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是如何被记录并传播开来的?

古代诗词是如何被记录并传播开来的?

豆子,人民艺术家

寻古籍,有大批目录而散佚者,后头多半跟着另外一句话,“十不存一”。要么遭遇了兵火,要么年代久远,被几代之后的后生,当了擦腚纸。如果你仔细打听,在不久之前,许多地方还存在着用珍本垫桌腿的事情。唐诗宋词更是如此,能留下来的,除非当时就有极高的知名度。然而没传下来的,并不意味着写的不好,我们依稀可以从许多笔记和故纸堆里,发现零零星星被引用的几句妙语。

中国古代的藏书家,为了寻求完本,不辞辛劳。如元代的王冕(1287 年~1359 年),四五百年过后,有人遍寻他的作品,终于找到了他的后人。他的后人得到的版本,也不是自家就有的,而是从鲍氏那里寻到的骆氏本。可惜这个骆氏本讹误太多,只好重新编辑。这就是流传到现在的王冕的《竹斋集》,它再一次重见天日的时候,已经是嘉庆三年(1798 年)了。

至于其余作者,且不论那些知名学者和诗词名人,就连极其出名的名人,能留存在世界上的作品,也并不多。起初达到传抄的效果,水平必定十分了得,抄录的多了,总会有一本书帮你把作品传下来。但有些藏书家,喜欢藏孤本,还不往外说,他自己又喜欢把藏书阁锁起来,自己也不看。以至于天下人都认为某书失传了,有人问某孤本听说你有,他怕人借,就说没有。(旃檀作室,扃钥以为常。有问焉,则答无有)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就自己刻录,俗谓之“刻部稿”。但以往的出版,和现在的出版不一样,不仅没版税,你还得自个儿花钱。明清雕版盛行,有些湿人有点儿闲钱,还闲的蛋疼,写了一篇文章就要付梓。成了书以后捧着自己读,同时欢乐大放送。《申报》创立之初,弘扬知识就是分享之精神,决定不再收作者的钱,免费刻录,于是广大士子踊跃投稿。由于投稿太多,不得不在新闻页外另立一刊,唤作文艺刊,写什么都有,吹牛逼的也有。雕版印刷以后的典籍是呈爆发式增长的,而明清文人写的书籍,堪称海量。

然而还是那句话,某一部实则很珍奇的书,说不定就没了。因此要指望流传,抄本要多,还要求得到本子的不是吝啬的人,愿意刊录和借阅。

如《徐霞客游记》,原本在明末江阴城破的时候就已经失传了。江阴大屠杀时,徐霞客的儿子徐屺等一门二十余人被屠。《徐霞客游记》原稿被焚毁,季梦良整理版也就还剩下几卷。好在当初宜兴有个名叫曹骏甫的家伙,非让徐屺把书稿借给他,他好誊录一遍,才留了个孤身在外的本子。而后来找到此人的,正是徐霞客的儿子李寄。而这个李寄,又是徐霞客被族人驱逐的小妾所生的孩子,也是个天资聪颖,锲而不舍之人。

后人不断整理、对照、编辑,到乾隆年间,游记才得以面世。建国以后,整理者又根据季梦良二次转抄稿和乾隆刊本以及所有能找到的版本参合,多出了 156 天的日记,加文 14 万字,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徐霞客游记》。

试想,这中间若是少了任何一环,这本中国地理名著还会被我们看到么?如果它今天不存在了,会有多少人认为它可能根本就没什么价值呢?所以说,还真不是什么“没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写得不好”。一首诗,一首词,一本书,能流传到现在,实属不易,靠实力,更靠运气。觉得理所应当,只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