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区别真的那么大吗?

「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区别真的那么大吗?

糖饺子,分我一枝珊瑚宝

这件事,其实不是诗的事。

「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其实都能说通,你说僧“推”是和尚本心,我说僧“敲”是夜阑观照,

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哪个好?

昌黎公说“敲”字好,

我却是觉得“推”好,因为“推”字里无“我”,和尚行云流水,内心波澜不惊,没有悲喜,是为“禅”,“敲”字反而有了顾忌有了世俗礼法,因此也便有了烟火气。

我当然无颜以比昌黎公,但我也能籍此发表点看法。

那为什么历代以来人们愿意推崇这件事呢,

不是推敲二字,而是推敲之人,以及推敲背后的风韵。

韩愈和贾岛,一位公卿大夫士林领袖,一位苦吟诗人落魄士子,

窃以为,昌黎公的诗文气度风骨乃有唐以来很值得推崇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贾岛作为苦吟诗人,心思之巧也是别具一格,“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这首诗读来,让人肃然冷冽,这是气度抱负使然。

两人地位悬殊却又在诗词一道殊途同归,一位爱才一位有才,恰如才子佳人,两人相逢若不发生点事情,反而让人扼腕叹息。

韩愈有《赠贾岛》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天下士子何其多也,落魄一世者岂独岛乎?

但是何其幸也,贾岛遇见了韩愈,这不正是失意者最想遇到的事情吗,所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是也。

其实,

这则逸事,或者说这段历史,

里面正是唐人的风采和气魄,

千年以来,

仍令人心驰神往,

不能自抑。

“推敲”也便超越文字,有了更加高尚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