命的流动性,所有的“胡思乱想”都是暂时的。

神经症患者通常会秉持一种固着的人生态度,认为自己遇到的问题十分困难而且难以跨越。

最近一位强迫患者因强烈的纠结感来到门诊,Ta 脑海中总是有一种要伤害家人的冲动,明知自己不该这么想,也不会这么做,但依然无法控制这种想法的出现,Ta 固执到每天要花掉将近 90%的时间来应对这种纠结感,但效果有限。患者被持续的强迫观念折磨到抑郁,甚至认为自己活不过这个冬天。

森田正马先生曾说:“人是时时刻刻都在流动变化的存在。人的生命,在最好的状态下,乃是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如果我能让我的体验之流载我流向前去,能在其中载浮载沉,而且还能同时尝试去了解它那变动不拘的复杂性的话,其中不会有任何定点让我停留。当我能在如此过程中之时,很显然的,我不会有一个封闭的信仰体系,能引导生命的乃是对于体验去不断了解、不断阐释的那个过程本身。所以生命就是一直在形成的过程中。因此,研究心理问题就得从外界与自我相对的夹缝中去寻求,从变化流转中去把握。而意识不过是一种状态,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神经症患者什么时候意识到生命的流动性,才有可能找到改变的契机。

5、理解“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含义,接纳自己的“胡思乱想”,带着压力去做该做的事情。

森田治疗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很多神经症患者无法理解何谓顺其自然,而有些虽可理解,但无法真正做到接纳自己。

首先需要明确“顺其自然”不等于“随心所欲”,比如焦虑患者认为顺其自然就是任由焦虑发展,不加控制地去接受,后果就是紧张、担心感愈加显著;疑病患者将“顺其自然”理解为不加节制地按照疑病观念行事,反复去医院就诊,或反复在网上咨询,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担心丝毫未见减轻;强迫患者对顺其自然的理解可能更加二元对立,对他们来说只有强迫与反强迫两个选择,不存在中间灰色地带。

而“为所当为”需要我们能够看到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焦虑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担心是过度的,疑病者需要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强迫者需要看清大多数事物的发展绝非仅仅是“非黑即白”的对立状态。

当然,对待神经症的种种表现,我们还需要学会一些“合理化”的方法,也就是要看到这些情绪对人生积极的一面。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应对压力,提高人们的警觉感;恰当的疑病能够让我们在疾病早期就能识别、诊断,避免疾病恶化;轻度的强迫能让我们保持对完美的追求。如果能这么去想,我们对于焦虑、疑病、强迫的恐惧感就能消除一半,接纳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

来自森田大叔的微笑

6、各种不同的胡思乱想,背后反映的都是“思维灵活度”的下降。

神经症患者的“思维灵活度”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焦虑患者固着于 Ta 的担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焦虑的干扰,并且无法集中注意力。疑病患者在害怕得病的道路上一去不返,每天的生活除了担心,就是去做各项检查,无法切入到正常生活的模式。强迫患者则常常陷入纠结,整日被无休止的、琐碎的事情干扰着,生活几近陷入停滞。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对他们来说几乎无可能性,生活中没有机智、敏锐可言,他们无法及时从困境中脱身出来,更多表现为一种粘滞、不灵活的思维模式,也恰恰是这个部分阻碍了他们。

7、Just do it!

阿甘穿着珍妮送他的跑鞋,不停地跑步横穿美国,一跑就是三年,旅途中不少记者问:你是为了世界和平吗?你是为了无家可归者吗?你是为了妇女权利吗?为了保护环境吗?还是为了动物?你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只是想跑”,阿甘在独白中说道:“他们就是不相信,有些人跑步是没有什么原因的。”

来访者也会有各种问题,比如“做冥想到底能不能改善我的焦虑情绪?”“坚持运动真能帮我缓解抑郁?”“规律作息为什么就能治疗失眠?”

