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一度被认为是已经灭绝,可是后来又被发现的生物?

有哪些一度被认为是已经灭绝,可是后来又被发现的生物?

高sir,科学丨教育&生物老师

这些生物有个统一的名字——“拉撒路物种”。

取自圣经里那个从死里复活的拉撒路。

这些生物也“复活”了,和真正的拉撒路不同的是,它们从未真正死去。

讲六个故事,比较长,断断续续费时 5 小时写完。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

一、渔网里的活化石

1938 年 12 月 22 日,南非东伦敦。

那是个普通的夏日早晨。

马乔丽·库特奈 - 拉蒂默正在东伦敦博物馆整理标本。

电话铃声响起,是当地渔船船长亨德里克·古森。

“拉蒂默小姐。我们捕到了一条奇怪的鱼。你最好来看看。”

拉蒂默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忙赶往码头。

她一直让当达地的渔民帮忙留意,如果捕获到那些和平时不同或者说从未见过的鱼时,第一时间通知她。

但她没有想到,今天会改变科学史。

码头上,渔船刚刚返航。

甲板上散落着常见的小鲨鱼、海星、海绵。

但在一角,有一条鱼让她屏住了呼吸。

1.5 米长、钢蓝色的身体泛着珍珠光泽、盔甲般厚重的鳞片。

最奇特的是它的鳍,不是普通鱼类的薄膜状。而是肉质的、像四条粗壮的腿。

“就像一个美丽的中国瓷器装饰品。”她后来回忆说。

拉蒂默立即意识到。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鱼,她仔细保存了标本。写信给南非最权威的鱼类学家詹姆斯·史密斯教授。

由于圣诞假期。信件延误了。

1939 年 1 月 3 日。史密斯收到信件。

当史密斯看到拉蒂默的素描和描述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这个特征、这个形态。

只有一种可能。

腔棘鱼。

一种科学家认为已经灭绝了 6600 万年的古老鱼类。

一种和恐龙一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生物。

2 月 16 日,史密斯赶到东伦敦。

第一眼看到这条鱼,被震撼了。

“第一眼就像白热的爆炸击中了我。”他写道。

史密斯立即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一发现。[1]

他引用了古罗马作家普林尼的话:“Ex Africa semper aliquid novi”——非洲总有新奇的事物。

这条鱼被正式命名为 Latimeria chalumnae。以发现者拉蒂默的名字命名。

但故事还没结束。

14 年过去了。

科学界一直在寻找第二条腔棘鱼,证明这不是个例外。

1952 年 12 月。在距离南非几千公里的科摩罗群岛。当地渔民捕获了第二条活的腔棘鱼。

这次。科学家们意识到,腔棘鱼从未真正消失。

它们一直在印度洋的深水中静静生活。

当地渔民告诉的科学家们,他们经常捕到这种鱼。

当地人叫它“gombessa”。鱼肉晒干后很美味,粗糙的鳞片还能当砂纸使用。

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进化的理解。

腔棘鱼属于肉鳍鱼类,是鱼类向陆地动物进化的关键环节。它们的肉质鳍内部有骨骼支撑,可能就是我们四肢的原型。

2013 年,科学家完成了腔棘鱼的基因组测序。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结果显示。腔棘鱼的进化确实比其他鱼类缓慢,但它们并没有停止进化。[2]

全世界有两个腔棘鱼种群。一个在西印度洋,一个在印度尼西亚海域。

总数约 500 条左右,它们生活在 150-700 米深的海底洞穴中。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很难发现它们。

