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拔刀砍完人之后要把血洗干净再放入鞘中吗?

古人拔刀砍完人之后要把血洗干净再放入鞘中吗?

也说,每天从有趣的角度回答一个问题。

会清洗,但不是你担心的细菌,而是血凝固会让刀拔不出来。

这是一个三层钓鱼问题(后面会解释原因),但还是认真答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也是法制社会,不会像武侠片一样有十步杀一人的江湖,大侠早晨快意仇人头,中午若无其事坐酒楼里面喝酒。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大部分年代里,有实际杀伤能力的刀剑在民间都要么价格比较贵,要么算是管制物品,不可能人人佩剑上街,一言不合就砍个人。

比如很多人羡慕唐朝男子佩剑风度翩翩的模样,其实唐朝的佩剑称为「腰品」,剑身较短,宋《清异录》「唐剑具稍短,常旋于胁下者,多腰品。」

唐剑最早见于孝敬陵太子墓的守灵石象生,剑首呈三耳云头形,唐末剑格加宽为挡手,剑鞘装饰复杂,有分段箍环,鞘口箍上有附耳。

唐朝名剑常以金银装饰,并镶有半宝石或宝石,这种剑多由高级文武官员佩带。装饰的作用大于实际的功能,因为不可能太长太重,这样的剑也不适合砍人。

但的确有一种人会经常佩刀并且砍人后需要立刻清洗,就是警察和军队。

唐朝时期的刀大概又有四种:仪刀、障刀、横刀、陌刀。

其中仪刀顾名思义,是宫中侍卫使用的刀具,轻易估计也没有砍人的机会,剩下几种是军中常见的道具。尤其横刀、陌刀的名声尤为响亮。

横刀是过去巡城士卒和衙役常用的兵器,类似现在警察的配枪,所以不大,多为 60~80 厘米。

陌刀则是用在战争中,对抗骑兵的武器,是一种长柄刀。有具体部门铸造,贮藏,管理。极为锋利,砍杀效果极佳,其战术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反坦克武器,也被用于文武高官及藩镇的仪卫。

根绝这些刀的不同用途和制式,又有各自的清洁方式。

先说短刀,也就是横刀这类。

现代电影里给了一种比较炫酷的擦刀方式——用袖子。

考虑到如果是侍卫或者捕快,不可能日常砍人,偶尔用到了刀又基于收纳没有更趁手的清理工具。

这种方式是有可能性的,毕竟洗衣服比细刀鞘容易。

而实际日常的清理方式,可以从继承唐刀文化到如今的日本刀的标准维护保养中略见端倪。

(国内的刀剑保养用品到现在能找到的详细图片比较少)

首先是要有一块丝绢,这是擦刀用的,比较大的血污应该是用这块布进行初步的擦拭。

画面是唐刀

其次,还可以看到一整套的保养和擦拭用具。

主要是

刀绢:用来擦拭灰尘,擦拭刀片上过多的油。

粉球:打粉用,用于将抛光粉施加到刀片上。

米纸:用于擦拭刀片上多余的油。

刀油:用来防锈的油脂。

日本刀保养用具

有时还会看见这么一个黄铜小锤,或者一个两头尖的纺锤型物体。

日本刀保养用具

这是因为有的刀护手和刀身上有比较复杂的花纹。

铜锤:是为了卸下刀的护手,进行彻底清理。

纺锤:则是趁垫刀绢来清理花纹上的纹路。

在重新缠新的刀柄上的护手绳时候,还可以作为勒紧、调整绳子位置用的辅助工具。

可见,对于仪刀、横刀这样的“装饰大于实际“用途的刀具,是精细保养为主。

会有一整套的日常保养方式,如果真的用到了沾血的时候,衣服袖子、鞋底都是清洁的临时方式。

顺便说下,不少人见过这个坐姿索罗的手办,嘴里那块布不是学咱们关爷刮骨疗伤咬牙用的。

是擦拭刀具用的绢布,手里的小锤子则是打滑粉用的锤子。是抛光用的。

最后咱们再说下陌刀。

单独说它一方面是因为军用,更可能沾血,另一方面这东西太长了,不好用袖子擦。

同类的,还有青龙刀、长柄刀都是一类。

你肯定奇怪,这么长的刀,怎么擦?

答案是——不擦,因为没有刀鞘

像是步兵用的陌刀这类长刀,因为是对抗骑兵的,都要穿着厚甲。穿戴了全套装备重量有几十斤重,根本无法单独作战,都是作为军阵在辅助兵的陪同下出现。

在迎接完一次骑兵的冲锋后,如果还能站着,你绝对不需要担心刀上有血会不会不干净的问题。自然会有其他的辅助兵和载具来帮助卸甲,收刀,清理。如果没人了就自己扛着。

而如果是骑兵,或者携带的是青龙偃月刀这类的长柄砍刀,则自己就有马,而且一般是一人双马。

日常移动时候,辎重和武器都挂在马匹的鞍钩上,或者直接举着,不需要刀鞘。

因为如果忽然遇敌,解开刀鞘是骑在马上很难完成的。

古代的行军图,可以看到长兵器都是无鞘的

其实,依照题主的问题,最大的原因是,古代人并不知道细菌和疾病之间的直接关系。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人类才发现细菌,中国已经是光绪年间了。

古代中国攻城虽然也有抛扔尸体,或污脏水源的步骤,但只是模糊的概念,对于闻不到臭味的刀会不会导致疾病根本不会考虑,也不会有人那么不小心成天伤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