我们在做决定之前常常习惯性地去计较做一件事的结果,计算成本,权衡利益,畏惧困难,规避风险。然而往往是想得多做得少,导致结果离预期越来越远。

阿甘没有理由地跑了 3 年,成为了名人,也明白了“丢开往事,才能不断继续前进”的道理。

8、胡思乱想可能是过度关注的结果。

生活中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字看多了会越来越不像。这个现象其实很普遍,不仅在语言中,就连一个熟悉的地点或者一张熟悉的面孔,看久了之后都有可能会突然陌生起来。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身体或面容上,那就是异常的。

一个疑病患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某天照镜子后感觉自己相貌丑陋,每天会花很长的时间来照镜子,之后反复去做整形,但对于“自己丑陋”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

厌食症的孩子每天都会关注自己的身形相貌,明明已经很瘦了,但依然会认为胖得不得了,所以严格控制饮食,几乎只靠菜叶子度日,拒绝一切碳水和肉类。

许又新先生曾写到“我们反复或不停地对自身进行自我考察,对健康和生命抱有忧虑和恐惧心理,这就足以使身体功能发生紊乱,引起疼痛和不适”。

“健康人顺带着他的身体过日子,就好像没有它一样,完全不去注意它。许多人的痛苦并非来自疾病,而是反思的产物”。

另外,一个字看久了越来越不像,这个现象叫做 Jamais vu,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

9、减少无效信息的摄入。

焦虑症的发病率要远高于抑郁症,这跟社会的快节奏不无关联,它大大削弱了人们延迟满足的能力,因为只要出现细微的不适,人们就就更倾向于立刻、马上得到,来消除不适感。否则,就会紧张、焦虑、恐惧。

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的出现,很大程度减弱了我们对饥饿的忍耐度,哪怕一点点饥饿感都会增加人体的不适,如果不能及时满足食欲,焦虑感就会明显上升。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降低了人们对于获取信息速度的阈值,我自己就是手机重度使用者,每次陪老婆逛街都会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翻看一遍(刷知乎、看朋友圈和微博),虽然被怼过好多次,但很难抵挡这种诱惑,不看就浑身不适。

对抗焦虑的很多办法,其实就是要降低这种快节奏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做冥想,本质是训练个体的专注能力,主动地削弱信息获取的数量和速度。专注和投入是对抗焦虑的核心。

No choice is the best choice.

10、找寻兴趣所在,全身心地投入。

焦虑具有压倒一切(overwhelming)的特质,这使得焦虑的个体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也无法体验到当下的乐趣。

焦虑者往往迫切地想要解决引起焦虑的因素,但越深入,反而越焦虑。

打个比方,焦虑其实是“良币被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全身心投入和享受,而劣币就是迫不及待地寻找解决方法。焦虑者大多数时间被后者支配。

一个疑病症患者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他的解决办法是查百度,想要从百科里找到证明自己不是艾滋病患的证据,但他发现每次查完手机,只会让自己更加苦恼。这就是劣币。

良币是什么?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引用《绿皮书》的台词——我父亲曾经说过,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是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

11、对于疑病焦虑者,减少反复检索的习惯。

最近连着接诊了几个疑病症患者(过度担心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癌症、艾滋病等),发现他们都有查百度的习惯。

然而不论查到好的结果(不支持诊断),还是查到不利的结果(支持诊断),患者的焦虑情绪都会加重。

这就很有趣了。

记得以前学诊断的时候也有类似情况。每次学到一个新的疾病就会怀疑自己得了这种病,而且相应的身体部位真的会产生不适感。

难道我们真的得了重病么?

显然不是。而是大脑的认知过程出了问题,我们放大了某些小概率的事件,让大脑误以为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疾病。这种放大效应尤其在我们查看相应的信息后会变得更加显著。

所以当身体发出异常信号后,我们应该去找专科医生来寻求答案,而不是检索网络信息。毕竟百度的搜索质量真的很差,如果你真的想查,也建议你换个搜索引擎,比如丁香医生就很靠谱。

12、胡思乱想就像你的大脑吹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泡泡,你能做的只能是平静地接纳它,然后等着它慢慢破裂,任何关注它的动作和行为(不论是任由它控制自己还是主动地想要压制它)都无助于减少这些困扰。试着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平静地看待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不加评判地接纳。此处推荐正念冥想。

哪些事做起来无聊但坚持越久意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