二、消失半世纪的蓝色精灵

让我们回到 1948 年的新西兰。

杰弗里·奥贝尔翻阅着泛黄的鸟类资料。

所有人都认为他在做无用功。

塔卡鸟——新西兰最大的不会飞的鸟,体重可达 4 公斤,有着华丽的蓝绿色羽毛。

1898 年最后一次被目击后,官方宣布它已经灭绝。

50 年了,没有人再相信塔卡鸟还活着。

除了奥贝尔。

奥贝尔从少年时代就对鸟类着迷。

“只有四只塔卡鸟在 1898 年之前被发现。现在它被认为已经灭绝。但那个'被认为'这个词激发了我少年时代的冒险感。”他后来写道。

奥贝尔研究了所有能找到的塔卡鸟记录分析了它们的栖息地偏好,草原高海拔、人迹罕至。如果塔卡鸟真的还存在。

只可能在新西兰南岛最偏远的山区。

他的目标:峡湾国家公园深处的默奇森山脉。

1948 年 4 月:第一次探险。

奥贝尔和朋友们进入了默奇森山脉。

这里地形险峻、天气恶劣。很少有人涉足,但就是这里,是塔卡鸟最后的避难所。

那天下午。奥贝尔正在湖边休息。

突然听到一声奇怪的鸟叫——深沉、悠长。

“就像有人在朝.303 弹壳吹口哨。”他后来描述说。

沿着湖岸搜寻时,奥贝尔在沙滩上发现了大型的三趾足迹。

和资料中塔卡鸟的足迹描述完全吻合。

这给了他信心:塔卡鸟还活着。

1948 年 11 月 20 日

奥贝尔组织了更大规模的搜寻队。

这次他们带着摄影设备,要记录下任何可能的发现。

他们深入到现在被称为奥贝尔湖的地方。这里海拔 1200 米,被雪山环绕。

就在那个湖边。奇迹发生了。

一只半米高的鸟,蓝绿色羽毛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橙红色的巨大嘴喙、强壮的腿。

正平静地站在金黄色的草丛中。

塔卡鸟!!活生生的塔卡鸟!!

它看着这群激动得说不出话的人类。

没有恐惧,只是好奇。就像它们的祖先看待第一批到达新西兰的毛利人一样。

奥贝尔(左)手持一只塔卡鸟

消息传出后,立即成为世界头条——“灭绝 50 年的鸟类重现人间。”

从那时起,新西兰开始了世界上最长期的濒危物种保护项目,建立了专门的繁殖中心,开发了人工育雏技术,甚至用人偶来喂养雏鸟避免它们对人类过度依赖。

75 年过去了。

塔卡鸟的数量已经恢复到约 500 只。

2023 年,它们被重新引入到新的栖息地,不再面临灭绝的威胁。

奥贝尔医生于 2007 年去世,享年 98 岁。

他亲眼见证了塔卡鸟从濒临灭绝到种群恢复的全过程。

三、消失了 38 年的巨蜂

想象一下,一只蜜蜂,翼展超过 6 厘米,身长 4 厘米。

重量相当于普通蜜蜂的几十倍。

这就是华莱士巨蜂——世界上最大的蜜蜂

1858 年,著名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在印度尼西亚的巴章岛首次发现了这种巨蜂。(华莱士是进化论的共同创立者,与达尔文齐名的科学家。)

华莱士被这种蜜蜂震撼了,它巨大的下颚看起来像手术钳,翅膀扇动时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当地人敬畏地称它为“Raja Oatu”,意思是蜂中之王。

但从 1981 年开始。再也没有人见过活的华莱士巨蜂。

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正在快速消失——为了棕榈种植园、为了木材、为了发展。

科学家们担心。森林砍伐已经让这个独特的物种永远消失了。

38 年过去了,华莱士巨蜂成为了传说,从未被发现过。

2019 年 1 月,北马鲁古群岛。

一支由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探险队来到这里。

领队是自然历史摄影师克莱·博尔特和昆虫学家埃利·魏曼,他们本来是在寻找其他稀有物种。

但他们心中一直怀着一个希望——也许华莱士巨蜂还活着。

在热带雨林深处,他们发现了大型的树栖白蚁巢。

华莱士巨蜂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们专门在活的白蚁巢中筑巢,用强大的下颚收集树脂。在巢穴内壁涂上这些粘性物质,保护自己不受白蚁侵扰。

最后一天,奇迹发生了。

在一个高大的白蚁巢上,博尔特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影。

起初他以为是鸟,但当那个生物转身时,他看清了那对巨大的下颚。

华莱士巨蜂。

“看到这只'飞行斗犬'绝对是令人窒息的体验。”博尔特激动地说。“听到它巨大翅膀在我头顶嗡嗡作响的声音。感受到它飞过时带来的气流。简直不可思议。我们都以为再也见不到它了。”

研究显示,华莱士巨蜂选择了一种极其专化的生存策略。它们只在特定的白蚁种类巢穴中繁殖,只在特定的森林类型中活动。

同时。这也让它们极其脆弱,栖息地的任何改变都可能致命。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努力了解华莱士巨蜂的生活习性,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确保这次重新发现不会是最后一次见面。

