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巧合。
不光地球这样,宇宙中绝大多数与地球类似的岩石星球都这样。
原因要从元素的演化开始讲起。
金属元素的起源
在宇宙形成之初,只有氢,氦以及非常少量的锂。其他所有元素,都是来自于恒星的演化过程。
与我们熟知的概念不同,天文上管氢和氦以外的元素都叫金属元素。后文提到“金属元素”,都以这个定义为准。
我们都知道,恒星是个巨大的等离子气体球,内部在不停的进行核聚变反应,将轻元素聚变成重元素。聚变产生的向外的辐射压与恒星本身向内的引力维持平衡,恒星就可以稳定存在。

新生的恒星几乎全部由氢元素构成,它们会在年轻时将氢聚变成氦,到了晚年,内核温度升高,则会进一步将氦聚变,这样一点点生成了后面的金属元素。
由于核反应有一定的路线,在路线上的元素,比如碳,氧,氖,镁等,丰度就会高于其他元素。
小质量恒星由于内核温度不足,一般只能将核反应进行到碳,氧的程度。不过,在它们的星生晚年,内部会通过慢中子俘获(s- 过程)产生一些比铁重的元素。
大质量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则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直到铁和镍(镍是镍的同位素镍 56,性质不稳定,会很快衰变成铁)。
同样的,在核反应路线上的元素,丰度要高于其他元素。

铁是非常稳定的元素,无论聚变还是裂变都只会吸收热量。恒星无法通过聚变铁产生热量,就再也无法支撑自身,从而产生超新星爆发,走向生命终点。(当然,大质量恒星的生命终结有很多原因和方式,由铁核引起的只是其中一种)。在这个过程中,恒星会通过快中子俘获(r- 过程)产生大量铁之后的元素。
此外,中子星合并等宇宙高能现象,也能产生大量的比铁重的元素。
宇宙中的金属元素,几乎都是这么来的。
想详细了解元素的形成过程,可以看下面这个回答:
宇宙形成之初,元素种类极为有限,铁之后的重元素都是由哪些途径产生的?
最终,经过恒星 100 多亿年孜孜不倦的转化,宇宙中元素的丰度如下图所示:

其中,纵坐标是对数坐标。可以看到,在铁之前的元素中,核反应路线上的元素(碳,氧,氖,镁,硅等),丰度要比非核反应路线上的元素高出两三个数量级(也就是百倍到千倍)。
先辈的礼物
我们的母恒星太阳是颗小质量恒星,目前尚在星生中年,正在稳定的将氢聚变成氦。
那么,太阳系中的其他元素是怎么来的呢?
这些其实都是来自于先辈的馈赠。
几乎所有的恒星都来自于星云的凝聚。而当恒星死亡后,绝大多数物质会通过喷发的形式回归星云。许多年岁后,这里又会形成新的恒星。这些新恒星们,自然就包括了上一代恒星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元素了。

我们的太阳也是在这样的星云中凝聚的。作为一颗比较年轻的第三代恒星,它的母星云中金属元素的丰度很高。因此,太阳本身的金属丰度也不低。
包括地球在内,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是太阳凝聚后剩下的边角料形成的。因此,地球上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元素就不足为奇了。
宇宙已经 138 亿岁了,最初形成的第一代恒星(只包括氢和氦,又叫无金属星)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之后形成的第二代恒星(包含少量的金属元素,又叫贫金属星)数量稀少,都已经是垂垂老矣的老星星了。像太阳这样的第三代恒星(包含大量金属元素,又叫富金属星)正是宇宙中的新生力量。
因此,宇宙中像地球这样富含各种元素的天体才是大多数。
具体到每颗星球上,由于凝聚前的星云本身元素含量有差异,加上形成过程中各种意外事件(比如小行星撞击,宇宙射线辐射等)会改变元素的丰度。各个星球上的元素丰度差别是很大的。
在地球上,地壳中的元素丰度如下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地壳的元素丰度,而非地球整体的元素丰度。
对比上面宇宙中的元素丰度图可知,一部分元素的丰度比例是接近的,但有些元素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由于气体的逃逸现象,氢和氦含量非常低。而由于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组成岩石的元素(图中绿色的部分)丰度非常高。
详细看这张图的话,可以发现有一些元素是缺失的。比如不稳定的元素锝(Tc)和钷(Pm),只能在持续的核合成过程中产生,因此无法在地球上稳定存在。六种惰性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则由于多种原因(气体容易逃逸,很难形成化合物等等)几乎不存在于地壳之中。
元素的开采和利用
这部分我了解的不多,就简单介绍一下。
题主的问题提到了“且这些元素均能够在地表易于开采的地方”。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地球虽然是个岩石星球,但同样来自于星云的凝聚。在形成之初,越重的元素,越会向中心沉积,因此,大部分比较重的元素都沉积在地核地幔之中了。

比如,地球其实“含金量”不低,但 99%的金元素在地球形成时就沉积到地幔和地核之中了。目前,地表可开采的金只有 13 万吨左右,它们几乎都是地球形成之初小行星撞击带来的星际礼物。
其他许多比较重的元素也是如此。它们在地核中的含量远超地表,只有很少一部分通过早期的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才得以来到地表。
在地壳之中,绝大多数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它们以矿物的形式富集,得以被人类开采和利用。但以人类目前的开采技术,能够大规模利用的元素相当有限。
许多含量极低的元素,比如钌、铑、钯、锇、铱、铂等,只能作为贵金属,成为装饰品或在金融领域流通,很少用于工业生产当中。而一些稀土元素,由于开采困难,在全世界也只有屈指可数的供应源。
综上所述,地球只是个很普通的星球,其上的各种元素,在宇宙中也遍地都有。而人类其实只利用了其中很小很小的部分。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人类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很大。
想了解更多关于宇宙和星星的小故事,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会一直更新的~
星星小传:
天文知识小科普: