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容易被天敌吃掉是你的错觉。昆虫有的是办法在蛹的阶段保护自己。
不会动本身就不见得是个缺点。昆虫主要的天敌,鸟类、蝙蝠、两栖动物、部分昆虫(比如胡蜂和螳螂)、蜘蛛,这些动物基本依赖视觉或触觉觅食,碰到不动的猎物直接抓瞎或者没有兴趣。相比之下不动或装死,看似消极其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当然了,昆虫暴露在外的蛹或多或少也会有拟态,加多一层保险。我们熟悉的蝴蝶就多采用这种比较随意的方法…
昆虫可以结茧。蚕蛾为代表的标准茧非常柔韧,很难剥开;而刺蛾演化出硬的跟石头一样的茧。

毒蛾和枯叶蛾可以选择把幼虫时期的毒毛掺到茧里去。



相当多的昆虫蛹在地下,比如许多甲虫、蛾和某些蝇。这对于大多数天敌是很难触及的,尤其是昆虫很怕的蚂蚁、寄生蜂和寄生蝇之类。有时蛹也可以位于植物茎干内。
蛹可以有毒,比如斑蝶亚科的蛹;或像瓢虫蛹一样十分难吃。这些蛹可以有很张扬的外观。

真社会性昆虫的蛹受到成虫严格保护,全世界都没几种动物敢正面惹蚂蚁,更别说去捅马蜂窝。跟真社会昆虫混的巢寄生昆虫和共生物种也能顺带享受这种福利。
某些昆虫类群的蛹本身就可以动,可以逃跑,比如蚊子蛹是会游泳的。

这些措施还不够的话,昆虫也可以单纯地选择缩短蛹期,比如蚊子和蝇的蛹期可以只有短短两三天。可以说是非常任性了。
成年昆虫是会动了,很多会飞了,但光靠逃跑躲避天敌,对于绝大多数昆虫来说是并不现实的,不是什么成虫都那么擅长飞行或奔跑跳跃。很多时候成虫本来就还得继续用那些蛹期的手段。
飞行这能力绝对非常好用,但依赖高度特化的身体结构。这结构不利积累营养和身体发育。
而蛹期的存在,给予了昆虫短时间内从高效积累营养的幼虫期转变成迅速行动成虫期的途径,是非常成功的性状。昆虫能成为成功的动物类群,全变态发育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