四、石壁上的犟种

豪勋爵岛,距离澳大利亚东海岸 600 公里的太平洋孤岛。

这里曾经是一个生物的天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居民是豪勋爵岛竹节虫。

这种昆虫有个绰号:树龙虾。

1918 年,一艘货船在豪勋爵岛附近搁浅。

船员们安全获救,但船上的老鼠逃到了岛上。

对于这个与世隔绝的生态系统来说,是一场灾难。

老鼠疯狂地捕食竹节虫,这些昆虫在进化过程中从未遇到过哺乳动物天敌。它们没有有效的防御机制。

无法逃脱、无法隐藏。

仅仅两年时间。

1920 年,最后一只豪勋爵岛竹节虫消失了。

直到 2001 年。

一支由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来到球金字塔,这是距离豪勋爵岛 20 公里的一个孤立岩柱。

高 562 米,几乎垂直于海面。

这里几乎没有土壤、没有淡水。

看起来不可能支持任何复杂的生命。

但在这个看似荒芜的岩石上。科学家们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

一小片茶树林,顽强地生长在岩缝中。

而在茶树下。他们找到了新鲜的昆虫粪便——大型昆虫的粪便。

夜晚降临时

当探照灯照亮茶树时,科学家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景象。

一群巨大的昆虫从岩缝中缓缓爬出,开始在茶树上觅食。

豪勋爵岛竹节虫,它们竟然还活着。

在这个孤立的岩石上,在几乎不可能生存的环境中。

它们顽强地生活了 80 年。

24 只。

这就是科学家们找到的全部个体。

可能是地球上最稀少的昆虫种群,每一只都珍贵无比。

研究团队小心翼翼地收集了两对成虫和一些卵,带到墨尔本动物园开始紧急繁殖计划。

繁殖工作充满挑战。

这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几乎完全未知。它们的食物偏好、繁殖周期、环境需求都需要从零开始研究。

但找到了出路。

第一代人工繁殖成功了。

然后是第二代、第三代。

现在,已经有超过 9000 只豪勋爵岛竹节虫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研究机构中繁衍。

