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区别在哪?

美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区别在哪?

不动的推动者,有些企鹅决定走上犯罪道路

目前,美国文学是全世界最成熟、繁荣、多元的文学种类,法国文学则已经衰落了半个世纪了。

中国人对美国和法国文学的印象,停留在两百多年前的 19 世纪(19 世纪是公元 1801 年 -1900 年),停留在雨果和巴尔扎克、梅尔维尔和马克·吐温的阶段,因此有一种误解,认为美国文学不如法国文学强大。这是一种非常过时的看法,源自于我们对 1945 年之后 70 多年来美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现状的完全无知。作为一个曾经的法语系(后来转学英语文学)的学生,我看见这个提问下一些回答中极不准确的近乎胡扯的内容,感觉必须纠正一下。

法语文学的鼎盛期是 1815 年到 1965 年之间的 150 年。这 150 年间,法语世界(La Francophonie,法国和其他法语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缪塞、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波德莱尔、左拉、法郎士、洛特雷阿蒙、莫泊桑、魏尔伦、马拉美、兰波、瓦莱里、纪德、普鲁斯特、柯莱特、杜·加尔、阿波利奈尔、莫里亚克、科克托、塞利纳、艾吕雅、布勒东、圣 - 埃克苏佩里、阿拉贡、马尔罗、尤瑟纳尔、内米洛夫斯基、萨特、贝克特、勒内·夏尔、波伏娃、尤内斯库、热内、格拉克、平热、加缪、博纳福瓦、格里耶、布托尔、佩雷克、萨冈等一众数量惊人、水平高超、成就宏伟的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其中诗歌方面最伟大的当数波德莱尔,小说方面的集大成者必为普鲁斯特,戏剧方面最有成就的则是贝克特(贝克特是爱尔兰人,但既用英语又用法语写作,在法国被认为是一位极伟大的剧作家)。

问题是,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总体上的巨大打击,不仅扰乱了法国的经济发展、削弱了法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重创了法国的人口,而且对法国文化也留下了很大创伤——因此,依赖战前留下的老底和余韵,法国文学在 1945 年之后依然回光返照了二三十年,但是在 1970 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变动之后(1973 年石油危机、1980 年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法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愈加收缩到法语世界之内,彻底失去了曾经的全球主导力。

与此同时,美国文学从 1901 到 2000 年的一个世纪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目前,中国人熟悉的美国严肃文学的作者作品,最晚的就是 1896 年出生的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1897 年出生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1899 年出生的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三个人,这简直是老黄历中的老黄历了。事实上,菲茨杰拉德、福克纳、海明威是最后一代生活在欧洲文学阴影下的美国作家,他们在年轻时都为了提高自己前往巴黎就是这种生活在欧洲阴影下的表现。

1945 年之后,美国诞生了一代新的作家,不再生活在欧洲的阴影之下。这一代作家继承了菲茨杰拉德、福克纳、海明威老一代人的工作成果,并将其发展得更加成熟、更加繁荣、更加多元,反过来影响了战后欧洲的文化重建。

这一代人的先驱,较为中国人熟知,是介于“迷茫一代”和 30 后(1930 后)之间的索尔·贝娄(1905-2005)、尤多拉·韦尔蒂(1909-2001)、伊莉莎白·毕肖普(1911-1979)、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阿瑟·米勒(1915-2005)、罗伯特·罗威尔(1917-1977)、J.D.塞林格(1919-2010)、威廉·加迪斯(1922-1998)、诺曼·梅勒(1923-2007)、杜鲁门·卡波特(1924-1984)、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詹姆斯·梅里尔(1926-1995)、A.R.阿蒙斯(1926-2001)、约翰·阿什贝利(1927-2017)、爱德华·阿尔比(1928-2016)、艾德丽安·里奇(1929-2012)等人,其中约翰·阿什贝利是诗歌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尽管詹姆斯·梅里尔和 A.R.阿蒙斯的诗歌在深度上略胜一筹,而索尔·贝娄则是小说领域最视野宏阔、无所不包的一个作者,尽管威廉·加迪斯在风格、技艺、结构上的前卫实验更具有艺术上的原创价值。当然,上述这些人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他们的创作在某些方面依然不如同时期的欧洲文学,但是已经表现出了之后美国文学一举超越欧洲文学的一些标志性优势。

从 1930 起,美国诞生了第一代在创作成就上超越了欧洲同行的作家。这一代人以小说家为主,其中最杰出、最独特、最多产的四个作者,是菲利普·罗斯(1933-2018)、科马克·麦卡锡(1933-)、唐·德里罗(1936-)、托马斯·品钦(1937-)。此外,这一代人包括了约翰·巴思(1930)、E.L.多克托罗(1931-2015)、托妮·莫里森(1931-2019)、唐纳德·巴塞尔姆(1931-1989)、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苏珊·桑塔格(1933-2004)、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等人。同样属于这一代人的,是著名的学者哈罗德·布鲁姆(1930-2019)、艾伦·布鲁姆(1930-1992)、海伦·文德勒(1933-)。在某种意义上,30 后是美国第一代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成就上超越了他们的欧洲同行的人。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在当代法国的巨大影响力,就是一个标志。罗斯本人在年轻时一直在美国待着、没有专攻法语、没有留学巴黎、没有写过法国,几乎与法国是无缘的,但他的作品却在法国受到巨大欢迎,在法国读者、文坛、文化界中产生了巨大反响,这在整个美国文学史上可谓是史无前例的。

1975 年之后,美国文学的创造力、活跃度、丰富性基本上超越了任何欧洲国家的文学,成为全世界最成熟、繁荣、多元的文学生态圈。在罗斯、麦卡锡、德里罗、品钦这一代人之后,美国又相继诞生了乔纳森·弗兰岑(1959-)、大卫·福斯特·华莱士(1962-2010,最高明的)、杰弗里·尤金尼德斯(1960-)、唐娜·塔特(1960-)、迈克尔·夏邦(1963-)、克劳迪亚·兰金(1963-)、B.E.埃利斯(1964-)、珍妮弗·伊根(1962-)、娜塔莎·特雷塞韦(1966-)、朱诺·迪亚斯(1968-)、理查德·赛肯(1967-)、裘帕·拉希莉(1967-)、蕾切尔·库什纳(1968-)、特瑞斯·海耶斯(1971-)、玛吉·纳尔逊(1973-)、乔纳森·萨弗兰·福尔(1977-)、劳伦·格洛夫(1978-)、加思·格林威尔(1978-)、本·勒纳(1979-)、约书亚·科恩(1980-)等优秀的当代作家(这还只是小说一个方面,至于诗歌和戏剧的话,人太多了没法全部列出来)。同时期的法国,据我所知,除了米歇尔·维勒贝克(1956-)和莱拉·斯利马尼(1981-)以外,并没有多少成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重要作者。当然,当代法国不缺自己国内的优秀作家群体,比如阿历克西·热尼(1963-)、乔纳森·利特尔(1967-,其实是个美国人)、艾瑞克·维亚尔(1968-)。问题在于,即使是当代法国的最优秀作家,如米歇尔·维勒贝克,在水平、成就,尤其是影响力上,也根本无法与美国的华莱士一较高明。与美国文坛的惊人丰盈相比,当代法国文学的现状异常的萎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