五、草原深处的隐士

美国大平原曾经是黑足雪貂的天下。

这种小型食肉动物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们专门捕食草原犬鼠。

90%的食物来源就是这种小型啮齿动物。

白天躲在草原犬鼠挖掘的洞穴系统中,夜晚出来狩猎。

黑足雪貂的生活极其隐秘,它们几乎从不离开地下洞穴系统。

第一次“灭绝”发生在 19 世纪末。

随着西部大开发,草原被大量开垦为农田。

草原犬鼠被农民视为害虫。大规模的投毒几乎消灭了所有草原犬鼠群落。

失去了食物来源的黑足雪貂也跟着消失。

1937 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宣布黑足雪貂灭绝。

但 1964 年,在南达科他州的一个牧场里

牧场工人发现了一具小型动物的尸体。

经过鉴定这是一只黑足雪貂。

进一步搜索发现了一个小种群,大约存活着几十只个体。

科学界欣喜若狂。

黑足雪貂“复活”了,但好景不长。

这个种群很快又消失了,疾病、栖息地破坏、近亲繁殖等问题让它们再次走向灭绝。

1979 年。黑足雪貂再次被宣布灭绝。

这次,似乎是真的结束了。

但 1981 年 9 月 26 日,在怀俄明州的一个小镇米特西。

牧场主约翰·霍格的狗 Shep 叼回了一只奇怪的小动物。

黑色的脚、黄褐色的身体、白色的面部斑纹。

霍格把它送到当地的自然资源办公室。

生物学家史蒂夫·马丁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黑足雪貂。

科学家们立即展开紧急搜索。

在米特西周边的草原上。他们发现了最后一个野生黑足雪貂种群。

总共只有 18 只成年个体。

这 18 只雪貂成为了整个物种重建的基础。

研究团队必须在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建立人工繁殖程序。

他们不知道黑足雪貂的繁殖周期。不知道它们的喂养需求细节。不知道如何保持它们的健康。

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物种的存亡。

第一年,6 只雪貂死于犬瘟热,剩下的 12 只成为人工繁殖计划的全部基础。

通过精心的繁育,科学家们成功地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

然后开始尝试野外释放。

这个过程充满挫折。

很多释放的雪貂无法适应野外生活。有些死于天敌。有些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

但得到了回报。

经过 40 年的努力。现在野外已经有 300 多只黑足雪貂在 8 个不同的栖息地生活。

它们不再面临即刻灭绝的威胁。

六、森林里的四不像

在越南南部干燥的低地森林中。

生活着一种神秘的小动物——它有着兔子的大小、鹿的外形。

但最奇特的是它的颜色,前半身是红棕色。后半身却是银灰色。

像有人给它涂了两种不同的颜料。

当地人叫它“cheo cheo”。意思是“小巧可爱的东西”。

科学家给它起了个更正式的名字:银背鼷鹿,学名 Tragulus versicolor。

这个故事要从 1910 年说起。

英国动物学家奥德菲尔德·托马斯在越南芽庄获得了四个标本。

当他第一次看到这种动物时,被它独特的双色外观震撼了。

“粗糙的毛发。大大的红棕色耳朵。喉部有白色和深红棕色的斑纹。”托马斯在描述中写道。“前半身到肩膀是红棕色。后半身是灰色。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样的颜色变化在其他鼷鹿中从未见过。”

更特别的是,它们有着像小獠牙一样突出的犬齿。

这让它们看起来既可爱又有点凶猛。

但那之后。银背鼷鹿消失了。

消失得彻彻底底。

80 年过去了。

1990 年。

一支越南 - 俄罗斯联合科考队在嘉莱省的密林中。从当地猎人手中获得了一个成年雄性标本。

起初,科学家们以为这是更常见的爪哇鼷鹿。

标本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动物博物馆。

一放就是 14 年。

2004 年。

当科学家们重新检查这个标本时。

他们意识到犯了个错误。

这不是爪哇鼷鹿,这是银背鼷鹿!

随后的调查让人绝望。

森林砍伐加剧了、大规模的商业捕猎盛行、铁丝陷阱遍布整个越南森林。

科学家们担心,银背鼷鹿可能真的已经永远消失了。

2008 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银背鼷鹿列为“数据缺乏”。

意思是“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否还活着”。

银背鼷鹿被列入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25 个最想找到的失踪物种”名单。

排在第一位。

28 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可靠的目击记录。

但有些人拒绝放弃。

2017 年 11 月。一支国际科研团队来到越南南部。领队是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安德鲁·蒂尔克和越南生态研究所的阮安。

他们没有盲目搜索,而是采用了一种巧妙的策略。

首先,他们拜访当地村庄与猎人和森林专家交谈。这些对话很困难。因为他们的捕猎是非法的。

“我们必须花时间了解他们。赢得他们的信任。”阮安说。“但当地人也很担心。他们知道过去 5 到 10 年里有多少野生动物消失了。他们知道这是因为过度捕猎和陷阱。”

突破来了。

几位当地人告诉科学家们,他们在森林里见过两种不同的鼷鹿。

一种是常见的,一种有着有着独特的银色后半身。

2017 年 11 月到 2018 年 7 月。

研究团队在当地人指引的地点设置了红外相机陷阱。

30 台相机、24 小时监控

等待奇迹。

2018 年的某一天,奇迹真的发生了。

当蒂尔克检查相机陷阱的照片时。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只小动物出现在镜头前,兔子大小、前半身红棕色、后半身银灰色、喉部有独特的白色条纹。

https://www.zhihu.com/video/1949776395602466175

银背鼷鹿。

活生生的银背鼷鹿。

“当我们检查相机陷阱看到银色臀部的鼷鹿照片时。我欣喜若狂。”蒂尔克回忆说。

在 8 个月的监控期间,相机总共拍摄到 280 次。

虽然可能有重复拍摄。

但这证明了一件事:银背鼷鹿没有灭绝。它们一直在那里静静地生活着。

2019 年 11 月,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3]

这是第一次有科学证据证明银背鼷鹿仍然存在,第一次有野外照片记录这个物种。

“银背鼷鹿的重新发现为越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濒危物种保护。带来了巨大希望。”越南南方生态研究所动物学系主任黄明德说。

但重新发现只是开始。

银背鼷鹿面临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铁丝陷阱遍布森林。

这些陷阱不分目标,几乎捕杀所有在地面行走的动物。

这种现象被称为“空林综合征”。

森林看起来完整,但里面几乎没有动物了。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与时间赛跑。

他们需要了解银背鼷鹿的确切分布、繁殖习性、生态需求。

然后制定保护计划。

但这次,他们不是孤军奋战。

当地社区开始参与保护工作:政府加强了巡逻、国际组织提供基金和技术支持。

这个故事还在继续。

但至少现在我们知道它们还在那里,在越南南部的干燥森林中。

带着它们独特的银色后背,小心翼翼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